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01, 2013

【電影】雙向理解的父子關係:失魂Soul (2013)、醫生 Doctor (2005)


「我如同一片樹影/在昏暗裡伴隨著微光/左搖右擺
看著風 如夢逝去」

再也沒有比下著雨的午後更適合看潮濕鬱悶的《失魂》了,再加上友人的踴躍提問,竟然還獲得了朝思暮想的紀錄片《醫生》DVD!整個週日一刻也不得閒的接連兩部鍾導作品,發現導演在映後座談送上這部DVD是個有趣且精心的安排。

《失魂》與《醫生》講的都是父與子的故事《失魂》是從兒子的角度重新理解父親,因此導演非常希望觀眾能從阿川的角度看電影,儘管我個人認為這個觀影角度,把理解這部片的門檻給提高了。《醫生》則是父親從對談、回憶與過去的物品中重新理解兒子、重新梳理自己對死亡的感受,或許有些部分已釋懷,有些部分還沒有。

到此為止,鍾導的電影我算是全部補齊了,補齊的VIP趣味是撿到許多「彩蛋」,導演有意地在連續作品中灑下許多彩蛋,像是《醫生》裡的溫醫生在《失魂》客串醫生一角、《失魂》裡的魚與爬在阿川領子上的蟲子讓人聯想到《停車》、《第四張畫》裡畢曉海的作品其實是出自《醫生》裡溫醫生的兒子Felix之手...,這些小線索能培養起屬於自己的觀眾群,也更強化了導演作品的個人風格,至少我還撿彩蛋撿得滿開心的!


「這口井有底(end)嗎?」
「你為什麼覺得所有事情都有底(end)呢?」

我覺得《失魂》是一部很棒的作品,但劇情的安排上非常開放、線索也給的非常節制,不像《第四張畫》的濃烈具焦,觀看《失魂》的過程,我們就像跟著王羽的腳步迷失在起大霧、下小雨的山中一樣。映後座談我發現導演並不喜歡在劇情上解惑,所以你問他阿川的靈魂有沒有回去、到底是誰殺了誰之類的問題不會得到滿意的答案。

《醫生》的DVD附了一本最常被觀眾問的10大QA,裡面展露了導演拍片的中心意志:重點不是解答,而是事件呈現出多少值得再三思考的疑問。每一部電影都應該有跟觀眾互動的空間,每一個觀眾都是一套獨立的消化系統,能把電影消化成自己的樣子。

就我個人的消化,「軀體被其他靈魂進駐」根本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你也可以說阿川的靈魂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在幼年的事件後一點一點發生了質變(精神異常)。這部電影的重點,在於一個少年如何在童年的創傷後重新找回他與父親間的關係。阿川小時候在小屋的窗外,看著父親親手殺死久病厭世的母親,父親的形象瓦解在小屋內,長大後阿川離開山上像是個漂泊的靈魂;被寄身後的成人阿川回到山上被關在小屋內,阿川從小窗往外探頭,被強迫用另一個角度看著父親,他看到的是父親為他毀屍滅跡、殺人...感受到自己是被保護著的,易地而處才明白當初父親對母親展現是多麼強烈偏執的愛。在一連串的殺戮中,父與子求的是和解。


剛看完這部片,我瞬間有一點聯想到麥克漢內克,可能是我不久前才看了《愛慕》,又或者幾個冷冽的的超現實片段給我一樣的冷顫感。我很喜歡王羽在土坑裡夢到自己被阿川活埋的片段,暗示了父親對兒子懷有超乎尋常的虧欠,運用得很巧妙。看完後,小郵差表示這部電影有趣地區隔了山上/ 山下的兩種人們、兩種觀點,山下的人像是庹宗華的警察、姐姐又或者是觀眾,都死命想求個答案,想知道阿川怎麼了,想知道發生什麼事;然而活在山上的人:王伯伯、梁赫群演的警察,他們完全不在乎解答,他們就是默默順從自己的意志去行動。無止盡的意念,如滿地落枝一樣。

「蛇盆大口,這就是老鼠生前所見。」

離開光點華山後我幾乎是無縫接軌的看了《醫生》。一部乍看很平實的黑白紀錄片,卻在我心底留下了比觀看《失魂》更沉重的感受。兩個家庭、兩個兒子、兩種生活,一種命運maybe?

觀眾隨著影片推演,才從一開始隱約知道溫醫生的兒子已經不在、去世、到後半才知道他是自殺的,溫醫師與太太在訪談中,回憶著兒子生前種種、翻閱著他留下的物件並穿插著家庭錄影帶,我們也跟溫醫師一樣困惑:為什麼這麼活潑的13歲少年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這是真實的生活,不是電影,有一部份的劇本已隨著少年離開,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們能從中看到多少水面下的東西?包含導演剪掉的第一版結局,溫醫生「shit happens」對死亡理解不能的倦怠與怨懟。或是從另一線生病的秘魯小男孩身上看到,他除了被病痛折磨還需承受著大人崩潰的情緒,那麼看起來開朗資優、喜愛宮本武藏的Felix,是否也承受了我們看不到的種種?


「事後回想,自殺發生後,如果我還一廂情願地認為他只是對死亡好奇,那我覺得自己當醫生真的是白幹了。」溫醫師這番話不給觀眾(或自己)有逃避空間,像是要逼自己與觀眾與愧疚感正面面對,打開兩百多個箱子重新看著Felix生前留下的畫、愛看的書、收集的徽章...思念蔓延,重新了解兒子的一切,這張畫是不是暗示了什麼?他這麼喜歡這部電影是不是代表了什麼?儘管找不到答案,儘管很多事情永遠也不會知道。溫醫生一邊面對生命中錯過的,一邊治療秘魯小男孩棘手的腫瘤,生命的結束無論是措手不及或漸漸消逝,都讓活著的人難以承受。


溫醫師說,等事情過了之後,腦中的大風浪就來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是否重新吹起溫醫生心中另一陣風浪?我很喜歡《醫生》最後結束在一條長長公路的畫面,像是經歷過漫長的談論我們終於指向一個出口、也像是呼應著金士傑在《失魂》裡說的: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盡頭的...。而我看著DVD特別收錄裡那些從美國警方取得當年事件發生的現場照片,有點失魂地陷入無以名狀的憂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