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8, 2012

【電影】2012 秋天的電影9篇心得小記

延續了前陣子的喜好,持續關注幾位喜愛導演的作品,有種想要一網打盡的慾望,今年的秋天特別忙碌呢。今天劃完金馬影展有種全身痠痛的Feel,接下來要拋棄小螢幕,上大螢幕看電影啦。

 《我心遺忘的節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2005

「我老爸從以前就很煩人,但是突然有一天,
他煩人的方式變了。我突然懂了,
我面對的不再是我老爸,我要對他負責。
某天早上醒來,世界全變了。」

《大獄言家》導演Jacques Audiard的前作,看完這兩片,我可以確認這是個接下來都會持續關注的導演,才華實在是太驚人了。我個人對《我心遺忘的節奏》這片有著出乎意料的喜愛,無論是配樂、男主角的演技,以及將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做為現實與理想的對應,並用搖滾電音與古典樂做為兩個世界的連結,劇情設定的非常細膩與巧妙。男主角身為一個從事地下房地產交易的員工,常使用各種暴力和不道德的非法手段完成買賣,唯獨在彈奏鋼琴時能感受到平靜,整部作品的情緒既溫柔又暴力。



電影改編自原著小說《手指 Fingers》,在電影裡也能找到豐沛的手部意象:打人的手、彈鋼琴的手、懺抖的手、放老鼠的手...,做好事與壞事的手、身不由己的手。除了父子關係,我也很喜歡鋼琴老師這個語言不通的角色安排,除了做為一種「雖有語言隔閡卻能心靈交流」的戲劇效果,也像是母親角色的一種傳承。結尾落在一個令人意外的轉折,是導演Jacques Audiard的拿手好戲。

 《壞孩子的天空 キッズ・リターン,1996

今年初夏去了日本看了10幾個展覽,其中一個就是導演北野武的展覽。對於北野武我一直有種粗野的幽默印象,是個不拘小節、不在乎禮教的放蕩大叔。他的展覽到是出乎意料的認真!視覺很滿、很大器的藝術展,特別喜歡觀眾可以戴上耳機聽從北野武幾部電影裡截取出來的聲音、然後留下個人塗鴉的互動區,很有意思,好多人畫了《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呢。


到底這樣的謎樣大叔是如何長成的呢?也許回到《壞孩子的天空》這部帶有自傳意味的作品,可以一窺端倪吧!這部作品實在讓我個人非常喜歡,成長的苦楚、青春的撞擊、兩個少年短暫交會的人生卻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究竟是甚麼都變了?還是甚麼都沒變呢?



「學校裡什麼都沒變阿!你覺得還會有像我們這樣的混蛋嗎?」

「不知道阿...小馬,你覺得我們完了嗎?」
「混蛋!我們還沒開始呢!」  

兩個在學校被視為朽木的高中生─斯文瘦弱的新志與義氣十足的小馬,每天混吃等死玩樂過日子。直到某天兩人相約去學拳擊,卻意外發現斯文的新志才是真正有拳擊天份的人,兩人約定,有一天新志當上拳王、小馬當上黑社會老大再聚首吧!兩人的確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新志最終卻因意志不堅痛失拳王寶座,而小馬也因太重義氣而被黑社會背叛,兩人再重逢,已皆是孑然一身的中年了...。

充滿男性浪漫情懷的一部作品,有北野武圖獨特的幽默(上面那段偽裝成上班族看黃色電影的橋段真是太好笑了!),整部作品散發著一股毫不說教且不流俗的真實,片尾的惆悵感讓我看得心情非常激動。事過境遷的確一切都不一樣了,卻又有一點點什麼抓不住的可以期待吧!安藤政信在這片演的非常棒




 《天堂陌影 Stranger Than Paradise ,1984

「你知道嗎?有趣的是,
我以為我去到了一個新的地方,
結果一切都好像和原來的地方一樣。」

彩色或黑白,對吉姆賈木許似乎來自沒太多差別,無關年代,就是一種表現形式。整部片貫穿《I Put A Spell on You》這首經典歌曲,成為公路電影的另類印象。

裡面男性角色都穿著合身的皮衣和小紳士帽,叼著菸和一副痞樣,成了這部電影的流浪基調。


 很喜歡三個人一起開車、一起在旅館的幾個場景。我秉持對吉姆賈木許的持續關注,接下來等著我的是《咖啡與煙》和《神秘列車》。


 《大吉嶺特快車 The Darjeeling Limited,2007

如果我們三個不是兄弟,在現實生活中會不會成為好朋友?
「為什麼會搞成這樣?為何我們一整年都沒說過話?」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也許這就是這趟心靈之旅的終點。」


公路電影都不可放過,更何況這片有Adrien Brody呢?(他的八字眉總是莫名吸引我)。因父親去世而又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三兄弟,展開一場印度尋母之旅,電影畫面充滿印度香料奔放的氣息,特快車的一間間房間呈現有種舞台劇的效果,三兄弟躁動又疏離的關係背後,最終洗滌的是成長的心靈。

Wes Anderson這部作品依舊保有他慣有的黑色幽默,但在手法上更柔軟成熟,異國風情意外掌握得很好!我想是因為這個劇本真的很有趣的緣故,配樂非常好聽,Marc Jacobs為本片設計的行李箱也非常好看



 《都是愛情惹的禍  Rushmore,1998

「生活的秘訣?
我想你最好先找到你最喜歡做的事,
然後用剩下的時間完成它。」

《都是愛情惹的禍》是導演Wes Anderson相當早期的作品,有一種嘗試性的實驗趣味。他的作品基本上除了千奇百怪的邊緣人物外,也是全片綴以叨叨絮絮的對白,不同 Woody Allen的機智,有一種濃濃的惡趣味,我覺得如果是喜歡日式惡搞風味(譬如:銀魂)的人,應該也會很吃Wes Anderson的黑色幽默。


接連欣賞本片與《大吉嶺》,我也找到導演特別喜愛的一字排開的攝影法與人物正面特寫的鏡頭,有一種無處可逃的尷尬無奈感(又有點好笑)。



 《大家都說我愛你  Everybody Says I Love You,1996

「我從來就不信上帝,真的,從小就不...。
我記得小時候常想告訴祂:你做的真爛。
奇怪了,人類怎麼不告祂呢?」

Woody Allen也是今年想要默默一部部Follow完的導演,不知道是因為年紀到了還是天氣漸涼,心情上需要很多的碎碎念,以及一點帶著優雅與譏俏的幽默嘲諷。

《大家都說我愛你》是Woody Allen少見的歌舞片作品,一樣圍繞在一個紐約上流家庭發生的各種生活故事,充滿風雅情趣與及時行樂、把握生命、把握當下的情調。現在看演員陣容真的非常黃金:Edward Norton、Drew Barrymore、Goldie Hawn、Julia Roberts、Tim Roth、還是青少女的Natalie Portman...,當然不免俗地,還包括Woody Allen本人。


