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8, 2012

【電影】2012 秋天的電影9篇心得小記

延續了前陣子的喜好,持續關注幾位喜愛導演的作品,有種想要一網打盡的慾望,今年的秋天特別忙碌呢。今天劃完金馬影展有種全身痠痛的Feel,接下來要拋棄小螢幕,上大螢幕看電影啦。

 《我心遺忘的節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2005

「我老爸從以前就很煩人,但是突然有一天,
他煩人的方式變了。我突然懂了,
我面對的不再是我老爸,我要對他負責。
某天早上醒來,世界全變了。」

《大獄言家》導演Jacques Audiard的前作,看完這兩片,我可以確認這是個接下來都會持續關注的導演,才華實在是太驚人了。我個人對《我心遺忘的節奏》這片有著出乎意料的喜愛,無論是配樂、男主角的演技,以及將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做為現實與理想的對應,並用搖滾電音與古典樂做為兩個世界的連結,劇情設定的非常細膩與巧妙。男主角身為一個從事地下房地產交易的員工,常使用各種暴力和不道德的非法手段完成買賣,唯獨在彈奏鋼琴時能感受到平靜,整部作品的情緒既溫柔又暴力。



電影改編自原著小說《手指 Fingers》,在電影裡也能找到豐沛的手部意象:打人的手、彈鋼琴的手、懺抖的手、放老鼠的手...,做好事與壞事的手、身不由己的手。除了父子關係,我也很喜歡鋼琴老師這個語言不通的角色安排,除了做為一種「雖有語言隔閡卻能心靈交流」的戲劇效果,也像是母親角色的一種傳承。結尾落在一個令人意外的轉折,是導演Jacques Audiard的拿手好戲。

 《壞孩子的天空 キッズ・リターン,1996

今年初夏去了日本看了10幾個展覽,其中一個就是導演北野武的展覽。對於北野武我一直有種粗野的幽默印象,是個不拘小節、不在乎禮教的放蕩大叔。他的展覽到是出乎意料的認真!視覺很滿、很大器的藝術展,特別喜歡觀眾可以戴上耳機聽從北野武幾部電影裡截取出來的聲音、然後留下個人塗鴉的互動區,很有意思,好多人畫了《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呢。


到底這樣的謎樣大叔是如何長成的呢?也許回到《壞孩子的天空》這部帶有自傳意味的作品,可以一窺端倪吧!這部作品實在讓我個人非常喜歡,成長的苦楚、青春的撞擊、兩個少年短暫交會的人生卻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究竟是甚麼都變了?還是甚麼都沒變呢?



「學校裡什麼都沒變阿!你覺得還會有像我們這樣的混蛋嗎?」

「不知道阿...小馬,你覺得我們完了嗎?」
「混蛋!我們還沒開始呢!」  

兩個在學校被視為朽木的高中生─斯文瘦弱的新志與義氣十足的小馬,每天混吃等死玩樂過日子。直到某天兩人相約去學拳擊,卻意外發現斯文的新志才是真正有拳擊天份的人,兩人約定,有一天新志當上拳王、小馬當上黑社會老大再聚首吧!兩人的確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新志最終卻因意志不堅痛失拳王寶座,而小馬也因太重義氣而被黑社會背叛,兩人再重逢,已皆是孑然一身的中年了...。

充滿男性浪漫情懷的一部作品,有北野武圖獨特的幽默(上面那段偽裝成上班族看黃色電影的橋段真是太好笑了!),整部作品散發著一股毫不說教且不流俗的真實,片尾的惆悵感讓我看得心情非常激動。事過境遷的確一切都不一樣了,卻又有一點點什麼抓不住的可以期待吧!安藤政信在這片演的非常棒




 《天堂陌影 Stranger Than Paradise ,1984

「你知道嗎?有趣的是,
我以為我去到了一個新的地方,
結果一切都好像和原來的地方一樣。」

彩色或黑白,對吉姆賈木許似乎來自沒太多差別,無關年代,就是一種表現形式。整部片貫穿《I Put A Spell on You》這首經典歌曲,成為公路電影的另類印象。

