Thursday, February 02, 2017

【2016金馬】六部華語片小觀,和與我口味不合的金馬評審

這幾年個人影展的選片上,看華語片的數量漸漸超過日片韓片歐美片了。這樣的好處一來是年底的金馬獎會非常有參與感,二來既然難免花錢踩雷,把錢貢獻給亞洲市場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XD 說實話,這幾年中國新秀導演有些作品真的很不錯,今年的香港電影也頗強悍,如果沒有抽到籤,這些電影在台灣就看不到,因此讓人反而會更珍惜能在影展欣賞的機會。

但今年金馬的結果跟我個人喜好出入頗大,我發現我跟許鞍華的喜好真的不合...但沒關係,我們可以藉由金馬來養成我們的大器,而不是一直自我感覺良好。(但許鞍華我的口味真的跟你很不合,再次強調)

《樹大招風 Trivisa,2016》

炒股、炒樓、炒栗子,現在隨便炒什麼都比你的貨賣錢阿。
「三大賊王合作,做甚麼都厲害。」

這應該是我今年華語片最喜歡的劇本。寓一個大的國家文化變化於真實社會案件之中,非常的草根,拍攝的方式又很新穎,特別是最後的反高潮,講一切歸於一個空穴來風的巧合,收的很妙很悵然。特別是令大家津津樂道的剪輯,將三隊人馬拍的三段片完美剪在一起,幾乎是毫無懸念的拿走原著劇本和剪輯。

這部片唯一的小缺點,是我覺得三個演員的演技爆發力有落差,這應該是任賢齊所能展現的最佳表現了,但我覺得他比起另2位還是氣弱些,我不覺得葉國歡這個角色非由任演不可。最值得一提的是林家棟!這個萬年綠葉的表現真是棒呆了,活脫演出一個低調殺手的黑暗複雜面,居然連入圍都沒有,金馬評審醜一。

《再見瓦城 The Road to Mandalay,2016》

「蓮青,你要記住這張紙上的資料,
從今天起,你就不再是緬甸人了。」

因為我個人非常喜歡《再見瓦城》,所以金馬的評審算是直接醜二了。吳可熙是穩穩的演技派,搭上柯震東讓人有點難以想像,但這個組合本身就就讓人有期待感。實際觀看,柯震東整個人像是被剝了一層皮似的脫胎換骨,從頭到尾的表現我都很喜歡。導演說他剪掉了一些兩個人衝突的高潮戲,對演員沒拿下演技獎不好意思,我找了片段來看,其實我還是喜歡趙德胤最後呈現的版本,我覺得就算放回去也不會拿獎,因為那是評審團眼光的問題(誤)。

電影透過一對偷渡移工小情侶的境遇,講整個大東南亞人民的身分認同,故事描述的環境雖然在泰國,但這個故事與我們台灣當代息息相關的不得了,我很喜歡,沒拿到什麼獎真的太可惜了。

《一路順風 Godspeed,2016》

「小老闆,你今天提醒了我一件事。
如果我活的到明天,我會去買一籠小籠包。」

《一路順風》不是鍾孟宏最好的作品,但我覺得比《失魂》好些,可能張孝全對我來講演技還是木了點,我喜歡許冠文和納豆這對一老一少的組合,搭起來是有火花的。攝影、美術還是一貫高水準,鍾孟宏不愧是廣告好手,視覺語言很豐富,也能夠找到很厲害的景(像劇中那片迷宮般的魚塭)。

我覺得這部主要的問題一是劇本,鍾導自己的劇本不太行,大多會寫的有點扁平、類似短篇小說的體裁,需要外援,像《第四張畫》有塗翔文共寫,個人覺得好非常多。二是演員,導演愛用老班底,但偏偏他劇本的角色又比較符號化:黑道老大、小弟、父子、警察、醫生、老人、小孩,大概不脫這些類型,如果又找固定人演,會缺少期待感,加上不巧演員該次表現沒特別突出,整個電影就會平掉(這次庹宗華和戴立忍都算表現一般),最好的正面例子是《一路順風》裡被大家討論的一個嗑藥小混混角色─本身也是導演的陳以文飾演,這個選角就是很跳、很不老梗的選擇,反而是吸睛亮點。