接下來除了會看《好萊屋式的結局》之外,還想看最經典的《安妮霍爾》。



 《巴布狄倫迷途之家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

「我已經記不得歸鄉路,但我還是踏上旅程。」

這部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的Bob Dylan紀錄片,應該算是官方最完整Dylan訪談的紀錄片了,我想馬丁史柯西斯除了本身就是Dylan之外,這部片也得到Dylan方很完整的授權。因此這部作品就某些面向來看真是逸品:有質量很好的早期表演片段和相當完整的Dylan專訪,由他本人親口述說童年成長經歷、影響他的音樂家與出道後的心路歷程,是一趟相當精采的尋根之旅。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更折服的是《I'm Not There》用多角戲劇的方式完美詮釋Dylan的各種面向,他的確是一個神秘卻又迷人的藝術家。他不在乎過去,不認為事物之間彼此有所牽連(非常活在當下),年輕時的確曾有盛氣凌人的傲氣,但現在也依然流露出一種懾人的成熟自信,既入世也出世,關懷社會「你不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對外面的世界視而不見」,卻也尋找個人心靈上的自由「我試圖尋找自由,找遍整個美國,自由只有在格林威治村才找得到」同時還擁有獨特的幽默感:「我不介意被槍殺,但我不喜歡被事先告知。



我從不認為我的歌是民謠或是任何音樂類型...,它們全都是時代之音。」Dylan活得沒有恐懼、沒有忌妒、沒有惡意,他已經是時代的精神,只有他可以定義他自己。



 《龐克青春 Punk: Attitude,2005》

「什麼是Punk?」

「要向觀眾傳達自己的想法要直搗黃龍,
有時甚至有點暴力也沒關係。」

一部非常棒、非常完整的PUNK音樂歷史紀錄片,蒐集了幾乎所有音樂、電影、文化、社會、設計等跨產業與PUNK相關聯的人物訪談,以及許多珍貴的一手資料。雖然現在我們都認為PUNK是英國次文化的代表,但專業的文化人士們認為,PUNK的輪廓是Andy Warhol勾勒出來的,從他一手捧紅的地下絲絨、Lou Reed (60's) 到英國的Sex Pistols (70's) 再到美國的 Nirvana (80-90's),這些樂團風貌各異其趣,卻繼承了一貫時代前衛之音的血脈,其中文化的流轉相當有趣。

PUNK到底是什麼?「PUNK就像一句髒話,它就是那些我們所想但沒膽說出的。」


It's never too late to wake up.



 《橡皮頭  Eraserhead,1977

「我所需要的只是好好睡上一覺。」

在晚上看David Lynch的作品是個有趣的經驗,讓奇詭的畫面流入自己的潛意識中,接下來自己會進入一個甚麼樣的夢境呢?我之前看過他的《藍絲絨》,對影片中性與權力的交錯流轉、人性黑暗面的詮釋留下深刻的印象。《橡皮頭》卻不是有清楚劇情脈絡的作品,很顯然地這是一部實驗之作,無論在劇情、視覺甚至配樂音效上都能感受到David Lynch在營造一個無法言說的迷離夢境。



詭異的人物、詭異的食物、詭異的場景、詭異的空間、詭異的嬰兒、詭異的歌曲...,我突然發現這是一個特別愛拍鬼嬰兒的年代。電影中充滿了畸形與殘缺的人物,像是要擁抱自己陰暗面般地深深挖掘各種異象的可能性。


David Lynch:「我為什麼拍電影?為了創造一個世界,體驗這個世界。」《橡皮頭》給我們的,是一場不會結束的夢魘,一個以夢魘形塑而成的怪異世界。

不過我慶幸的是,還好看完《橡皮頭》沒作怪夢。最近的生活進入了轉換期,忙碌又疲倦,電影帶給了我不少舒緩的心情。最近另外還看了《逆光飛翔》、《GOTH斷掌事件電影版》、《教父1的數位修復版》、《台北星期天》,並重看了一次《塔羅牌情人》,接下來等著的,就是充滿未知驚喜的金馬影展啦。

Wednesday, October 10, 2012

《敬!拾玖精神》2012女性影展:超完美家庭The Perfect Family (2011) / 女伯爵 The Countess (2009)

《超完美家庭 The Perfect Family,2011

光看劇名就能嗅到一種反諷的氣息,現代社會,哪有什麼事情敢說自己「超完美」呢?故事主角是一位母親,是一位一手撐起家的super mom,因為宗教的力量,她努力讓曾經四分五裂的家庭步上正軌,她擁有強烈無堅不摧的韌性,但這股力量矯枉過正的反作用力,讓她無法接受現實裡的「不完美」:與小三勾勾迪的兒子、前酒鬼的丈夫、拉子女兒要結婚...。

電影設定乍看荒謬,但我倒覺得挺真實的,新台灣家庭的面貌也是百百種。這個母親是一個擁有高道德感的人,卻也是一個忘了放下才會讓自己快樂的人。不知道在年輕人的眼裡,這個母親是否只是古板的不可理喻而已?我很能夠認同那股要隻手稱起家的堅毅,以及事情不盡人意的落寞,想起來挺有趣,這也許是一部中年世代與年輕世代都適合看、也都會看到不同觀點認同的電影,無論是否能夠站在同一個角度為對方想,也許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該提醒自己永遠別那麼輕易放棄。

「信仰不等於信念。」

電影裡透過鎮上的教會票選「最佳女教徒」的活動(真是嚇人的活動),反覆討論完美的意義,以及母親信仰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會願意去相信神,卻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家人?我很喜歡大女兒對母親說的「信仰不等於信念」這句話,母親一直渴望得到某種認同與成功的肯定,卻在教會與家庭中迷失了。劇中新派教會牧師告訴母親「人會盡最大的努力」,人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也會盡最大的努力拋棄成見。這位牧師指引了許多同志家庭,我很想多看這部分有點衝突的議題,可惜電影沒有多加著墨。

這部電影在劇本結構上很符合普世價值,對我個人來說稍嫌缺少了點驚喜與衝突,有點像是會在大學通識課會看的電影。

女主角造型上是個圓潤媽媽,但Kathleen Turner年輕時可是當紅的美艷女星啊!當年被喻為綠寶石體熱美女,對這位性感女星來說,《非完美家庭》也算是一種拋棄完美後更海闊天空的實踐呢。

《非完美家庭》演員中還有另一個有趣的亮點,是飾演大女兒的Emily Deschanel,深棕色的頭髮和湛藍的眼睛(和這個特別的姓氏),讓人輕易聯想起文青的最愛Zooey Deschanel,Emily是Zooey的姊姊,比起鬼靈精怪的Zooey更多了一份聰慧感,沒想到一家都是知性演員呢!


 《女伯爵  The Countess,2009

女伯爵》的宣傳打者真人真事的標籤,故事描述16世紀匈牙利的嗜血女爵Elizebeth Bathory的傳奇一生,她為了追求永恆的年輕貌美,謀殺上百位處女以取得鮮血,最終被判處終身監禁。因為當時女伯爵有著蒐奇珍稀物品、 與女巫密切交往的癖好,加上沐浴鮮血的駭人事蹟,也成為19世紀知名吸血鬼故事《德古拉》的原型。

這個宛如《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裡會出現的故事,真是令從小喜愛寰宇蒐奇系列奇文軼事的我好奇的不得了。女伯爵》曾經被翻拍過一次,前一個版本著重在殘酷血腥的描寫,茱莉蝶兒(Julie Delpy)的版本除了血腥外,更強化了愛情的描寫,(也讓她對美貌追求的瘋狂有著合理的解釋),算是對女伯爵的一點平反。一個在戰亂世代高傲堅毅的女性,從小接受許配的婚約,直到丈夫去世與小她20歲的男爵相戀,打開了自由愛情的開關,卻無法接受年華老去的容貌差距,漸漸踏入入魔的地獄。

