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30, 2010

【2010 Horror Fever】雙面鬼計 Peacock (2010)

《雙面鬼計》的中文片名中雖然有「鬼」字,但電影裡其實並沒有鬼,只有因童年悲慘經歷造成的扭曲雙重人格,在一個看似平凡的美國小鎮─孔雀鎮(Peacock)發酵著。片中Cillian Murphy的男女二人格John/Emma互相想把對方幹掉的橋段最為精彩,也為整部節奏略為沉靜緩慢、帶有古典風味的驚悚片點燃一些驚悚爆點。看這片或許要稍微拋開一些理性的挑剔:怎麼全鎮的人都認不出來John/Emma是同一人之類的問題,畢竟這也不是這部片的賣點(影片一開始就開宗明義演給你看是同一人了),矇騙外在的世界有時候其實是很簡單的事,騙自己才是最困難的。

基本上這部片就是Cillian Murphy的演技成績單,無論是內向神經質的John,或是溫柔善交際的Emma都詮釋的超棒,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劇情裡還有John(男)假扮成Emma(女)以及Emma(女)假扮成John(男)的橋段!四種截然不同的個性與情緒讓向來以演技著稱的Cillian Murphy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

我很喜歡電影最後,Emma終將把自己封閉在幽暗屋子裡向外窺視的那一幕,就算表面上毀滅了陰鬱的主人格,衍生人格依舊活在過往的陰影之下,沒有誰可以真正的銷毀誰,他或她都是你的一部份。

相較之下,蘇珊莎蘭登、比爾墨瑞跟艾倫佩姬都是可有可無的小角色了(發揮空間不大),雖然媒體將Cillian Murphy的演技譽為是下一屆奧斯卡的黑馬,不過這種小品一直以來都不是奧斯卡的熱門選項呀(無意唱衰,但若真能入圍我也是會超喜的!)。

Saturday, August 21, 2010

【2010 Horror Fever】靈異小說 (2010)

韓國電影就是擅長把老梗包裝得很有氣氛,雖然我覺得這部片放入太多老梗:看的到鬼的小孩、無法接受悲傷事實的人們、小鎮的秘辛、虐殺...,不過還算是過癮,喜歡韓國恐怖片的算是一次多種類型看得夠。我很喜歡這部片以「作家抄襲」的概念鋪陳一則帶有冤屈的故事,這點還滿創新的很特別。

不過看完恐怖片的心得就是那個老梗:「人」才是最恐怖的動物。靈異小說之所以恐怖因為它說的全是事實(抖)。

Tuesday, August 17, 2010

【異色】M (原著:馳星周) (2007)

仔細想想,我好像沒有看過馳星周的作品,這是第一部。不過別被馳星周這個筆名很混淆了,雖然是因為崇拜周星馳而取的化名,作品風格卻一點也不KUSO,反而是非常暴力殘酷的。這部《M》是一部節奏寧靜的異色小品,描述的是那些隱藏在日常表面下的變態。

片名很有趣,一個單字M。《M》指的是什麼?在電影中它既指涉母親(Mother)的「M」,同時也是S&M的「M」。家庭主婦聰子不甘於平凡的生活偷偷下海援交,卻反而被黑道勒索,聰子在這過程中卻漸漸激發起自身的被虐性格反而能享受暴行。而隔壁的年輕人哲也,偷偷的關注著聰子,因為賢淑主婦的遭遇令他回想起家暴的父親以及拋家棄子的母親,他將母愛的空缺投影在聰子身上,看似毫無關係的兩人在最後則爆出了一段想不到的往事。

女主角挑得很不錯,是一位名叫美元的日韓MODEL,長的就是一副溫柔賢淑的M樣(讓人很想欺負她的那種),年輕男主角哲也則是在另一部異色作品《蛇信與舌環》中造型讓我大吃一驚的高良健吾。整部片的氣氛就跟劇照一樣,大家表面上都人模人樣,然而掀開面具都各自有著變態的心理。這種異色小品若非日本導演還真拍不來那種隱性變態的感覺,像園子溫、三池崇史都是箇中高手阿。

值得一提的是,我覺得劇照及影片一開始的題字都相當漂亮,很有藝術感,尤其那個粉紅色的M不知為何就有種情色感,查了一下海報跟題字都是荒木經惟做的,果然是大師等級!

Monday, August 16, 2010

【光點國民IMPURE】Radio On (1980)

這部由英國導演Christopher Petit與文溫德斯Wim Wenders所共同製作的電影《Radio On》打著「反公路電影」的名號,我很好奇何謂反公路?根據這篇五一說公路電影所說的:公路電影的結局通常指涉主角逃離了某種體制去追尋自己想追求的東西,通常結局有可能是成功地逃離、開放式或是指涉死亡。反公路電影中的主角通常又回到都市的懷抱,代表的是一部「往回走」的公路片。

在《德州巴黎》的DVD封面看到一句溫德斯作品的介紹文「優美徐緩」,我想看到這句文案就應該知道這是一部無甚巨大起伏的黑白片。當初會選都是因為Davie Bowie負責整部電影配樂的原故呀!一開頭就是那首好聽的《Heroes》呢。


影展手冊將這部片形容成「迷迷濛濛卻有一段音樂或一個風景突然抓住你,將你捲入這奇異的片刻。」我想將我捲入這片刻的,就是男主角與Sting飾演的角色唱著小歌的這個moment,以及片尾,男主角的車停在坑洞邊緣,車上的收音機播放著片片斷斷不成曲調的音樂的一刻吧!

4分20秒開始有好聽的可愛小歌!