《一念無明 Mad World,2016》

其實做個仆街很容易的,
不想做的,丟一邊就好了。

給幾個藉口,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了,

然後就逃避吧,避到追不回來。
「 不是什麼都可以外判給別人做的。」

《一念無明》和《不成問題的問題》對我來說都是稍嫌過譽的作品(評審團直接醜四?),拍的都不錯但也不是毫無缺點,兩者都有從關懷小人物看大社會的企圖心。曾志偉沒拿獎媒體譁然,但我覺得頒獎前話題有點炒過頭了,這一齣要記在記者頭上,雖然我個人是喜歡曾志偉的詮釋的。

最近這種崩潰苦情父母的角色很多,感覺都是寫來拿獎的。金燕玲的演出固然出彩,但類似角色我覺得呂雪鳳在《醉‧生夢死》的母親角色更飽滿立體,剛好連著兩屆都是類似的角色,希望明年可以看到不一樣一點的女配角,譬如像是《一念無明》裡演出余文樂未婚妻的方皓玟,我覺得她的表現很驚豔(特別是教會一場崩潰戲),不好演,但她表現的有張力有層次,但也沒入圍是怎樣~(余文樂的演技也還是木一些,不好意思)。

《不成問題的問題 Mr. No Problem,2016》

導演梅峰說他拍成黑白是為了接近民國,但我不那麼認同。我不覺得這部片在視覺、美感、整體概念上有處理成黑白的必要和效果,我反而覺得如果拍成彩色、處理的更風格化些會讓這片更突出。不知該怎麼說好,這片就是演員、劇本表現都恰如其分,但就是不會讓我很放在心上,所以,我覺得一定是因為沒必要卻故意拍成黑白的緣故(亂寫一通)。但范偉飾演的丁主任這個角色寫的極佳,每個公司或企業裡都有一個這樣極度了解人心的混帳,靠著交際手腕和權利關係把大家耍得團團轉。

我喜歡梅峰做為編劇的作品,他幫婁燁寫了好劇本,但《不成問題的問題》我真的是還好。(會太直接嗎?)

《我不是潘金蓮 I Am Not Madame Bovary,2016》
「菩薩,那些貪贓枉法的人,都給您懲罰了,
我是不是潘金蓮的事,您還沒有說清楚呢。」
牛說不讓我告狀,是怕我告不贏;
你們不讓我告狀,是想讓我繼續含冤。

我一直很好奇「最佳導演」到底是如何評審出的?特別是當這位導演導的作品沒有拿下最佳影片、劇本、技術獎和演技獎的時候。既然這部影片沒有在任何一個領域特別突出,那要如何證明導演的功力是最佳的?會這麼好奇並非質疑《我不是潘金蓮》的好看程度,說實話我還滿喜歡這部片的,特殊的方圓鏡頭(特別是圓的)讓電影畫面有一種中國畫的古典美感,這片跟不成問題的問題同樣帶有一種寓言式的古典味,用荒謬的角色與劇情來批判中國社會迂腐的一面,但我喜歡這片許多,形式化的表現手法讓原本可能流於說教的腳本有了新鮮的包裝。

後來與友人討論,金馬獎的最佳導演或許、也許、大概是立基在「創新」這點吧,像是許鞍華的《黃金時代》和這次的馮小剛,但我實在不想說,無論是拍成方的還是圓的,其實都沒有多創新就是了。(就為評審們找個「不成理由的理由吧」)



Tuesday, January 03, 2017

【2016金馬】四部記錄片小觀

其實每次影展不知道要選什麼時,我都會想選紀錄片,特別是音樂/藝術類的紀錄片,就算拍得很平實,我通常都會買帳,對我來說,難看的劇情片比難看的紀錄片更加難看(我在饒舌嗎)。很多人覺得紀錄片太少情節、太多訪談,我反而很沈迷在那些訪談之中。金馬每年的搖滾啟示錄單元我都會很認真的研究片單,一來通常會有我喜歡的藝術家;二來是紀錄片會上院線的比例偏低、此時不看更待何時。

