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電影】迷幻公園Paranoïd Park


好看。

之前葛斯范桑的《大象》原本要上映的,轟轟烈烈的期待了一陣,結果又無聲無息。
迷幻公園之前我完全沒做功課,影片都開始了我還問:
「這是法國片嗎?」
「噢,好像是德國片...」
直到男主角說出純正的英語,噢,這是美國片呀。奇妙的是,男主角Gabe Nevins長的非常有歐洲味(私心認為非常像尚未變形前的Edward Furlong),杜可風的攝影也給了我歐洲片的錯覺,基本上整部影像非常美,其中穿插著類似V8紀錄片(拍街頭滑版少年)的形式、以及近乎靜謐的光線,甚至讓我有一種岩井俊二的感覺。故事的序事是從事件的時間軸中段開始,一些前面不知所云的片段二次出現時補足了劇情的整體性,聞天祥的影評中說到:「這整部電影不但是男主角對發生意外的那天晚上的印象與記錄,影片的敘事也隨著他的書寫,有時流暢到一氣呵成,有時卻又像用橡皮擦擦掉再重寫——反覆之間,不但用電影模擬了文字書寫的狀態,也更靠近主角翻騰的思緒和心境。」(描述的真的是非常貼切!特別是鏡頭take了多次Alex書寫的鏡頭)

忽快忽慢的鏡頭、背光、多元又恰到好處的配樂,充分描繪了Alex迷惘混亂的心理世界。基本上這只是一個彆腳的謀殺事件,所以結局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另外一件有趣的事,這部片的選角活動全透過My Space的傳播力量而來,劇組人員在My Space設了一個blog表示:「只要是任何14-18歲間的孩子,無論包不包括以下特質:擅長輪滑,成績優等、龐克少年、啦啦隊員,有舞臺劇經驗,愛好音樂、美術、學生會成員、運動員、某獎項優勝者、班長、攝影師、樂隊成員、小頭目、小跟班、外國人…,你都可以報名,也許你的人生會因此有趣一些」,因此片中大部分的演員都是波特蘭市當地人。

BTW,這部片當初有些宣傳的重點放在gay initiation,甚至還被選為啥同志期待片...,說真的,除了Gabe的帥臉之外沒半點gay initiation(導演也說了這並非他的原意),我只能說導演出櫃真的不是它的原罪阿,還是非得這樣比較有賣點?切。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Visual Culture】2005/10/18 何謂視覺文化?

寫在前面:
這一系列的文章是我從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間唸研究所時,修趙惠玲老師《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一門課閱讀眾reading後寫的系列心得。今天整理電腦時,赫然發現:我以前也蠻會寫東寫西的嘛。說實在,blog這個平台並不適合純文字的生存,不過我並不想太狹隘地去界定我blog的走向,我並不想刻意讓它變得視覺化的有趣或所謂純文字化無趣。再加上,今天與rita閒談中才發現,其實我blog中的長篇大論雖然沒啥人回應,但不表示看的人少。因此,我覺得把我這些長篇、看似專業生硬的捆腳布放上來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不論是否有分享的企圖,畢竟這也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我想紀錄它(因此,不想看長篇大論的人可以跳下一篇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東西已經是1.2年前的思維了,我不敢說我改變了多少,但相信人總是會有一些變化,我並不打算大幅修改這些文字,能用後設的角度檢視過往的自己也滿有一番樂趣。

----
reading:Nicholas Mirzoeff,Introdiction:What is visual culture?

對很多人而言,要開始接受,「這已經不是一個眼見為憑的世界」(Seeing is believing?),或許有那麼一點困難,因為人們總是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電影《虛擬偶像》(Simone)裡講的就是一個這樣荒謬的故事:一個落魄的導演靠著電腦創造出一個虛擬美女Simone,演電影、拍廣告、視訊連線脫口秀、甚至開演唱會,永遠靠大螢幕與觀眾接觸,媒體、影迷、狗仔隊全部為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偶像瘋狂,當導演承受不起壓力,說出Simone的秘密之後,竟然沒有人相信他,他摧毀了Simone的程式,竟還被當成預謀殺人的殺人犯。或許你會想:這真是一部漏洞百出的電影!現實生活裡,怎麼可能有一個人,你連見都沒見過,卻深深相信他真的存在。但我們不也常常對著電視上的政治人物或娛樂明星妄下斷論嗎:「那個xxx就是愛說謊」、「(聽說)某某很花心耶」。人類只願意相信自己的眼睛,縱使潛意識告訴他們那根本不存在,但他們卻完全無法接受自己被欺騙的事實。

「媒體的真實性」是這部電影的另外一個主題,我們每天接受新聞,都一定是真的嗎?既然不一定是真的,為何要全然接受媒體給的一切?在台灣,我們會質疑政治人物的道德、質疑藝人的操守,卻很少人敢挑戰權威的媒體。當狗仔文化入侵台灣,開始揭開所謂政經娛樂界的「黑暗的真實」,民眾對政治人物和娛樂明星大喊失望卻又不停挖糞的同時,有沒有能力反省自己其實也不過是個被媒體牽著鼻子走的被動接受者?