裡面男性角色都穿著合身的皮衣和小紳士帽,叼著菸和一副痞樣,成了這部電影的流浪基調。


 很喜歡三個人一起開車、一起在旅館的幾個場景。我秉持對吉姆賈木許的持續關注,接下來等著我的是《咖啡與煙》和《神秘列車》。


 《大吉嶺特快車 The Darjeeling Limited,2007

如果我們三個不是兄弟,在現實生活中會不會成為好朋友?
「為什麼會搞成這樣?為何我們一整年都沒說過話?」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也許這就是這趟心靈之旅的終點。」


公路電影都不可放過,更何況這片有Adrien Brody呢?(他的八字眉總是莫名吸引我)。因父親去世而又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三兄弟,展開一場印度尋母之旅,電影畫面充滿印度香料奔放的氣息,特快車的一間間房間呈現有種舞台劇的效果,三兄弟躁動又疏離的關係背後,最終洗滌的是成長的心靈。

Wes Anderson這部作品依舊保有他慣有的黑色幽默,但在手法上更柔軟成熟,異國風情意外掌握得很好!我想是因為這個劇本真的很有趣的緣故,配樂非常好聽,Marc Jacobs為本片設計的行李箱也非常好看



 《都是愛情惹的禍  Rushmore,1998

「生活的秘訣?
我想你最好先找到你最喜歡做的事,
然後用剩下的時間完成它。」

《都是愛情惹的禍》是導演Wes Anderson相當早期的作品,有一種嘗試性的實驗趣味。他的作品基本上除了千奇百怪的邊緣人物外,也是全片綴以叨叨絮絮的對白,不同 Woody Allen的機智,有一種濃濃的惡趣味,我覺得如果是喜歡日式惡搞風味(譬如:銀魂)的人,應該也會很吃Wes Anderson的黑色幽默。


接連欣賞本片與《大吉嶺》,我也找到導演特別喜愛的一字排開的攝影法與人物正面特寫的鏡頭,有一種無處可逃的尷尬無奈感(又有點好笑)。



 《大家都說我愛你  Everybody Says I Love You,1996

「我從來就不信上帝,真的,從小就不...。
我記得小時候常想告訴祂:你做的真爛。
奇怪了,人類怎麼不告祂呢?」

Woody Allen也是今年想要默默一部部Follow完的導演,不知道是因為年紀到了還是天氣漸涼,心情上需要很多的碎碎念,以及一點帶著優雅與譏俏的幽默嘲諷。

《大家都說我愛你》是Woody Allen少見的歌舞片作品,一樣圍繞在一個紐約上流家庭發生的各種生活故事,充滿風雅情趣與及時行樂、把握生命、把握當下的情調。現在看演員陣容真的非常黃金:Edward Norton、Drew Barrymore、Goldie Hawn、Julia Roberts、Tim Roth、還是青少女的Natalie Portman...,當然不免俗地,還包括Woody Allen本人。


接下來除了會看《好萊屋式的結局》之外,還想看最經典的《安妮霍爾》。



 《巴布狄倫迷途之家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

「我已經記不得歸鄉路,但我還是踏上旅程。」

這部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的Bob Dylan紀錄片,應該算是官方最完整Dylan訪談的紀錄片了,我想馬丁史柯西斯除了本身就是Dylan之外,這部片也得到Dylan方很完整的授權。因此這部作品就某些面向來看真是逸品:有質量很好的早期表演片段和相當完整的Dylan專訪,由他本人親口述說童年成長經歷、影響他的音樂家與出道後的心路歷程,是一趟相當精采的尋根之旅。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更折服的是《I'm Not There》用多角戲劇的方式完美詮釋Dylan的各種面向,他的確是一個神秘卻又迷人的藝術家。他不在乎過去,不認為事物之間彼此有所牽連(非常活在當下),年輕時的確曾有盛氣凌人的傲氣,但現在也依然流露出一種懾人的成熟自信,既入世也出世,關懷社會「你不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對外面的世界視而不見」,卻也尋找個人心靈上的自由「我試圖尋找自由,找遍整個美國,自由只有在格林威治村才找得到」同時還擁有獨特的幽默感:「我不介意被槍殺,但我不喜歡被事先告知。