今年當然也不放過的選了三片,事實上我覺得我選了太少了,如果時間許可,音樂藝術類的紀錄片我還想看更多。

《明日進行曲 Tomorrow,2016》

人類對於滅亡向來有著狂熱的想像:
活屍、隕石、外星人。
殊不知在環境與能源的高速耗竭下,
「滅亡」其實就近在咫尺。

因為我非常喜歡Mélanie Laurent,新生代的法國女星中最喜歡她跟Lea Seydoux,但Mélanie Laurent的氣質更聰慧優雅。這是一部很適合在公視或學校播放的紀錄片,起心動念很簡單,就是Mélanie Laurent在生了小孩之後,開始對大環境產生許多不安與憂慮,便決定與幾個志同道合的電影夥伴,走遍世界,尋訪一些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小眾,因為缺少媒體資源,這些人的行為並不廣為人知,但看了之後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有好多種生存方式,我們不用隨波逐流、我們有權利勇敢選擇想過且對地球有益的生活。

整片拍得輕鬆好看,能得到許多想法上的刺激,其中不只談環保、也談消費、社會制度與教育。比較比較可惜的是,裡面沒有報導東亞這邊的例子,我覺得東亞也有許多人在做這樣的努力啊,沒有被報導到,在看的過程就會覺得少了一點同理感。另外一個想法是,歐美的年輕母親好有國際觀且大器,台灣的年輕媽媽的生活焦點還是會放在小孩本身的教育、家庭關係這一類的,那的確也是一種愛的展現,但就會覺得作為一個人類(無論你是母親或任何身份)若你的擔憂層次能擺高一點、你的世界就會更寬廣一點,也就不會去擔心多元成家要我怎麼教小孩這種無謂的議題了,不是嗎(雙手一攤)。


綠洲超音速 Supersonic,2016》

「我知道他不恨我,他愛我。
Oasis的精神就是我和Liam之間的關係,
但最後,也是這關係讓我們筋疲力竭。」

看完這片,立刻翻出Oasis我最喜歡的前幾張專輯、Live版本來聽,影片片尾那場數十萬人的演唱會畫面真是太驚人,當年在南港展覽館前奏一下的雞皮疙瘩又起來了。

這片基本上就是粉絲限定,除了講兄弟間的愛恨情仇外,還有兩件很有趣的事。一是錄音師/混音師的重要性,當年的Definitely Maybe》整個定調90年代的英搖風格,一開始的錄音室版本效果並不好,在找了混音師Owen Morris重做後製後,完美的首張專輯就此誕生,一個樂團的生死瞬間有時真的不是掌握在團員手中。

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唱片黃金年華一去不復返,現在影音串流太發達了,藝人與觀眾間的距離變得好像很近卻又遙遠,你可能常常看某些藝人的youyube演出、卻不曾走進演唱會聽他一次現場。身為一個老人,難免想靠腰現在崇拜偶像的方式實在有夠廉價,真的非常非常懷念那個Pre-youtube的時代...,喜歡一個樂團就是買齊他們的CD或卡帶(當然是用CD Player或Walkman播)、聽到CD都爛掉變成透明的、歌詞本當然也是翻到爛掉(英文都逐字查好)的美好時光,因為資訊缺乏,親睹偶像表演的機會是如此珍貴。綠洲超音速最後那場25萬人的演唱會,是當年多少歌迷此生第一次見到本尊的機會,儘管看到的團員們可能比米粒還小...這樣的演唱會,現在哪還有可能(需要)辦得起?