電影的攝影和節奏都相當優雅,茱莉蝶兒削瘦的身形與迷濛的眼睛充滿女性特質,整部作品基本上是她個人的演技秀。雖然優雅,但血腥的部分也不少,可惜拍的不算真實(血漿是用了很多沒錯)也不夠誇大,對一般觀眾來說可能太過頭、但對懷抱者獵奇心情來觀賞的觀眾來說可能又稍嫌不足。

「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撰寫的。」

電影的開頭與結尾,都以年輕男爵的旁白相佐,女伯爵殘暴與否?瘋狂與否?十惡不赦與否?我們透過的是一個愛的角度,來看這個因愛而墮落的故事,觀眾一路看著女爵無法抵抗自己的命運,奮力一搏卻走向絕望,她的確犯了錯、但也被人誘惑、被人陷害。這個故事讓我想起手塚治虫的動畫《悲傷的貝拉朵娜》,女性追求愛情之路的崎嶇,是被時代下不公義的妖魔化大框架所禁錮的。

比較可惜的是,我覺得電影強調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撰寫的」的多重觀點感做的不夠強烈(當然也有可能因為罪行已是事實),愛情戲的對白稍嫌肉麻、鋪陳也有點不夠深刻,不過還算瑕不掩瑜。故事中還有輕點到許多時代的獵奇元素,像是浴血的土耳其人法術、獵殺女巫的風潮、驚奇異寶陳列室Cabinet裡的奇異刑具、吸血鬼、女女戀與SM...,讓這部作品有更濃厚的時代氛圍與神秘色彩。

梅莉史翠普與歌蒂韓的《捉神弄鬼》、《三更2之餃子》到蜷川實花的《惡女羅曼死》,電影裡描寫女人追求美貌的偏執一直與社會道德有著強烈衝突,如果追求永恆的美貌是不道德的,那又是誰把這些女性推入背德的地獄呢?

茱莉蝶兒Julie Delpy(Julie Pillet)是法國美人演員的代表,能演、能編劇、能導、能唱,30世代的經典愛情電影《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是台灣觀眾對她最深刻的印象,而且驚人的是這系列經典愛情電影的劇本更是出自這位才女之手,更擔任《Before Sunset》的配樂。纖細精緻的臉形、帶水的眼睛是她最吸引我的地方,溫柔又有點倔強的模樣,儘管已經43歲仍風韻猶存,且更顯智慧。


來一張她與伊森霍克在巴黎系列的劇照吧!1995年,好年輕的兩人,好美。今年聽到最令人興奮的消息,是這系列橫跨了18年,竟然計畫在2013年推出第三部《Before Midnight》,場景改在希臘,據說已將殺青了。如果世界末日沒有發生,Jesse和Celine會帶來什麼樣的愛情結局呢?

Sunday, October 07, 2012

【TWDW】2012 設計影展 X 城市遊牧

2012年的設計師與遊牧影展合作,推出了 為眾設計師們量身打造的設計師影展,內容從建築、街頭塗鴉、電玩設計、平面設計到時尚產業都有,其實不只是設計師,對社會趨勢和人文現象有興趣的人,都很值得一看!參加過一屆《遊牧影展》,對他們獨到的選片向來有信心。

設計,這個影響現代社會最鉅的名詞,它是一個產業、一個決定未來的思考模式、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一個發現問題的洞見,這次的設計影展做的事情不是歌功頌德,而是丟出更多問題讓我們思考。

《美麗失敗者 Beautiful Losers,2008》

「小時候我們天天都在畫畫,著色、做手工藝,這是很正常的,童年都做這些。但比較怪異的悲慘情況是,當你成為大人,你長大,你就失去這些了。你必須停止沉浸在色彩帶來的快樂。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現在的我仍保有童真。」

滑板、龐克、噴漆、獨立音樂,一群熱愛街頭次文化的街頭藝術家,沒接受過正規訓練、不受社會規範約束,以自身生活體驗為出發點,以不可思議的創作能量,讓這一群人成為現在紐約次文化藝術圈的指標性人物。是一部看完讓人會非常想重新提筆畫畫的電影,充滿生活與創作的力量。

紀錄片裡我最喜歡已經去世的女藝術家Margaret Kilgallen的作品,她獨特帶著飾角的字體、和東方風味的人物( 她特別喜歡畫一些東方風味、穿旗袍的女性,寬闊的紅唇也是重點 ),有種復古的唐人街風情,與一般街頭塗鴉的生猛美式印象很不相同,Margaret Kilgallen的塗鴉有著特別的幽默感、異國風情和典雅的氣質,第一眼看到就讓我覺得非常喜歡。

《獨立遊戲時代 Indie Game:The Movie,2012》

「重點在於,不要成為專家。」

我知道有Indie music,沒想到在遊戲設計師的世界裡還有Indie Game這樣的名詞。《獨立遊戲時代》以兩組獨立遊戲設計師為主線,將他們在遊戲上市或參展前的心路歷程完全記錄,讓我非常驚訝與印象深刻的,電玩設計不只是宅男工程師們個人沉醉的小宇宙而已,這是一趟成長的自白、是童年的回憶、是一封情書,他們挖掘自己最深層的缺陷和弱點,放進遊戲裡,期待著什麼發生呢?

獨立遊戲《Super Meat Boy》的設計師表示,他之所以排斥大遊戲公司的體制,是因為他們為了要賺到大多數的人的錢,遊戲往往被修到毫無個人特色,不痛不癢毫無人性。獨立遊戲不受任何限制,當電玩主角闖關失敗的時候,它甚至可以比出中指洩恨,此外還有許多惡搞的黑色幽默,「這基本上是為我自己設計的」設計師說。

因此《Super Meat Boy》的主角,基本上就是設計師的化身。他是一個沒有皮膚的肉塊男孩,在闖關的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任何一點東西都可能傷害他,就連鹽巴都可能殺死他。他所要解救的,是一個繃帶女孩,肉塊男孩需要的就是繃帶,兩個角色間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種彼此依存的關係。另外曾拿下最佳藝術表現獎的《 FEZ》講的是一個2D世界的男孩不小心闖進3D世界的遊戲,設計師在裡面甚至融入了都市傳說類的趣味:「我們以前玩任天堂,都會流傳著你在某關的某個角落按兩次上下,會跳到異次元,FEZ裡就設計了這樣的小把戲,但你必須自己去發掘。」而被奉為獨立遊戲經典的《Braid》是一個關於「時光倒流」的遊戲,既詩意又充滿孤獨的氣息,這些遊戲設計師們犧牲社交、享受焦慮,透過遊戲,在尋找真正心靈相通的人。

看完《獨立遊戲時代》,誰還能說電玩裡沒有靈魂?