我從不認為我的歌是民謠或是任何音樂類型...,它們全都是時代之音。」Dylan活得沒有恐懼、沒有忌妒、沒有惡意,他已經是時代的精神,只有他可以定義他自己。



 《龐克青春 Punk: Attitude,2005》

「什麼是Punk?」

「要向觀眾傳達自己的想法要直搗黃龍,
有時甚至有點暴力也沒關係。」

一部非常棒、非常完整的PUNK音樂歷史紀錄片,蒐集了幾乎所有音樂、電影、文化、社會、設計等跨產業與PUNK相關聯的人物訪談,以及許多珍貴的一手資料。雖然現在我們都認為PUNK是英國次文化的代表,但專業的文化人士們認為,PUNK的輪廓是Andy Warhol勾勒出來的,從他一手捧紅的地下絲絨、Lou Reed (60's) 到英國的Sex Pistols (70's) 再到美國的 Nirvana (80-90's),這些樂團風貌各異其趣,卻繼承了一貫時代前衛之音的血脈,其中文化的流轉相當有趣。

PUNK到底是什麼?「PUNK就像一句髒話,它就是那些我們所想但沒膽說出的。」


It's never too late to wake up.



 《橡皮頭  Eraserhead,1977

「我所需要的只是好好睡上一覺。」

在晚上看David Lynch的作品是個有趣的經驗,讓奇詭的畫面流入自己的潛意識中,接下來自己會進入一個甚麼樣的夢境呢?我之前看過他的《藍絲絨》,對影片中性與權力的交錯流轉、人性黑暗面的詮釋留下深刻的印象。《橡皮頭》卻不是有清楚劇情脈絡的作品,很顯然地這是一部實驗之作,無論在劇情、視覺甚至配樂音效上都能感受到David Lynch在營造一個無法言說的迷離夢境。



詭異的人物、詭異的食物、詭異的場景、詭異的空間、詭異的嬰兒、詭異的歌曲...,我突然發現這是一個特別愛拍鬼嬰兒的年代。電影中充滿了畸形與殘缺的人物,像是要擁抱自己陰暗面般地深深挖掘各種異象的可能性。


David Lynch:「我為什麼拍電影?為了創造一個世界,體驗這個世界。」《橡皮頭》給我們的,是一場不會結束的夢魘,一個以夢魘形塑而成的怪異世界。

不過我慶幸的是,還好看完《橡皮頭》沒作怪夢。最近的生活進入了轉換期,忙碌又疲倦,電影帶給了我不少舒緩的心情。最近另外還看了《逆光飛翔》、《GOTH斷掌事件電影版》、《教父1的數位修復版》、《台北星期天》,並重看了一次《塔羅牌情人》,接下來等著的,就是充滿未知驚喜的金馬影展啦。

Wednesday, October 10, 2012

《敬!拾玖精神》2012女性影展:超完美家庭The Perfect Family (2011) / 女伯爵 The Countess (2009)

《超完美家庭 The Perfect Family,2011

光看劇名就能嗅到一種反諷的氣息,現代社會,哪有什麼事情敢說自己「超完美」呢?故事主角是一位母親,是一位一手撐起家的super mom,因為宗教的力量,她努力讓曾經四分五裂的家庭步上正軌,她擁有強烈無堅不摧的韌性,但這股力量矯枉過正的反作用力,讓她無法接受現實裡的「不完美」:與小三勾勾迪的兒子、前酒鬼的丈夫、拉子女兒要結婚...。

電影設定乍看荒謬,但我倒覺得挺真實的,新台灣家庭的面貌也是百百種。這個母親是一個擁有高道德感的人,卻也是一個忘了放下才會讓自己快樂的人。不知道在年輕人的眼裡,這個母親是否只是古板的不可理喻而已?我很能夠認同那股要隻手稱起家的堅毅,以及事情不盡人意的落寞,想起來挺有趣,這也許是一部中年世代與年輕世代都適合看、也都會看到不同觀點認同的電影,無論是否能夠站在同一個角度為對方想,也許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該提醒自己永遠別那麼輕易放棄。

「信仰不等於信念。」

電影裡透過鎮上的教會票選「最佳女教徒」的活動(真是嚇人的活動),反覆討論完美的意義,以及母親信仰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會願意去相信神,卻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家人?我很喜歡大女兒對母親說的「信仰不等於信念」這句話,母親一直渴望得到某種認同與成功的肯定,卻在教會與家庭中迷失了。劇中新派教會牧師告訴母親「人會盡最大的努力」,人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也會盡最大的努力拋棄成見。這位牧師指引了許多同志家庭,我很想多看這部分有點衝突的議題,可惜電影沒有多加著墨。