《一級危險 Gimme Danger,2016》

「謝謝發明搖滾樂的窮人們,
你很酷,謝謝你們總是那酷。」
不管The Stooges去哪裡,總是嚇到所有人。
大家都驚呼沒看過這種表演方式,
Iggy Pop的舞台就是在提醒我們,生命就在當下。

敢算算2016年走了哪些音樂界的icon嗎?我不敢(遮眼),所以現在看到這些活力四射的搖滾阿公們,我們都要懷抱著感恩惜福之心哪(誤)。

我原本並沒有特別喜歡Iggy Pop,但也懂得欣賞他充滿原始爆發力的表演,但其實也清楚,要真正接近他們的音樂,只聽錄音室版本是完全不夠的,這樣的樂團,就是要聽現場才有生命力啊。The Stooges的音樂直接生猛、歌詞簡單,Iggy Pop說是因為他小時候喜歡的節目,主持人都會說「歡迎寫信給我,來信記得在25字以下」,所以他的歌詞也都精簡在25字以內,「我又不是Bob Dylan(指歌詞落落長),」反正還要順便婊一下別人就對了。


「你為什麼不打股改唱歌?
「因為我厭倦一直看到別人的屁股了,那是鼓手的詛咒。

看完這片會非常喜歡Iggy Pop這個人:真誠、坦率,雖然曾經浪蕩、看起來也有點瘋癲,但就是一個會讓人不由自主喜歡的人,你會覺得「對,搖滾就是這樣。」

獻上原始團員照,也是一個無法再實現重組可能的人生必經之路。青春飆速歲月將隨著死亡印記一路邁向虛無狂奔,但存在意義歷久彌新,永遠會有新的追隨者,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搖滾的定義。

《大衛林區:獨白囈語 David Lynch: The Art Life,2016》

「對我來說,做一個畫家,要活得像個畫家。
喝咖啡、抽菸、畫畫,這就是全部了。也許女孩也算得上一點。
我媽最常說:我對你很失望。那時我真的忙著違背她的期望,
那時我過著兩種人生。」

這部當初在本子上看到就列入絕對必看,身為大衛林區的粉絲完全不用考慮的選擇。但這部紀錄片比較著重在大衛林區的童年、成長、心靈世界、如何踏上藝術創作之路,電影只有稍微輕描淡寫的帶到拍《字母》和《橡皮頭》的過程。但從大衛林區的畫作上,也不難看出他一路來的創作脈絡,他的畫作跟電影一樣,對我來說有一種黑暗的沈迷感,很自溺也很自閉,像是綿延不絕的噩夢,沒有醒來的一天。

大衛林區:「我不想待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
我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裡。」

大衛林區平面創作很有意思,我特別喜歡那些一個一個有點分開的字母,短短的句子很簡單、很黑暗,也有一點像是詩。紀錄片裡,他分享了2個特別詭異的經驗,對他的藝術創作有著潛意識般的影響。一個是他小時候,在很黑很晚的大馬路上,看到一個全身赤裸的蒼白女人,女人在哭,嘴巴在流血,像是一個巨大的白色巨人,他說自己那時太小了,想要幫她卻無從幫起,只記得這個彷彿通往異世界的奇異景色。這個既像夢境也像淺意識的經驗,在他後續的電影作品裡都能感受到。

另一個則是他搬到費城的某個住宅區,對他來說是一個死氣沈沈、詭異的社區,空氣中有腐敗和恐懼的氣息,以及一種病態的氛圍。隔壁住著一個一直說自己是一隻雞的奇怪女人,這個奇特的經驗似乎成為一個靈感與符號,被放入後來的經典作品《橡皮頭》之中。


身為大衛林區的粉絲,我看過《象人》、《橡皮頭》、《藍絲絨》、《穆荷蘭大道》、《我心狂野,卻沒有看過《雙峰》!深深感到自己的失格⋯,《雙峰第三季也在2016開拍,並非重啟,而是整個系列的延續,有機會似乎應該把經典找出來看看。





Tuesday, December 27, 2016

【電影】幻想戀愛 Les amours imaginaires /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Juste la fin du monde

把這兩部多藍的電影放在一起,完全沒有任何想比較的意圖(老實說這兩部片也無從比起)。只是我曾經很想寫《幻想戀愛》,但時間一久,已經完全失去當初想寫的衝動,甚至連劇情都有點淡忘是怎麼回事...然後,最近又看了多藍被砲轟之新作《不過就是世界末日》,覺得人的成長真是跌跌撞撞阿,就算是大導演也一樣。(但坎城還是很愛他阿,真的是幸運的孩子~)