《一個字體,一百年平面設計 Helvetica,2007》

「某樣東西看起清晰,不代表它傳達了正確的訊息。
簡潔有力和無聊間只有一線之隔。」

自從工作後接觸平面設計,也曾經得到一陣子瘋狂收集字體的毛病,我口袋裡自然也有慣用與特別喜愛的字型,但其實無論是Helvetica還是衍生字型Ariel其實對我來說都不是那麼常使用的。Helvetica之所以成為字型的經典,因為它歷經世界歷史的改變,他的被創造與存在的意義,就是符合在50年代社會裡一種對未來的期待與需求。

50年代受到國際平面設計的影響,設計師開始尋找與追求一種理性的聲音,他們追求一種既穩重又隨性、具開放性、有效率、易讀可讀的現代字體作為訊息的傳達工具,Helvetica於焉產生。

除了透過Helvetica的誕生我們重溯了近代世界的演變,這部紀錄片也有許多字體的小知識,我記得很有趣的一段是,設計出微軟Georgia字體的設計師Matthew Carter對於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職業常感到困擾:「一般人聽到字體設計都會露出狐疑的表情,難得遇到設計的同好,他們都會驚訝的說,我以為這些設計師都已經死了。」真是一個地位非常崇高、有距離感的職業阿。

「字體和色彩傳達了語言的情緒,像是空氣般的存在,你無法逃避或忽視,它們是將訊息的線路接到人大腦的零件。」每個設計師說到字體,都有一堆個人見地和理論,有的人認為字體根本不需要有表現力,有的人認為選擇字體的重點不是黑色的部分而是白色的部分,有些人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有的人在乎的是字母的間距...。

設計師的每一天都是戰爭。


《設計與思考 Design & Thinking,2012》

「我們要尋找的是異數與洞見,不要陷入公式化中。」

這部是當初片單出來沒多久就被秒殺的影片,畢竟是台灣年輕導演拍攝出這樣一部國際性的紀錄片,光是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很具備設計與創新的精神。

這部電影,基本上把設計這件事,再往更高的層次去觀看,把設計放進企業、商業、科學、醫學等領域中發酵,找出這個概念的輪廓,以及被各行各業踐履的方式,並重新回過頭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希望透過設計改變什麼?它已經不只是美感與外型的創造或是訊息的傳遞,設計師必須跑到最前端回頭看:設計是在解決生活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紀錄片,他的主題可能是這次的影展裡最抽象的一部,我也很難用三言兩語描述這部紀錄片到底在討論什麼,但無論深度還是節奏都拿捏得很好,光看電影裡都是一線大師的第一手訪談就很有看頭。整部作品並沒有為《設計與思考》下什麼結論,而是以一種很開放的方式重塑每個人心中設計的意義,是一部很適合設計師( 或照這部片的邏輯,其實是各行各業的每個人 )每隔一陣子拿出來與內心反覆映證的好作品。

《神啊!請救救我的高跟鞋 God Save My Shoes,2011》

「這一切關乎慾望,不是需求。
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60雙鞋子。」

「只要鞋子上的一個小元素,就能改變你整體的肢體與行為、你整個人的形象,這就是力量(POWER)。」

流行時尚產業我想是所有設計相關產業裡最瘋狂、最毫無邏輯、最需要打心理戰的領域,多虧《Sex & The City》帶動一波美鞋熱潮,愛鞋成癡的女人終於能與收集名牌包的族群正式互別苗頭,成為時尚成癮症的最熱門顯學。

看著紀錄片裡的明星名媛瘋狂收集鞋子,或是腳踩在一雙看起來極度不舒服、大部份的腳趾都很擠的鞋子裡,還一邊喃喃自語fabulous、fabulous...,對了,除此之外還有模特兒們在伸展台上的摔跤跌倒特集,歡迎來到不可理喻的時尚世界。

這可能不是男人看了會尖叫的紀錄片,但也許能夠想想,為什麼女人穿了高跟鞋會讓人覺得她看起來格外性感?電影探訪了時尚產業、設計師、製鞋師、歷史學家、社會觀察家、精神分析等各個角度,討論鞋跟高度裡隱藏的秘密,越危險、越纖細,讓人越興奮、越無法抗拒。

到最後,神也許要救的不是高跟鞋,而是可憐的脊椎與拇趾外翻。

Monday, September 24, 2012

【電影】2012 初秋的8篇電影小記

最近看的電影沒什麼章法,喜好上也沒有相近的風格,而且很詭異的看了幾部好幾年前嚷嚷想看的電影,到底為什麼拖拖拉拉呢?大概就是一種跟初秋一樣亂糟糟又懶散的心情吧!( 寫心得的心情也是閒散,倒是興致高昂的做了個小海報阿 )

《殺手阿一  Ichi The Killer,2002》

「只要你想死,小心可能成真。」

再也沒有人比淺野忠信更適合演怪咖了,到底要把自己放到多開才能完美詮釋怪咖呢?因為他身上充滿著一股「我就是這樣」的自在感,所以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而比起總是哭哭啼啼卻爆氣的詭異主角阿一,我也更喜歡淺野忠信飾演的黑幫原垣這個角色。

《殺手阿一》裡延續了三池崇史一貫熱愛的超乎常理的痛感,狂亂不合邏輯的血漿、宛若奇觀的虐殺,那種超現實的痛楚細細綿延成一種對人生的情感,強烈又沉醉。因此當淺野忠信說出:

「你愛上他純暴力中的痛楚,你希望再被他打一次。」
「當你給人痛楚時,千萬不要手下留情。你的暴力裡根本沒有情感。」

似乎也都說明了我想在三池崇史電影裡得到的東西,想要得到100%的衝擊,毫不保留。《殺手阿一》裡的眾角色也是怪咖大集合,譬如像是:莫名其妙的多國語言的黑道老大情婦、奇怪的走狗雙胞胎、特別是塚本晉也飾演一個使用催眠術控制阿一回憶的角色,完全讓人打從心底覺得他是個變態阿。

「我是很害怕阿,我怕的是我自己心底那種令人期待的不安...,雖然每次最後的結果,都叫我大失所望。」很喜歡淺野忠信說出的這段對白。


《茉莉人生 Persepolis,2007》

「還記得這個時候的我,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一個小女孩的生活。我喜歡吃薯條沾蕃茄醬,李小龍是我最崇拜的偶像,我穿愛迪達,還有兩個最大的願望:有一天可以大到刮腿毛,以及成為銀河系最後一位先知。」

《茉莉人生》在粉絲專頁《一張照片看電影》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那件事幾乎成了我對這部電影的回憶,害我對這片的感想都快忘光光了。

前一陣子在FAN PAGE發表了這部電影,但很兩光的是,我竟然貼錯文字了!我原本想貼小女孩說她想當宇宙最後一位先知的旁白,沒想到竟然貼成了奶奶說的話。原本是想改的,但看著如雪花般飛入的按讚數便想說算了。這篇文的按讚數創了紛絲專頁的新高,而起因竟是我貼錯對白,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但我只能說,現代人真的很需要這種溫馨勵志的Quotes阿,雖然我覺得有點太溫情,但我依舊感念這個按讚的各位,讓我見識到一種「強烈需要被鼓勵的心情」的無形威力。

《我在伊朗長大》的漫畫4本我都有買,很喜歡Marjane Satrapi的畫風。主角瑪琪在伊朗社會看到戰爭的無情與對女性、西方自由思想的箝制,以為脫離了地獄去到歐洲,卻又歷經歧視和失戀的打擊,再度回到伊朗,她已經是個歷經風霜的成人了。這一趟信仰與生存的追尋,我是誰?我到底該在哪裡落地生根?一段既天真浪漫又痛苦寫實的小女孩民族政治學踐履。整部作品其實並不如畫風般地童趣輕鬆,但也不像黑白色調般的沉重。

有趣的是,電影開場投一段是彩色的,卻讓我覺得沒那麼有特色,Marjane Satrapi的作品果然還是要黑白才好看呀!