這部電影在劇本結構上很符合普世價值,對我個人來說稍嫌缺少了點驚喜與衝突,有點像是會在大學通識課會看的電影。

女主角造型上是個圓潤媽媽,但Kathleen Turner年輕時可是當紅的美艷女星啊!當年被喻為綠寶石體熱美女,對這位性感女星來說,《非完美家庭》也算是一種拋棄完美後更海闊天空的實踐呢。

《非完美家庭》演員中還有另一個有趣的亮點,是飾演大女兒的Emily Deschanel,深棕色的頭髮和湛藍的眼睛(和這個特別的姓氏),讓人輕易聯想起文青的最愛Zooey Deschanel,Emily是Zooey的姊姊,比起鬼靈精怪的Zooey更多了一份聰慧感,沒想到一家都是知性演員呢!


 《女伯爵  The Countess,2009

女伯爵》的宣傳打者真人真事的標籤,故事描述16世紀匈牙利的嗜血女爵Elizebeth Bathory的傳奇一生,她為了追求永恆的年輕貌美,謀殺上百位處女以取得鮮血,最終被判處終身監禁。因為當時女伯爵有著蒐奇珍稀物品、 與女巫密切交往的癖好,加上沐浴鮮血的駭人事蹟,也成為19世紀知名吸血鬼故事《德古拉》的原型。

這個宛如《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裡會出現的故事,真是令從小喜愛寰宇蒐奇系列奇文軼事的我好奇的不得了。女伯爵》曾經被翻拍過一次,前一個版本著重在殘酷血腥的描寫,茱莉蝶兒(Julie Delpy)的版本除了血腥外,更強化了愛情的描寫,(也讓她對美貌追求的瘋狂有著合理的解釋),算是對女伯爵的一點平反。一個在戰亂世代高傲堅毅的女性,從小接受許配的婚約,直到丈夫去世與小她20歲的男爵相戀,打開了自由愛情的開關,卻無法接受年華老去的容貌差距,漸漸踏入入魔的地獄。

電影的攝影和節奏都相當優雅,茱莉蝶兒削瘦的身形與迷濛的眼睛充滿女性特質,整部作品基本上是她個人的演技秀。雖然優雅,但血腥的部分也不少,可惜拍的不算真實(血漿是用了很多沒錯)也不夠誇大,對一般觀眾來說可能太過頭、但對懷抱者獵奇心情來觀賞的觀眾來說可能又稍嫌不足。

「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撰寫的。」

電影的開頭與結尾,都以年輕男爵的旁白相佐,女伯爵殘暴與否?瘋狂與否?十惡不赦與否?我們透過的是一個愛的角度,來看這個因愛而墮落的故事,觀眾一路看著女爵無法抵抗自己的命運,奮力一搏卻走向絕望,她的確犯了錯、但也被人誘惑、被人陷害。這個故事讓我想起手塚治虫的動畫《悲傷的貝拉朵娜》,女性追求愛情之路的崎嶇,是被時代下不公義的妖魔化大框架所禁錮的。

比較可惜的是,我覺得電影強調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撰寫的」的多重觀點感做的不夠強烈(當然也有可能因為罪行已是事實),愛情戲的對白稍嫌肉麻、鋪陳也有點不夠深刻,不過還算瑕不掩瑜。故事中還有輕點到許多時代的獵奇元素,像是浴血的土耳其人法術、獵殺女巫的風潮、驚奇異寶陳列室Cabinet裡的奇異刑具、吸血鬼、女女戀與SM...,讓這部作品有更濃厚的時代氛圍與神秘色彩。

梅莉史翠普與歌蒂韓的《捉神弄鬼》、《三更2之餃子》到蜷川實花的《惡女羅曼死》,電影裡描寫女人追求美貌的偏執一直與社會道德有著強烈衝突,如果追求永恆的美貌是不道德的,那又是誰把這些女性推入背德的地獄呢?

茱莉蝶兒Julie Delpy(Julie Pillet)是法國美人演員的代表,能演、能編劇、能導、能唱,30世代的經典愛情電影《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是台灣觀眾對她最深刻的印象,而且驚人的是這系列經典愛情電影的劇本更是出自這位才女之手,更擔任《Before Sunset》的配樂。纖細精緻的臉形、帶水的眼睛是她最吸引我的地方,溫柔又有點倔強的模樣,儘管已經43歲仍風韻猶存,且更顯智慧。


來一張她與伊森霍克在巴黎系列的劇照吧!1995年,好年輕的兩人,好美。今年聽到最令人興奮的消息,是這系列橫跨了18年,竟然計畫在2013年推出第三部《Before Midnight》,場景改在希臘,據說已將殺青了。如果世界末日沒有發生,Jesse和Celine會帶來什麼樣的愛情結局呢?