幻想戀愛 Les amours imaginaires (2011)
我不想浪費時間,卻無法好好愛你。

「我愛上了一個高傲的混蛋,
回我的email像是會死一樣的慢。
他讓我在電腦前總是非常緊張,
我在想...,如果每按一次『重新整理』
就會死一個人的話,人類早就滅亡了」。

幻想戀愛就是小清新一部,酸甜好入口、青春有共鳴。也是多藍少數跟媽媽無關的的電影。雖然是一對男女好友,同時愛上一個小帥哥的青春期賀爾蒙衝突老梗,但表現手法討喜,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多藍電影的年輕小文青,應該會挺喜歡這片的,連我這個老人都喜歡了(雖然已經有點忘記結局,慘)。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 Juste la fin du monde,2016》

「你以為我們不愛你,我們不了解你。
我是不了解你,可是我愛你,媽媽愛你。
你可以把這段寫進你的劇本裡。」

多藍在《親愛媽咪》後聲勢銳不可檔,最明顯的改變,一個是他的電影開始出現大量的大牌演員,另一個則是他也開始接受到好萊屋的邀約(開始拍英語發音的戲)。《不過就是世界末日》的演員一字排開真的很驚人,Vincent Cassel、Marion Cotillard、Lea Seydoux、Gaspard Ulliel、Nathalie Baye,完全是法國演員的黃金陣容。

這片最被人詬病的部分就是情緒很濃郁、劇情很破碎。看完之後老實說,我沒有很喜歡片中大量家庭衝突的戲碼,覺得情緒堆疊的很滿,卻沒有出口,對觀眾來講壓力太大。但我不覺得這片有到外界評價那麼差,覺得這就是他想拍的東西,片頭曲一開始就說了:「Home is not a harbour. Home Is where it hurts.」這片注定不是一部討觀眾歡喜之作。再來,演員演出都很自然,當然他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但我們也看過不少巨星雲集的悲劇不是嗎?這也是多藍一直保持很好的強項,非常會使用演員,無論是素人或是明星,在他的鏡頭下都有一種很會說故事的魅力。

Gaspard Ulliel的演出我看過《未婚妻漫長等待》和《巴黎我愛你》中的一段,感覺多藍應該滿愛他的,電影裡滿滿大特寫。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雖然在坎城拿到評審團大獎,但不知是否得罪了某位記者方丈,總之媒體的部分是劣評如潮,從一些新聞裡可以感受到天之驕子的沮喪,也不滿多數媒體跟著資深影評開槍的從眾性。從他的言論裡覺得他雖然不爽,但也都還是言之有物的抱怨啦,這個逗點對他其實挺好的,反正不過就是世界末日嘛,27歲未來還好長好長。改天來看憂傷大象之歌》吧,個人也是滿喜歡看多藍演戲的。

Friday, November 25, 2016

【2016金馬】生為藍調 Born to be Blue (2015)

第一次聽到《My Funny Valentine》,是在99年的電影《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裡聽到的,那時的麥特戴蒙與裘德洛都正值花樣年華,年輕帥氣不可一世,優雅義大利風情與男男慾望暗潮流轉,讓人印象深刻。雖然麥特戴蒙的聲音有點素人,但那種稚嫩年輕的氣息與電影氛圍很配。一直覺得這首歌有種奇異、病態、絕望的美感,音色令人耽溺沉迷。

電影《生為藍調》算是Chet Baker人生中下半場的自傳性電影,他曾度過人生高峰、正值第一個谷底,無法擺脫人生各種慾望與執著,女人、音樂、毒品,看了電影,就知道Chet Baker為什麼寫的出《My Funny Valentine》這樣的歌曲 。

Hello, fear. 哈囉,恐懼。
Hello, death.哈囉,死亡。
「你是毒蟲?」「我是有些壞習慣。」
「為什麼你過得如此崩壞?」
「你真的想知道原因嗎?因為崩壞讓我快樂。」