《超級狐狸先生 Fantastic Mr. Fox,2009》

「我以前是個偷雞的...,但是我現在寫報紙。」

比起茉莉,我更愛狐狸啊!我想可能是我太吃黑色幽默這一套的緣故吧。

我最近看了Wes Anderson的代表作《都是愛情惹的禍》,從頭到尾瀰漫著一股冷笑話的滋味,特別是那個人小鬼大的小孩,真是太妙了,讓我邊看邊忍不住學小丸子裡的野口ㄎㄎ笑。《超級狐狸先生》畢竟是個著名的童書故事,除了冒險與存在主義〈沒錯,就是這麼跳TONE的東西!〉當然也少不了家庭情感與Happy Ending,是一部獻給成人的絕佳動畫〈但給小孩看也很適合〉。

視覺美術處理得非常精緻,無論是房子地洞等空間還是他們去偷雞的面罩都非常精緻,挖地道和被蘋果汁沖走四肢亂轉動的畫面也很可愛逗趣。據說這部片是在現場收音的,也就是演員在玩偶旁配音現收,我只能說好萊屋明星的口條果然不凡阿,喬治克隆尼、梅莉史翠普、比爾墨瑞、傑森薛茲曼的配音不僅讓這些小動物擁有突出的性格,且人性化又幽默感十足。


狐狸先生:「我是誰?為什麼是個狐狸呢?為什麼不是馬、甲蟲或是禿鷹呢?我是在說存在主義之類的...,你明白嗎?我是誰?如果一隻狐狸不吃雞他會快樂嗎?」

負鼠:「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但聽起來好像是違法的。」

看起來也是個糊弄瞎搞的冒險故事,但論述的中心其實也是個生存的真理:我們就應該為了天性而生存。「狐狸天生愛冒險,喜歡挑戰強者」《狐狸先生》告訴了觀眾一件事:你如果天生就是個Dreamer、冒險家,就不要勉強自己當個公務員吧,那是永遠不會快樂的!

《蘭花賊 Adaptation,2002》

我這麼喜歡考夫曼怎麼會最近才完整地看完蘭花賊呢?這是一個關於考夫曼本人在拍攝《變腦》時期接到改編《蘭花賊》一書提議的故事,一個劇作家對自己的完美解析,怎麼會有如此精彩脫俗的構想?( 強烈建議看完《變腦》在看此片能有更多奧妙的感受 )

故事雙層後設結構絕妙、情感自然強烈、演員演技也很有看頭,少了《變腦》那種尖銳極端的實驗感,《蘭花賊》只能說是完美。它透過一個事實改寫(Adaptation)成劇本的過程,討論人生的熱情、討論寫作的框架與法則、討論現實與幻想的落差。它既自嘲幽默、又孤寂痛苦,簡直可以用德希達的《書寫與差異》對照玩味一番。

「我希望能像人們喜愛蘭花一樣地渴望一樣事物,但…我的個性不是這樣的。」

「我確實也有一種不怕被人訕笑的熱情,我也希望能親身體會付出全副心神熱愛某事的感覺。不是為了蘭花,我甚至根本不喜歡蘭花,我只是希望親眼目賭…人們會被事物吸引迷戀到何種強烈的地步。」

好喜歡梅莉史翠普這段話,我的內心也曾經有火花,不知不覺間被逐漸消磨、隱藏到自己都沒不曾察覺的角落。想看一個人奮不顧身去做某件事,跟那個人無關,跟那件事也無關,而是我們也想再一次感受到那種激情。故事主要分成兩線,梅莉史翠普與克利斯庫柏講的是從追尋如幽靈一般的鬼蘭,也呼應到考夫曼對於劇本創作的執迷,考夫曼與虛構的弟弟講的則是關於劇本創作,是否有公式可循?並狠狠地嘲弄了好萊屋與自己一番。兩線相互交錯最終連在一起,並將結局帶往意想不到的發展。

《蘭花賊》告訴了我們,創作沒有模式,自我解嘲永遠是最頂級的黑色幽默。

《貪吃樹 Greedy Guts,2000》

簡單講,這是一個求子心切導致大家都發瘋的故事 ( 誤 )。我喜歡導演以既童話又血腥詭異的表現手法,表達一種對於孩子的執念,整個過程因無法抑止的渴望演變到失控的局面,意念十分駭人。

雖然有偶戲動畫的成份,故事又跟小孩和繪本有關,但《貪吃樹》是100%兒童不宜的。對於「慾望」的呈現手法很直接,也很有創意。像是故事開頭描述一對非常渴望小孩的夫妻,一開始先生在婦產科望向窗外時,觀眾從丈夫的視線裡看到的,竟是魚販從水箱中撈起一隻隻嬰兒並用報紙包起來販賣的畫面;又或是公寓裡的小女孩總覺得老先生心懷不軌對她有淫念,因此鏡頭每次Take到老人時,就會特別Take從老人褲檔裡伸出的那隻手 ( 魔爪 ),這些表現手法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超現實感。

導演把生命、吃、食物、性這幾個點串聯在一起,強調質地( 各種濃稠的食物 )感官性( 小女孩舔舐蛋黃的畫面 ),有些部分讓我想起Gantz或異變者的風格概念。這個樹嬰是在眾人意念下豢養出來的巨獸,因此最終看到的不是著魔的人,就是被意念吞噬的人。

《搖滾世代 Glastonbury,2006》

幾百年來,人們為了各種理由來到這裡。因為耶穌基督曾經造訪,聖杯也埋葬於此,Glastonbury早在成為音樂朝聖之地前就已經是一個著名的宗教景點。今年的Glastonbury音樂祭因為倫敦奧運的關係停辦了一年,不知居住在Glastonbury當地的居民們,是覺得久違了耳根清靜,還是覺得這個夏天有點空虛寂寞呢?

大部分的音樂祭紀錄片可能會拍得像宣傳廣告,但Glastonbury舉辦的歷史比我年紀還大,這樣的紀錄片除了要看它多狂熱、多具歷史地位、多混亂、三天裡帶給人們多麼不同的人生體驗、當然也能一窺音樂祭舉辦的黑暗面。喜歡音樂的人對音樂祭都會有種嚮往,我也不例外,不過這種幾乎是睡在泥地、白天搖滾、入夜後各種奇形怪狀的馬戲帳篷、電音派對、街頭藝術表演交織的超大型波希米亞流浪生活,要真的全心投入才能玩得盡興啊!小膽如我,期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自在的在泥地裡打滾。

跟所有無心插柳的音樂祭茁壯的過程一樣,Glastonbury也歷經原始精神的喪失商業化吸毒嗑藥鬧事暴動環境污染等所有社會臭名的襲擊,主辦人說:「這是一場在愛與恨中生存的活動。」但終究還是成為了一個行之多年的傳統,人們在這裡,找到了嬉皮精神的餘魂嗎?

「你來這裡做什麼?」
「做我自己。我們要重回烏茲塔克的年代,找回那種愛的感覺阿寶貝!」

找甚麼?其實可能就是追尋能夠短暫脫離中產階級物質生活、毫無目的隨著喜歡的音樂旋轉的單純快樂吧。

《吹動大麥的風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2006》

「愛爾蘭的河水是鹹的,因為那都是愛爾蘭人的眼淚。」

這也是好像應該好久以前就該看完的肯洛區大作,看當時邪氣還沒被逼出來的Cillian Murphy多麼青澀正直阿!國家仇恨加上兄弟鬩牆的戲碼,知道肯洛區的風格就明白不會太灑狗血,處理的既寫實樸直又令人鬱悶心碎,對英軍極度殘暴的描寫也讓因此片拿下坎城金棕櫚的肯洛區,在英國倍受質疑。

前半段的劇情是在艱困中要殺出一條血路,但後半段的高潮則是信念的紛歧與動搖:為了更光明的未來,你能做出多大的犧牲?階段性地妥協是一種對理想的背叛嗎?