當然後現代的視覺媒體文化不全然是如此不堪,他還是蘊含了豐富的世界觀和多元文化。幾乎每一個20~30歲的女孩,都看過歐美知名影集「Sex and the City」(慾望城市),並對四位女主角的生活方式心神嚮往,但卻不是每一個看過此影集的女孩都去過紐約。「Sex and the City」裡的city當然就是紐約,而所有沒去過紐約的女孩(包括我)就靠著一部影集建構起了我們心中的紐約形象。我或許沒有去過紐約:可是我知道紐約最熱門的瑜珈運動叫做皮拉提斯(Pilates)、紐約最熱門的鞋子品牌是Manolo Blahnik(同時也是女主角凱莉的最愛)、紐約最流行的雞尾酒是Cosmopolitan柯夢波丹酒、還有第五大道的普立茲噴水池(Pulitzer Fountain)、凱莉與大人物傷心分手的「廣場飯店」(Plaza Hotel)、知名酒吧「Onieal's」、還要去很紅的法國小餐館「Pastis」吃超好吃的Brunch……透過螢幕,我們建立了看似栩栩如生卻又平面的紐約景象,「紐約」這個城市透過每週30分鐘的視覺媒體傳輸不但在全球建立起自己的風格,同時也成功的打開了經濟市場。

視覺媒體也能反映出社會趨勢,在日本,日劇文化裡就有所謂的「趨勢劇」(trendy drama),泛指反應社會潮流、趨勢所拍的戲劇,因此我們縱觀日劇選材裡各行各業包羅萬象:警察、醫療、法律、餐飲業、金融業、新聞媒體、空服員、校園劇、消防隊、身心障礙…不勝枚舉,這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藉由戲劇,民眾可以對不同的社會階級、職業價值產生肯定,一個強而有力的戲劇甚至會有正向的的社會影響力,就好比木村拓哉主演的「Hero」(2001,政律英雄)播出後引起日本學子紛紛投入檢察官這個職業的行列一樣。(而在這之前,誰又會在乎或搞得清楚到底檢察官是做啥的呢?)

無可否認,後現代的視覺文化裡,有許多的陷阱,其中一個發揮的最好的,叫做「置入性行銷」。這是高度資本商業化下的產物,他將打廣告的意圖以戲劇包裝(或掩飾)。平時民眾看電視時,影片是影片,廣告是廣告,我們可以清晰的辨識,一個高明的行銷手法是把宣傳物置入戲劇中,形成無形的洗腦。對消費者而言,消費的應該是節目和影片本身,但是以電視台的邏輯來說,廣告才是他們的收入來源,有些極端的說法甚至認為節目是用來包裝廣告的,因此一些收視率不好的節目被調離黃金時段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我們或許不會介意可口可樂或Nokia的手機在螢光幕上多出現幾次,但那些透過螢光幕曖昧滲透的偏見或意識型態呢?我們是否也可以很理性的去辨別和指認?

我個人覺得對於後現代視覺文化,有很大研究討論的空間,但不用太過嚴肅去審視它,因為後現代就是為各種不同的文化間爭取溝通的平台,你必須要正視每一種文化的存在,不論它是精緻的、有「文化水平」的;還是通俗的娛樂的。文章中提到以前的知識學者為反對視覺文化甚至提出「電視使西方社會變笨」的說法,讓我想起蔡康永在大陸南方都市報連載的「寶寶日記」裡的一篇--電視沒有那麼不好。

「親愛的寶寶:聽說有人在電視裡面找深度耶。我好詫異。電視很方便,但很膚淺,在電視裡面找深度,太看得起電視了,太看不起電視沒出現前的文明史了。」
「……我們透過電視看到一些別人的事,就這樣。我們看到別人踢足球,但我們自己攤在沙發上。我們看到有人在打仗,但我們只有力氣煩心我們的背痛和青春痘。……電視沒有那麼不好,電視只是讓我們誤以為好多人好多事都跟我們有關,卻忘了提醒我們一聲:其實那些通通不是我們的人生。」

我們可以由視覺文化裡看到看到歷史、看到意識型態、看到社會文化的演變脈絡,更重要的是,視覺文化提供了我們一個機會去從中反省自我的價值觀,同時也是個體與社會溝通、甚至共同進化的管道。