男女主角選的滿好的、有火花,年輕的Chet Baker非常像不羈帥勁的詹姆士狄恩,伊森霍克的確有那個調調(雖然我覺得他老了有點像凱文貝肯...)。我覺得爵士音樂的美,在於一種體現人生的陰影與缺陷,而Chet Baker一生也在與某種陰影奮鬥,初登鳥園(Birdland,紐約爵士樂殿堂)的西岸白人小子與東岸黑人爵士樂手們對抗著,死對頭邁爾士戴維斯對他說你還不夠了解人生,但人生又是什麼呢?接著被人打掉一口牙、想重拾音樂的歷程必須對抗生理折磨,從最底層的比薩餐廳表演起,一步步要重返Birdland的前一刻、他發現自己戒不掉的信心其實是毒品。

Chet Baker在電影裡自問:「哪個比較悲慘?你再也不能吹小號了?還是你吹的馬馬虎虎?」他最後一刻決定絢爛的燃燒殆盡,儘管自己一度也眷戀平凡。

很有趣的是,電影沒有直接拍出Chet Baker重返鳥園舞台選擇用藥的畫面,卻從女人聽表演心碎的神情表露,讓我想到《曼哈頓練習曲》裡的琪拉奈特莉也是聽到音樂就知道男友變心,音樂總是誠實,沒有任何謊言瞞得過音樂。


「他從未傷害任何人,除了自己。」

我很喜歡電影選擇了一段Chet Baker比較潛伏的人生歲月描寫,那時候的他人生失去所有,與女友搬回老家,以一種緩慢自我療癒的方式,一點一點重拾音樂。電影裡有大量Chet Baker在自然環境中吹著小喇叭的片段,自然光、大背光、在海灘、在山林、在原野、在托車車頂,有時佐以手持鏡頭,畫面優雅寂寥,挺適合深秋時節看,雖然看完有點惆悵。

My Funny Valentine》有許多表演版本,包括Sting也唱過,但老實說,沒有人能表演的能跟Chet Baker相提並論,無論是小號、歌聲還是整體表演的水準都難以達成。基本上我覺得這首歌就是要表演者自唱自吹才夠味(超高難度),Chet Baker唱一段、吹一段小號、再唱一段、再吹一段,有一種精神意念以一貫之的執著完美感,態度自然是不可撼動的從容優雅,就連伊森霍克的聲音其實也差強人意(伊森霍克一聽就是玩搖滾的),此歌深夜服用正好。

Tuesday, June 14, 2016

【2014金馬】巴黎,德州 Paris, Texas (1984)

電影從一張照片開始。「每一張照片,都可以是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溫德斯在他的攝影書《一次》裡這麼說。在《一次》裡,可以看到溫德斯迷戀並追求著,細膩影像裡存在的瞬間永恆。他說:

每張照片讓人驚奇的地方,
並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
"時間定格"
恰恰相反
每張照片都重新證明
時間的綿延連續不可停留。

就算是最乏味的到此一遊照片,對溫德斯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被攝入的瞬間都提醒著我們失去的、曾經珍愛的、不可復返的。他的作品對我來說有一種溫和的流動感,在最瑣碎的日常影像中,感受生命片刻不斷在路上奔馳流洩。《巴黎,德州 》像是這本書的精神體現,特別是這個一張照片的開場,對熱愛《一次》的我而言,是個甜美的共鳴。

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對父子的一趟尋妻的旅程,找人、找路、找自我內心、也找生命的起源。在電影裡的大人們構築出的悔恨、迷惘、失去、茫然的世界裡,小男孩天真的存在是個可愛的亮點。

電影中女主角Jane的形象經典迷人,金色短髮與桃紅色的大露背毛衣,性感隨興的謎樣氣質,就算是放在現在也歷久彌新。好看。

「我離開多久了?」
「四年了。」
「四年很久嗎?」
「是一個小孩一半的人生了。」

男主角與妻子在「你看不到我/我看得到你」的色情小房間裡重逢,久別後留下的後悔、失落、疏離、尷尬化作一個陌生的身份,距離讓彼此不會受傷。男主角不想曝光,卻想跟女主角說一個特別的故事,說一個曾經發生在兩人身上的故事,用一種平緩冷靜的語氣。僅管明知妻子隔著玻璃根本看不見他,卻仍無法面對曾經傷害過的人。最後女主角關掉電燈,失去光亮,兩人終得以在黑暗中看見彼此。