當原本要當醫生、卻成為游擊軍隊的一員的主角Cillian Murphy必須親手處決從小一起長大、當抓耙子的小弟時說了一句:「我希望愛爾蘭值得這一切。」這句話的沉重,是要放到現在才能體會的。對照時至今日的依舊紛擾的北愛爾蘭地區,讓人不禁遙想:自由與平靜的夢想,究竟有多遠?


《戀愛雞尾酒 Punch-Drunk Love,2002》

「醫生,我有時不喜歡自己,你可以救救我嗎?」
「我是個牙醫,你要我如何幫你呢?」

Paul Thomas Anderson帶著新作《The Master》在今年威尼斯影展大放異彩,只要看過他的作品,你一定也能在預告片中接收到了他非常微妙又個人風格的元素,像是精簡準確的攝影、突出的配樂與音效,那是一種很細微的特定電波,接收到便會十分著迷。此外,《The Master》還加上雙影帝瓦昆費尼克斯和非利浦西摩霍夫曼這兩張王牌,對我而言是2013年的期待之作。

不管是哪一種題材,Paul Thomas Anderson都能處理得相當有個特色,就算是愛情故事,也都能在通俗的架構中別具新意。這部雖然叫做《Punch-Drunk Love》,但我更想把它取名為《映像管或真空管之戀》之類的,有哪個導演會在電影轉場間運用大量的七彩畫面和雜訊完美詮釋戀人們的緊張、混亂、極端、尖銳的精神狀態呢?這不是酒,是詭異無解的愛情電波啊!

朴贊郁也處理過精神病患的戀愛故事,以一種非常極端、超現實的方式。《戀愛雞尾酒》也是兩個各自有點精神官能症的人的奇怪愛情故事,是一種隱藏在正常下的反常,但其實Paul Thomas Anderson鏡頭下的每個正常人也都看起來頗怪(神經神經的),我想在他眼中,世界上可能沒什麼正常人吧!或者說,平凡的生活本來就是一件奇怪的事。

千辛萬苦終於寫完這篇...到底是為什麼要堆積到8篇呢!最近為了尋求溫暖,又多看了幾部奇特(怪異)的愛情喜劇,希望下次發心得的時候,還是秋天,不會拖到入冬呀。

Sunday, September 02, 2012

【電影】鬼狗殺手 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1999)


武士道是在死之中體悟的,

每天都要有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 每天,當一個人心情平靜的時候,就應該想到自己也許會被刀槍矛劍擊中、被大浪沖走、被扔進火堆、被閃電擊中、被地震震死、
死於疾病,或在主人死後切腹自殺。

每天,都要把自己當成死人看待,這就是武士道的宗旨。

在看完鬼狗殺手、上最後的casting字幕的時候,忍不住發出吶喊:「這是我最喜歡的Jim Jarmusch的電影!!」但喊完又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其實在這之前,我也只看過《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這部,但鬼狗殺手實在太對我的味,連青澀(俊美可口)的強尼戴普都略顯遜色阿。

電影將一個黑人殺手的黑幫生活與日本《武士道》巧妙結合,曾在街頭鬥毆鐘被救起的黑人自此效忠於他的主人,在一次任務中因為發現暗殺對象在看《羅生門》起了同理心放了對方生路,卻讓自己惹禍上身,也與主子陷入猜忌與信任的拉鋸中。生命一步步,似乎都與武士道重疊了起來。

吉姆賈木許非常擅長在電影中加入異文化的結合與碰撞,《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大量玩弄西部牛仔片的元素,許多事後評論將之描述成一部「反」西部片的經典。而《鬼狗殺手》更跳脫隱喻的使用,而是將《武士道》一書的部分內容以小說的形式打在螢幕上,於是我們一邊閱讀武士道,一邊隨著主角這位走在修羅場的黑武士命運流轉著。然而,這些乍看顛覆、奇特的元素都是回過頭對西方白人世界的嘲諷與批判。

儘管如此,《鬼狗殺手》還是一部非常「黑」的電影,整部片的配樂由Hip Hop音樂人RZA製作,表現非常加分,為整部片的孤獨與疏離氣氛營造的十分完整。我喜歡吉姆賈木許在「心靈交流」這點上的詮釋。人生總是在出乎意料之處找到生命的脈絡。

譬如主角認為他唯一知心的朋友是只會說法文的冰淇淋小販,兩個人從頭到尾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卻有一種奇妙的默契得以溝通。另外主角與黑人小女孩討論各種經典名著、講一講台詞就會逕自饒舌起來的白老人三人組、路邊看似柔弱卻會跆拳道的老人...,黑色幽默也是這部片極度吸引我的特色。

「天,你殺了一個女人」
「不,我殺的是警察。她們不是要男女平等嗎?
我就給她們平等。」

《鬼狗殺手》除了對白能激起深層的思維,也大量地運用了動物符號,鴿子、狗、熊...,這些層層的顛覆、元素、角色和結構,在導演強烈的個人風格下都瀰漫著一貫冷酷的基調。

聽說吉姆賈木許的每部片型與風格都相差甚遠,唯一可循的線索便是極端的個人化,看10分鐘就轉台的人與愛不釋手的應該都大有人在。而我,應該會繼續懷抱這種未知的期待感,往下一部吉姆賈木許邁進。

Wednesday, August 29, 2012

【電影】老爸的另類辯論學─銘謝吸煙 Thank You for Smoking (2005)

從《JUNO》到《行男飛行日誌》,Jason Reitman的編導作品已經具有某種品質保證,並且在制式的現代人生基調中,上演一場場並不通俗的劇碼,通常還帶著黑色幽默的嘲弄,生命中的大哉問在Jason Reitman的鏡頭下,顯得既輕鬆有趣又不失力道。

《銘謝吸煙》這部電影光看片名就已經傳達出一種顛覆:男主角Nick是國際菸草學院的副總裁,人生秉持的信念就是:「如果你可以賣香菸,你就可以賣任何東西」,他靠著機制(與狡辯)稱霸了媒體與商場,並時時為兒子開講另類的老爸邏輯課。然而卻在帶兒子去好萊塢談一場「如何讓大明星在電影上重新宣示香菸的性感」的生意時,遭遇到人生與事業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個有點《王牌大騙子》味道的故事,少了浮誇的戲劇化效果與政治正確的劇情走向,辯論的其實是最能代表美國的「自由」精神。所謂自由,就是你可以同時擁有所有好的與壞的選項,並且你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Nick在面對各種奇怪的肺部健康促進會的挑戰時,最常用的便是「自由」的論點:問題不在於我們有沒有在香菸外盒掛上一個死神的標誌,而是這個成人應該已經有足夠的智慧去選擇。

當參議員問他:如果你的兒子決定要抽菸呢?你鼓勵他抽菸嗎?」「如果他決定要抽,我會為他買第一包菸。」亞倫艾克哈特在這段將一個非典型的帥氣老爸對兒子的愛─不是放縱,而是真誠的信任,表現得令我印象深刻。

狡辯的人生並非處處是贏家,Nick與前妻共同撫養小孩,帶著面對思想正在成長與成形的兒子一邊工作,則是道德的挑戰。但這個兒子也相當具乃父之風,除了能面不改色對媽媽說出「你是不是將婚姻失敗的挫折都發洩在我身上?」這樣經典的對白之外,當Nick說明世界上有一些工作需要超乎常人的道德觀時,他馬上便能理解:「殺人魔也有辯護的權利。」父子互動的戲碼是全劇中精彩的亮點。