Sunday, October 07, 2012

【TWDW】2012 設計影展 X 城市遊牧

2012年的設計師與遊牧影展合作,推出了 為眾設計師們量身打造的設計師影展,內容從建築、街頭塗鴉、電玩設計、平面設計到時尚產業都有,其實不只是設計師,對社會趨勢和人文現象有興趣的人,都很值得一看!參加過一屆《遊牧影展》,對他們獨到的選片向來有信心。

設計,這個影響現代社會最鉅的名詞,它是一個產業、一個決定未來的思考模式、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一個發現問題的洞見,這次的設計影展做的事情不是歌功頌德,而是丟出更多問題讓我們思考。

《美麗失敗者 Beautiful Losers,2008》

「小時候我們天天都在畫畫,著色、做手工藝,這是很正常的,童年都做這些。但比較怪異的悲慘情況是,當你成為大人,你長大,你就失去這些了。你必須停止沉浸在色彩帶來的快樂。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現在的我仍保有童真。」

滑板、龐克、噴漆、獨立音樂,一群熱愛街頭次文化的街頭藝術家,沒接受過正規訓練、不受社會規範約束,以自身生活體驗為出發點,以不可思議的創作能量,讓這一群人成為現在紐約次文化藝術圈的指標性人物。是一部看完讓人會非常想重新提筆畫畫的電影,充滿生活與創作的力量。

紀錄片裡我最喜歡已經去世的女藝術家Margaret Kilgallen的作品,她獨特帶著飾角的字體、和東方風味的人物( 她特別喜歡畫一些東方風味、穿旗袍的女性,寬闊的紅唇也是重點 ),有種復古的唐人街風情,與一般街頭塗鴉的生猛美式印象很不相同,Margaret Kilgallen的塗鴉有著特別的幽默感、異國風情和典雅的氣質,第一眼看到就讓我覺得非常喜歡。

《獨立遊戲時代 Indie Game:The Movie,2012》

「重點在於,不要成為專家。」

我知道有Indie music,沒想到在遊戲設計師的世界裡還有Indie Game這樣的名詞。《獨立遊戲時代》以兩組獨立遊戲設計師為主線,將他們在遊戲上市或參展前的心路歷程完全記錄,讓我非常驚訝與印象深刻的,電玩設計不只是宅男工程師們個人沉醉的小宇宙而已,這是一趟成長的自白、是童年的回憶、是一封情書,他們挖掘自己最深層的缺陷和弱點,放進遊戲裡,期待著什麼發生呢?

獨立遊戲《Super Meat Boy》的設計師表示,他之所以排斥大遊戲公司的體制,是因為他們為了要賺到大多數的人的錢,遊戲往往被修到毫無個人特色,不痛不癢毫無人性。獨立遊戲不受任何限制,當電玩主角闖關失敗的時候,它甚至可以比出中指洩恨,此外還有許多惡搞的黑色幽默,「這基本上是為我自己設計的」設計師說。

因此《Super Meat Boy》的主角,基本上就是設計師的化身。他是一個沒有皮膚的肉塊男孩,在闖關的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任何一點東西都可能傷害他,就連鹽巴都可能殺死他。他所要解救的,是一個繃帶女孩,肉塊男孩需要的就是繃帶,兩個角色間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種彼此依存的關係。另外曾拿下最佳藝術表現獎的《 FEZ》講的是一個2D世界的男孩不小心闖進3D世界的遊戲,設計師在裡面甚至融入了都市傳說類的趣味:「我們以前玩任天堂,都會流傳著你在某關的某個角落按兩次上下,會跳到異次元,FEZ裡就設計了這樣的小把戲,但你必須自己去發掘。」而被奉為獨立遊戲經典的《Braid》是一個關於「時光倒流」的遊戲,既詩意又充滿孤獨的氣息,這些遊戲設計師們犧牲社交、享受焦慮,透過遊戲,在尋找真正心靈相通的人。

看完《獨立遊戲時代》,誰還能說電玩裡沒有靈魂?