《巴黎,德州 》之所以成為溫德斯的代表作,除了金棕櫚加持,我覺得這段房間戲真的經典。空間運用、鏡頭與感情的流轉,濃郁又深刻。特別是女主角趴在玻璃上想窺視說故事的男人的一幕,她的臉與男主角的臉重疊在窗上,分開四年的兩人,內心早就像是兩條平行線無限疏離,在那一刻,兩人生命終於又有觸動的交集:你理解了我的痛苦,而我也理解了你的。導演用了一個很美、很有意思的鏡頭詮釋這種「理解」,令人難忘。

兩年前在大螢幕看的電影,很喜歡的一部,卻一直找不到時間好好寫下它對我的意義。在終於得以閒閒終日的時刻裡,我卻好想好想再看這部電影一次。

Thursday, June 09, 2016

【2016金馬奇幻】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My Own Private Idaho (1999)


Whenever,whatever,have a nice day.

「看著這條路我就知道我被困在哪裡,
絕對找不到一條一模一樣的路,
每條路都是絕無僅有的,

就跟那些千瘡百孔的臉一樣。」

小時候看《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有點不能領略其中奧秘,兩位男角過度俊美的臉孔實在惹人分心,演了什麼看不太懂也不太重要,莫名覺得這片散發著耽美的BL粉紅泡泡。

長大再看這片,把劇情看進去了,才發現根本超悲催,少年時期的我真是沒讀懂人生的寫實版本,再甜美的酒,隔天的餘味也是苦澀的。也許每個人都跟Mike一樣,手中能掌握的只有寂寞與逃避,但路,一條筆直的路,永遠為任何人敞開。


還滿喜歡葛斯范桑早期帶有一點喜劇質感的作品,人物刻劃、劇情輪轉與氣氛拿捏得宜,既保有文青味又不會太鬆散。後來也陸續看過他不少作品,心靈捕手、大象、迷幻公園、超脫末日、自由大道,導演似乎一直在兩個極值間擺盪著,但已經找不太到與《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類似的氣息。反正很多事都回不去了,就跟影迷已永遠失去瑞凡一樣。

----
今年奇幻影展看了7片,還複習了《變腦》的大螢幕版本,渡過麻亂如織的忙碌4-5月,想稍稍紀錄時竟已像斷片般地跳躍到盛夏6月了。如今當初的片單現在看來竟有些陌生,好比《夢想電台》這片,若沒用力召喚記憶深處,還真想不起來劇情呢。

變腦:依舊病態、依舊喜愛
海星的秘密:倪匡會很愛的一部片
枝繁葉茂:喜歡這片的氣氛與說故事的方式,有鄉野奇譚的味道
夢想電台:也是餘味不好的一部片
魔王迷宮:懷念鮑伊順便緬懷童年
史丹佛監獄實驗:也是看了不太爽的一片,類似《惡魔教室》


Wednesday, May 25, 2016

【2016 遊牧影展】4片小記

好像有幾年沒看遊牧影展了,今年再度燃起熱情看了4部,感動依舊。遊牧影展對我來說是能看到非常小眾、非常具藝術爆發力的怪片影展,也能一窺對我來說平常不常接觸的次文化族群:滑板、嘻哈、跑趴的少年少女們,以及一堆有型的老外,每次的觀影組合總讓我感到新鮮。總之,看完遊牧影展往往能獲得一種神秘的能量,想沉浸在藝術的小宇宙中那種感覺。

《午夜饒舌電台 Stretch and Bobbito,2015》

imdb高達9分的紀錄片,描述紐約90年代,兩個熱愛嘻哈音樂的青年在地下電台,開了一個深夜的嘻哈廣播節目最有趣的是這兩人是白人與拉丁裔的組合,專請地下饒舌好手上節目表演,這個氣味草根的地方性實驗廣播節目,從一個小眾發燒話題,最終演化成21世紀初嘻哈巨星的培養皿,被盛喻為嘻哈新世代進入產業之門。許多製作人在節目裡挖掘新秀,甚至成名的歌手也希望能在節目上宣傳專輯,Jay-Z、Nas、the Notorious B.I.G.等人在成名前都上過此節目。