另外幾個頗具黑色幽默的安排也是每出現便令我捧腹,最經典的一定是「死亡小組」不定期的戰略餐會:另外兩位成員分別是適量飲酒協會的紅酒女王和青少年槍械促進協會的會長,三人除了一同思考策略對抗外侮(人權團體、和平組織、政府機關...),三不五時還會比較彼此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最終竟建立起某種真心的友情。

另外除了海報之外,片頭也是以各家廠牌的香菸配色、版型與字體做設計,如果是癮君子想必還能一邊玩品牌辨識的遊戲吧。

所謂自由,就是你可以選擇。你可以選擇幫爛人工作,但你永遠知道自己不能跨越的底線在哪裡。Nick最後選擇離開這個工作,但保持本性地繼續發揮長才。

就像電影最後說的:麥可喬登擅長打球、查爾斯曼森擅長殺人,而我們,「只要論點不錯,答案永遠不會錯。」

Sunday, August 19, 2012

【Summary of Movies】夏日的10+1部電影短評

最近懶散的程度,從累積的電影心得好像已經不是用週電影或月電影就可以打發看出,我看這篇大概算「季」電影心得吧!連個台北電影節的心得都記錄的哩哩辣辣的,希望未來不要推出半年誌(誤)

《昭和感官物語 Tatsumi,2011》

這部動畫形式的作品有個很吸引人的原片名叫做「劇畫漂流」,「劇畫」是指給成人看的動畫,畫家辰巳嘉裕與手塚治虫都是二戰後的漫畫家,但比起手塚,辰巳嘉裕的漫畫之路相對艱困許多,也曾經因為經濟困難為一些軟性色情雜誌畫漫畫,因此辰巳嘉裕的作品風格有一種成人現實社會難以言喻的苦澀和殘酷。

《昭和感官物語》便是將畫家個人經歷與數個短篇作品結合在一起的自傳性作品,《地獄》有對愛國情操的批判、《猴子》描述社會的無情、《男人的砲彈》有著男性老年時自尊和情慾的感傷境遇、《再見》講身不由己的妓女心境、《使用中》講不得志的漫畫家在廁所畫塗鴉自我滿足的故事,與作家本人的境遇相呼應,是我最喜歡的一段。

「80年代的經濟榮景,並沒有吹到我和我身邊的人身上。」這句話對照上辰巳嘉裕筆下人物,常深陷陰影之中,或臉上身上充滿陰暗的線條,形成一種令我著迷的獨特黑暗氛圍。

《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2007

Ryan Gosling是我最近的新歡!趁著興頭便把早年(還不帥)的代表作補齊了。我記得當初《空氣人形》上映時許多人提到《充氣娃娃之戀》,不過《娃》片裡的充氣娃娃始終是個娃娃,少了浪漫幻想的詩意卻多了另一份荒謬又寫實的趣味。

《充氣娃娃之戀》講的是關於理想的愛與溝通,我們會覺得跟喜愛的事物能產生溝通,就像有的人會將寵物穿上類似人類的衣服、或把錢或心力花在無意義的事物上、或是對著一盆植物講話...,都是因為我們感受到跟這些事物產生了心靈相通的共鳴,我們會在陷入狂熱與分歧摩擦的反覆中找到自己的最愛,這部片用一種可愛平實的方式告訴大家:What's the big deal?This is LIFE.


《李米的猜想 The Equation of Love and Death,2008》

李米:「知道我最想幹嘛嗎?最想幹的,就是把他找出來,對他吼一句:『你他媽怎麼不去死一死啊!』這是我最想幹的。」

好久沒看周迅的作品了,難得看到一部one girl show,如果喜歡周迅的話是必看,幾乎是為她量身打造的劇情,也很少看她在一部戲中從頭到尾都這麼的不亮麗XD。一開場在計程車裡的碎碎念,和片尾在街頭上一邊哭一邊說話的部分,應該都讓周迅過足了戲癮。我向來很喜歡周迅的哭戲,有一種打從心底的悲傷,最後看錄影帶的劇情設計我也滿喜歡的。


《親切的金子/死亡選擇 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2005》

朴贊郁在《原罪犯》的華麗激烈後,《復仇三部曲》以李英愛詮釋的女性復仇觀點畫下一個暴烈又不失柔軟、溫暖的另類句點。前半段李英愛在獄中和出獄的部分,讓我聯想到《令人討厭松子的一生》,倒是一些嘲諷宗教的元素增添了不少黑色幽默,一句「我改信佛教了」讓我大笑好久。

我特別喜歡金子與她被送給國外寄養家庭女兒珍妮的對手戲,劇裡安排兩人在語言上是無法溝通的,因此電影很巧妙的加入了翻譯的文字/聲音畫面,傳達出一種另類的心靈相通,李英愛除了復仇的冷酷,我覺得更難得的是她把無法消弭當初犯錯的那種罪惡感也表演的很好,妖豔的紅色眼影在她古典味的臉上有種說不出的風味。

我另外還很喜歡《親切的金子》後半段的劇情,將受害者遺屬的傷痛加劇擴大為一種集體式的復仇,這麼爭議性的題材除了朴贊郁還真不知誰敢挑戰。很少有電影用集體討論的方式討論受害者家屬的恨,畢竟對一般人而言,恨是很強烈也很私密的情緒,恨不是一種可以分享的感受,通常是因為傷痛無法被了解或弭平才會產生的,朴贊郁對電影的鋪陳,讓大家重新思考在傷痛中,我們渴望被解放的出口到底在哪裡?

對金子小姐而言,出口可能是最一開始的選擇:贖罪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犯錯Be white, live white, like this.」


《選戰風雲 The Ides of March ,2011》

前陣子無聊查了一下Ryan Gosling接下來的動向,2012-13年間有三部片會拍攝/上映,一部與西恩潘合作、一部與《落日車神》的導演再度合作、一部與《永生樹》的導演Terrence Malick合作。再看看《選戰風雲》,別說海報跟喬治克隆尼相庭抗禮,連劇中也與Philip Seymour Hoffman 和Paul Giamatti有精彩對手戲,我想所謂當紅炸子雞也不過如此阿!

改編自百老匯的《選戰風雲》有一個很精采的劇本,更難得的是演員都是一時之選,把政治人物、幕僚、對手、記者間的勾心鬥角描寫的算是陰暗的恰到好處, 當然不可免俗地我們看到一個原本懷抱理想、自視甚高的年輕政治工作者,如何在鬥爭中差點淪為犧牲品、又絕地大翻身淬煉成深諳遊戲規則的政客。我覺得Ryan Gosling把角色的轉換演的不慍不火很自然,頭尾呼應的麥克風測試橋段完全展現出一個角色的蛻變,這是我喜歡看他表演的地方,讓人很入戲。

喬治克隆尼向來喜愛執導嚴肅─最好跟政治或新聞相關的題材,做為一個演員轉導演的例子,我覺得他算是相當成功。在本片他雖然是一個配角,但深沉的感覺依舊具有份量,「雖然每次都設下底線,但重要關頭時我的低標總是不斷下修」,這句台詞讓我印象深刻。


《驚異狂想曲 City of the Lost Children,1995

 《驚異狂想曲》是尚皮耶居內和馬克卡羅繼《黑店狂想曲》後再度攜手合作,打造出一種屬於法國專屬的奇幻類型片,特別是《驚》片,還融入了很多科學的元素:吸取夢的機器、複製人與他們的原型、在水族箱裡生存的腦...,說這是一部別具復古風情的科幻片我想也不為過阿。