《一個字體,一百年平面設計 Helvetica,2007》

「某樣東西看起清晰,不代表它傳達了正確的訊息。
簡潔有力和無聊間只有一線之隔。」

自從工作後接觸平面設計,也曾經得到一陣子瘋狂收集字體的毛病,我口袋裡自然也有慣用與特別喜愛的字型,但其實無論是Helvetica還是衍生字型Ariel其實對我來說都不是那麼常使用的。Helvetica之所以成為字型的經典,因為它歷經世界歷史的改變,他的被創造與存在的意義,就是符合在50年代社會裡一種對未來的期待與需求。

50年代受到國際平面設計的影響,設計師開始尋找與追求一種理性的聲音,他們追求一種既穩重又隨性、具開放性、有效率、易讀可讀的現代字體作為訊息的傳達工具,Helvetica於焉產生。

除了透過Helvetica的誕生我們重溯了近代世界的演變,這部紀錄片也有許多字體的小知識,我記得很有趣的一段是,設計出微軟Georgia字體的設計師Matthew Carter對於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職業常感到困擾:「一般人聽到字體設計都會露出狐疑的表情,難得遇到設計的同好,他們都會驚訝的說,我以為這些設計師都已經死了。」真是一個地位非常崇高、有距離感的職業阿。

「字體和色彩傳達了語言的情緒,像是空氣般的存在,你無法逃避或忽視,它們是將訊息的線路接到人大腦的零件。」每個設計師說到字體,都有一堆個人見地和理論,有的人認為字體根本不需要有表現力,有的人認為選擇字體的重點不是黑色的部分而是白色的部分,有些人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有的人在乎的是字母的間距...。

設計師的每一天都是戰爭。


《設計與思考 Design & Thinking,2012》

「我們要尋找的是異數與洞見,不要陷入公式化中。」

這部是當初片單出來沒多久就被秒殺的影片,畢竟是台灣年輕導演拍攝出這樣一部國際性的紀錄片,光是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很具備設計與創新的精神。

這部電影,基本上把設計這件事,再往更高的層次去觀看,把設計放進企業、商業、科學、醫學等領域中發酵,找出這個概念的輪廓,以及被各行各業踐履的方式,並重新回過頭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希望透過設計改變什麼?它已經不只是美感與外型的創造或是訊息的傳遞,設計師必須跑到最前端回頭看:設計是在解決生活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紀錄片,他的主題可能是這次的影展裡最抽象的一部,我也很難用三言兩語描述這部紀錄片到底在討論什麼,但無論深度還是節奏都拿捏得很好,光看電影裡都是一線大師的第一手訪談就很有看頭。整部作品並沒有為《設計與思考》下什麼結論,而是以一種很開放的方式重塑每個人心中設計的意義,是一部很適合設計師( 或照這部片的邏輯,其實是各行各業的每個人 )每隔一陣子拿出來與內心反覆映證的好作品。

《神啊!請救救我的高跟鞋 God Save My Shoes,2011》

「這一切關乎慾望,不是需求。
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60雙鞋子。」

「只要鞋子上的一個小元素,就能改變你整體的肢體與行為、你整個人的形象,這就是力量(POWER)。」

流行時尚產業我想是所有設計相關產業裡最瘋狂、最毫無邏輯、最需要打心理戰的領域,多虧《Sex & The City》帶動一波美鞋熱潮,愛鞋成癡的女人終於能與收集名牌包的族群正式互別苗頭,成為時尚成癮症的最熱門顯學。

看著紀錄片裡的明星名媛瘋狂收集鞋子,或是腳踩在一雙看起來極度不舒服、大部份的腳趾都很擠的鞋子裡,還一邊喃喃自語fabulous、fabulous...,對了,除此之外還有模特兒們在伸展台上的摔跤跌倒特集,歡迎來到不可理喻的時尚世界。

這可能不是男人看了會尖叫的紀錄片,但也許能夠想想,為什麼女人穿了高跟鞋會讓人覺得她看起來格外性感?電影探訪了時尚產業、設計師、製鞋師、歷史學家、社會觀察家、精神分析等各個角度,討論鞋跟高度裡隱藏的秘密,越危險、越纖細,讓人越興奮、越無法抗拒。

到最後,神也許要救的不是高跟鞋,而是可憐的脊椎與拇趾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