紀錄片的形式很單純,找來已多年沒有合作的兩位主持人,及當初曾上過節目的大咖、工作人員等,重新聆聽錄音帶,讓沒經歷過的觀眾能重新感受到這個節目的傳奇性。印象最深的是,Busta Rhymes說他當年靠賣這個廣播的錄音帶賺了一筆;以及Nas聽完自己當初第一次上節目的作品後,非常緬懷當初貧窮卻創作力十足的underground時代。《午夜饒舌電台》代表的是一種從純粹的快樂與熱情中點燃的成功模式(最後結束也是因為2人熱情不再),非常符合遊牧影展的精神,是個讓人精神一振的開始。


《H.,2014》

怪片一部。但不得不說石像漂浮在湖面的劇照非常超現實,是被這個畫面給吸引而盲目選片的。神秘失蹤、邪教、末世、隕石、擬真娃娃、失憶、美國中西部小城,整部片有一種詭異迷人的末世基調,畫面安靜疏離,三不五時昂起的弦樂配樂總讓觀影過程神經緊繃,電影裡充滿著不快樂的現代人,光是那個「擬真娃娃俱樂部」就讓人起雞皮疙瘩,像是美國奇譚裡的怪故事,據說劇本拼湊了多首希臘荷馬史詩,俗人如我辨識不出,但是是個有趣的觀影經驗。

《塗鴉與革命 Art War,2014》

抗爭的目地從來不是重點,
抗爭的目的就是抗爭本身,
每個人都想從抗爭的過程裡得到內在的自我。

經歷過太陽花學運(也認同學運精神)的人,看《塗鴉與革命》應該會非常熱血沸騰,感覺熱血並不是因為電影中的藝術家們或這場革命真的改革了什麼,革命本身是一個沒有終點的行為,它的目地永遠隨著時局改變著、永遠以各種型態進行著。看著電影受到感召的是一種心情,那種想說點什麼、想打破成規的慾望和衝動,對社會不滿也對自己不滿,渴望著衝撞與被衝撞。

難度非常高的一部紀錄片,導演Marco Wilms以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紀錄了「阿拉伯之春」革命運動期間的埃及,一群想用噴漆罐自我表達、紀錄、對抗的藝術工作者們,在混亂的時局做了哪些事。裡面有一些非常危險的畫面,像是近拍多場流血暴動,或是藝術家被挑釁的群眾包圍(差點被生吞活剝)。電影中能看到埃及人民是多麼強烈渴望推翻舊政權、選出新總統後再度失望、歷經大規模的抗爭遊行、總統下台換軍人掌權、再度陷入無盡混亂...,整個過程漫長卻擲地有聲,看完你會覺得:民主的果實怎會是甜美的?用血淚換來的民主,應該是充滿鐵鏽的味道吧。

比起這次我看的其他部作品,《塗鴉與革命》的題材其實相對「大眾」(公民議題正夯),也是這次四部裡我最喜歡的一片。


《流浪樂手的冷酷異境 Hot Sugar's Cold World,2015》

「房間裡沉默的音量,遠比世界上任何一組鼓聲來得大。」

也是一部很小眾、但趣味橫生的紀錄片,用貼身跟拍的方式,紀錄了音樂鬼才Hot Sugar的生活與創作模式。Hot Sugar擅長從生活中的各種物理聲響中,重組混音出別出心裁的電子作品,他生活的最大的樂趣就是拿著錄音機到處錄音:跳跳糖在嘴裡的聲音、空無一人靈堂的聲音、煙火的聲音...,混音出來的作品都相當適合做為各種地下獨立影片的配樂。另外,整部片的視覺充滿網路流行元素、自拍、low-fi低傳真小動畫等符號,會讓人覺得Hot Sugar這人的外在行為很怪咖有趣,像是吃了過多的色素泡泡糖,有點迷幻,但內在精神世界其實還滿像個哲學家或詩人的(也是有點迷幻

另外導演吉姆賈木許特別出現了幾秒是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