會說復古,是因為這部電影依舊保留了歐洲奇幻電影中細緻美術、古典童話的元素:巨人、侏儒、手動機械、黃光攝影、流浪的小孩、怪異的雙胞胎、特別的船艙和儀器...,甚至在劇情設定上也是很典型的寓意式劇情,藉以諷刺成人世界:一個無法做夢的古怪船長,因為無法做夢所以迅速衰老,於是他綁架小孩們,以偷取他們快樂的夢。

我喜歡大力士萬與小女孩米耶攜手找被綁架的弟弟的劇情,雖然也是一個很典型的設定,但兩個人的對手戲間,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對白,像是:

「我們終於要死了?」
「沒甚麼,小河終究會流入大海。」

或是他外表很大,但絕不是個大人。而你也不像外表看起來那麼小。」由小女孩口中說出這些睿智的話,總是讓我們這些大人更加心驚阿。


《去年煙花特別多,2000》

「現在一夜之間甚麼都是新的,連香港都像個初生嬰兒。」
 
「共產黨,以前也不過是個社團。」

陳果導演這些年似乎在國外發展(?),猶記一部《成都我愛你》把我嚇得半死...,開始懷念起《榴槤飄飄》、《香港有個荷裡活》時期的他。《去年煙花特別多》是香港三部曲之間的作品,算是他生涯的一個巔峰時期,特別值得一書的是,這部片的製片可是劉德華。

陳果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他特別好的作品幾乎不拍別的,就是香港,拍香港的混亂、香港的快速變遷、香港中下階層的黑暗,以及香港面對九七回歸的人心徬徨,擁擠、潮濕的意象已經是某一種香港典型印象,且厲害的是他還從中捧出了個李燦森。

我原本以為這麼硬的題材:九七回歸,一群原本隸屬英軍的香港軍人紛紛歸於老百姓,苦於退休軍人社會不適症候群和自我認同的混亂,進而鋌而走險去混黑社會。原以為會有點難以下嚥,但看完卻是相當喜愛,那種回歸前三個月的浮躁人心,「小時候被教導做人要耿直,長大被罵要機靈點多賺點錢」的無所適從拍的真是寫實,回歸了,卻不覺得擁有了歸屬感;煙花開了,卻覺得更寂寞。結局的設定我也很喜歡,沒有寫絕,也沒有寫透。


《共同警戒區 JSA,2000》

這也是很硬的南北韓題材,卻意外拍攝地讓我這個國際新聞門外漢挺有感覺的好片。一場發生在南北韓交界板門店的槍擊命案,由瑞士中立國派出韓裔女軍官調查,意外扯出一個政治不正確卻相當有情義的故事。單看劇本可能會覺得有點矯情,但畢竟有頂級演員宋康昊壓陣,我覺得情感張力拿捏得相當剛好。

很多事情我們都覺得很荒謬,但國際間卻是這樣真實的存在著。像兩個南北韓守邊界的軍人彼此吐著口水、或是互放冷箭:「喂,你的影子超越界線了,給我注意一點」,覺得很幼稚吧,但對南北韓軍隊來說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的大事。

是的,不共戴天,連站在同一塊天空下、呼吸著同樣的氧氣也是不被允許的。《JSA》開宗明義就說了這是一個黑白二分的世界:「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共產黨混蛋,和共產黨混蛋的敵人。在這個背景之下,《JSA》是一個灰色的故事,它終究要倒向哪一邊呢?我喜歡電影最後停在一張觀光客在板門店拍攝的照片上,巧妙將幾位主角不經意的攝入其中。


《這麼…遠,那麼近 Distance,2001》

這部片如果和《親切的金子》一起討論應該會很有意思,也像是討論日韓導演們在處理社會案件發生後,關於救贖的種種選擇。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國》至今仍是我心中討論生死議題的神作,有種淡淡地、卻直指人心深處的表現手法,連李滄東這麼擅拍文戲的韓導似乎都難做到這種如白開水的淡,(當然我還是很愛李滄東),冷靜卻淡而有味,也只有是枝裕和能處理的不會過度寫意。

《Distance》是接連在《下一站,天國》後的作品,因此風格上相當一致、有某種延續性。故事以邪教無差別殺人的真實社會案件為背景,討論兇手們的家屬在事發後仍每年固定聚會、祭拜亡者並形成一種類似心靈治療的團體,一次意外遇見了當年的邪教團體的成員,也被迫留宿在當年邪教的基地,透過一夜相處,每個人都重新再一次地理解了自己的家人。看起來是很有爆點的題材,處理得不好搞得大呼小叫也是有可能,但在是枝裕和的鏡頭下,這個獨特的社會事件敘事觀點顯得格外冷靜自持,無限哀傷在湖邊沉靜漂流著。

「如果堅持自己的信仰會傷害到別人,那我寧可選擇當個無神論者。」就像是村上春樹在寫了《地下鐵事件後》會選擇再寫一本《約束的場所》,用兩個對立的角度切入奧姆真理教事件。《Distance》也選擇了某一種角度,讓我們思考事件中未曾關懷的角落裡存在的角色們,而他們是懷抱著甚麼樣的心情在陰影下生活。

我喜歡ARATA這個神祕角色的安排,我們無法知道他究竟是某一個兇手的弟弟、還是只是有所企圖接近團體的外來份子,導演藉此說明了一個觀點:所謂事實,就是我們永遠無法了解的全貌。我們只能努力接近,但永遠存在著距離(distance)。


《陪睡美人 Sleeping Beauty ,2011

其實我對這片並沒有懷抱太多期望,因為當初在坎城放映時就沒有太大的好評,問題還是在導演說故事的技巧並沒有很吸引我。大家最好奇的可能都是:沒想到當年演波特萊爾的可愛姐姐Emily Browning,會有如此大膽的轉型。

劇本參考了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因此在視覺上也營造出古典冷冽的獵奇風味(雖然電影的背景是現代),Emily Browning的確膚白如雪相當有古典味。她參加詭異銀盤服務的上流秘密派對的橋段,很有《大開眼界》裡的那種奇觀,但也是點到為止。另外老人說的骨頭斷了的寓言故事我還滿喜歡的,年輕時沒有好好珍視的事物,等你老了,就只好用很怪異的方式才能找得回來。


《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一切皆有可能,
時間與空間並不存在,
架構於現實渾沌的背景上,
馳騁的想像力,正不斷編織出生命新的樣貌。

這次台北電影節我最喜歡的一部片,是柏格曼帶有一點童年自述意味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由一連串家庭巨變產生的不幸事件,最終仍帶回了小小的陰影與幸福。我們隨著一個成長在戲劇家庭的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存在世界上的各種痛苦:死亡、暴力、宗教和自己內心的邪惡,其中融入了許多魔幻寫實的元素:神秘死亡事件、父親的鬼魂、奇妙的預言者、魔術...,劇情充滿想像空間,對我來說真的是妙不可言。

我特別喜歡小主角短暫寄宿在玩具商店的那段劇情,一直讓我聯想到安潔拉卡特的《魔幻玩具鋪》。生命有很多可能,「無法理解的事可多了,只要你涉獵魔術就會明白。」劇中奶奶是這個大家族的精神支柱,但她也經歷了許多人生起伏:「現實人生就是戲劇,你會演到各種角色,有些好的,有些不好的。我可以是茱麗葉,也可以是母親,而現在我是老年的寡婦。」

也許我們的肉體必須安於現實,但精神可以隨著想像力不斷綿延成長,最終形成保護我們的網。這部作品不論用什麼角度欣賞、討論每個符號的意義都很有趣,對白字字珠璣,劇情有層次,這就是經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