Questions:
1.在奇觀社會後,布西亞提出了「幻象」(Simulacrum)的概念,沒有本體的複製品,a copy without original.並以迪士尼樂園作為幻象最好的例子,布西亞認為迪士尼就是「真實的美國」。香港迪士尼樂園在今年夏天開幕後,並未引起預期的票房和人潮,有學者認為,迪士尼是西方的產物,在美國許多人從小就由Disney的卡通和玩具伴隨成長,但是大陸民眾並沒有相同的環境,因此這個「真實的美國」並沒有成功轉移成「真實的中國」,在「幻象」之後,社會還能如何發展?在沒有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體制下,中國有自己的Simulacrum嗎?台灣呢?
2.文中提及,在啟蒙運動時代,對小說敵視的態度,猶如現今許多學者在面對電視、網路等視覺媒體文化敵視的態度一樣,照如此的歷史推論,似乎爭議性的事物在時代演進上都能隨著時間合理化,教師的角色該如何自處?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電影】亀は意外と速く泳ぐ


今天跟LULU洪談到所謂理想的生活。

我覺得我是一個胃口很小、甚至稱不上有野心的人吧。

可是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有點像是過度重複使用的電池一樣,不管怎麼充電都還是呈現漏電的狀態;不管怎麼睡都睡不飽覺得好累;不管怎麼買都不滿足;不管看多少展覽電影音樂會還是覺得很虛,快要變成廢電池了。

我覺得可能是我太用力的關係。
太用力以致於我沒有辦法去體會生活的感覺,驚濤駭浪中的乏味。昨天晚上看了「烏龜游泳意外迅速」,突然很羨幕那種平靜中的荒謬逗趣,更令人感到哀傷的是,我發現自己「不再是個單純好笑的人了」,對於刻鑿過深的搞笑自我感到厭惡。「令人感覺平凡」的價值觀是亀は意外と速く泳ぐ裡所強調的,不用去羨幕、追逐別人的生活態度,導演用巧妙的手法對當代社會中那種「若要成功,就要立志成為超群、不凡的人」的價值觀進行反諷。電影一開始描述了麻雀(上野樹里飾)是一個多麼平凡的家庭主婦,甚至希望自己被人重視而燙了個爆炸頭。然而,因為她平凡到不行的特質,陰錯陽差地成為了一個間諜。劇中的間諜們,每天都必須為了成功(扮演好間諜的角色)而努力維持平凡的自己。因此,拉麵店的老闆必須收起絕佳的廚藝,每天煮不怎麼樣的拉麵(只能在煮咖啡時露一手);麻雀也必須放棄燙爆炸頭、抽中頭獎等吸引眾人目光的樂趣。平凡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變成了「扮演好間諜」這個工作中的成就。劇中雖然曲終人散,但麻雀從厭惡(屈就)平凡→因為平凡而努力著→享受平凡。

真是太奇妙的片,這樣子平凡的理想生活,似乎也沒啥不好。

Sunday, December 16, 2007

【音樂】給1976、雀斑和THE TUBE一個愛的鼓勵

各位觀眾,請給1976、雀斑和THE TUBE一個愛的鼓勵。
星期六晚上去河岸看了1976,加上騰毅、瑪姬、阿慧姐和阿慧姐的表妹,頓時變成浩浩蕩蕩一群人。1976的場子果然是名不虛傳的高朋滿座,我們連搶到吧台的高腳椅都還必須或跪或站在高腳椅上,才能從強獸人的高度中突圍orz。在開場前的插曲是,遇到了一個激似子喬的人,因為實在太像了,以至於真的子喬從我們前面經過時,大家都遲疑了一下要不要叫他(複製人!?)。表演的專業度和緊湊度沒話說,大麻泡泡式的吉他solo真厲害,阿凱的聲帶保養的真好,連唱22首,沒在喇賽的感覺真棒!子喬也是,已經是個很專業的樂手了,沒啥好挑剔的。

表演結束後,在radio head的音樂中跟子喬小聊了一陣,雖然好久好久沒見了,可是子喬都沒什麼變,跟以前在高中時的感覺一樣,一直面帶黃金獵犬般的微笑,人還是nice依舊,一邊跟我們講古、交代其他人行蹤,一邊面對許多美眉們的簽名拍照要求,真不愧是76第一把交椅小帥哥!當天河岸的實況請看Miss Paranoid的相簿。在河岸看到THE TUBE的dm,做的實在可愛,牛津小博士阿棣說終於要發片了,於是隔天儘管累到要暈倒還硬是衝去 Campo給他支持一下,在THE TUBE之前還很幸運地近距離看到了雀斑的LIVE,大家都很努力,給台灣樂團們一個愛的鼓勵吧!

Tuesday, December 04, 2007

【電影】Center Stage



我覺得自己是遊走傳統與創新兩個極端的人。喜歡很傳統,也喜歡很流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