【光點國民IMPURE】比爾維爾拉(Bill Viola):靈視之眼 (2003)

一直到看到這個作品,我才確信我看過Bill Viola的創作!不記得是哪一年的北美館有個以龐畢度藝術中心為主題的展覽,當代錄像大師Bill Viola自然也不會在這個展覽中缺席。還記得這個作品時在展場具有很強烈的無聲力量,幾乎沒有配樂,寧靜卻不沉默。一對男女的臉被水波紋逐漸地弄模糊,我記得我站在那裏看了好幾次。

這部紀錄片除了可以看到Bill Viola絕大部分的作品,以及他創作的精神概念,和工作實況,他也談及了他求學階段的學習歷程,我印象很深的是,從事錄像藝術的他在大學時要修習的學分涵蓋範圍超廣,包含哲學、文學、電子、電機、音效...等等,這麼縝密精實的課程難怪能培養出絕佳的當代藝術人才。

我很喜歡這部片的英文片名「The eye of the heart」,Bill Viola在影片中不斷強調,我們要用心體會,而不要被腦袋給主宰,我想這也是他的作品充滿較多感官的、感性的氛圍的原因,無論是將即將死去的母親和剛出生的兒子的影像結合的作品《The passing》,還是從動物眼裡尋找自身投射的《I Do Not Know What It Is I Am Like》,都能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Bill Viola說他在創作一個階段時常常請他老婆(負責行政事務)來幫忙檢視,拯救了許多差點被腦袋破壞的作品,這席談話的基礎理念其實也等於提供了大眾欣賞當代錄像作品的一個指引。

【光點國民IMPURE】奇幻薄荷糖Pepperminta (2009)

其實片名不應該叫做「奇幻」薄荷糖而應該是「迷幻」薄荷糖,因為我看了一半時真的覺得好像在看嗑藥少女的幻想世界一樣。先說喜歡的地方,我喜歡導演用一些電玩的配樂烘托整個電影迷幻的氣氛,以及用一種爬行在地面的視角拍攝,片中除了顏色鮮明瑰麗,很多畫面停格都像加了很多濾鏡或有LOMO味的照片,也充滿了導演喜歡的小物:蝸牛、草莓之類的。

不過這部片還是有令我不甚滿意之處:除了喝經血跟蚯蚓治療的橋段(~_~),我想可能這部片的選角都不甚得我心吧!特別是女主角,給我一種太OVER的感覺,演她小時候的小女生可愛多了呢!因為她比較OVER的演出讓整部電影一直有一種說不上是幼稚還是隨興的胡鬧感(?)散場時凱特說她聽到有人說這部有點像《聖山》,鄉親啊!一點都不像好嗎?根本是不同類型的電影啊!

最後在門口聊天時遇到田園城市的陳老闆,問他感想如何,他笑著說:「color很多啊!」真不愧是陳老闆評語簡潔有力!

Saturday, August 14, 2010

【光點國民IMPURE】滾石樂團出走記 Stones in Exile (2010)

一個樂團的地位多有份量、有多舉足輕重,看他紀錄片邀請了哪些周遭人是做評就知道。這部2010年推出的紀錄片《滾石樂團出走記 Stones in Exile》主要是慶祝1972年的雙CD代表作《頹廢大街Exile on Main Street》在2010年發行特別版而拍攝的。影片一開始便眾星雲集:馬丁史柯西斯、黑眼豆豆、Jack White、班尼西歐德托羅、Sheryl Crow...等人紛紛道出曾聽聞過樂團流亡到南法的傳聞做為開始。

當年由於英國對名人採取高課稅(電影裡說高達97%!),加上搖滾樂團向來過著浪擲千金的生活,繳不出稅金的Stons一行人決定逃亡到南法,在吉他手Keith Richards租的高級別墅裡成員過著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生活,隨興、即興中帶有一點克難的錄音環境,讓他們創作出生涯代表作。整張《頹廢大街Exile on Main Street》融合了藍調、鄉村、福音、靈魂、搖滾...,洋溢著濃厚的出走心情。

這不是第一部關於Stones的紀錄片,再看之前我並沒有懷抱著多大的期待,但實際看完的心得仍是相當不錯!電影對於樂團惡名昭彰的吸毒放蕩生活僅點到為止並未深入著墨(但畢竟平和逸樂的逃亡日子怎麼可能少掉毒品與酒精與女人助興!),我覺得拍得很好的部分是對專輯創作歷程的描述。

每個樂手在別墅都有自己的房間,大家偶爾會湊在一起錄音或是分開小組小組各自錄,走廊上的音箱與電線們自然是糾結的相當熱鬧,錄音師說每一首歌大家一開始都會先亂彈個兩三次,直到吉他手與鼓手對看(眼神交流),貝斯手以84度角拿貝斯(精準的令人發噱),他就知道要正式開始了。

錄完的帶子是送到LA做後製,Mick Jagger表示他們很多詞曲都取材自身邊事物,像《Tumbling Dice》就是她的管家非常熱衷賭博,而給了Mick Jagger寫詞的靈感。這首歌很有鄉村風味,但後半段卻洋溢著福音式的大合唱,我很喜歡。吉他手Keith Richards相當熱愛黑人音樂,他認為搖滾樂基本上就是融合黑人藍調靈魂樂與白人鄉村歌曲的混合式樂風。


另外這首《Good Time Women》相當藍調,配上Mick Jagger的聲線就是有種痞子逛大街的調調,一聽到就忍不住隨著節拍搖擺。


透過電影了解一個縱橫了40年的經典樂團的流亡軼事,除了那點揭露事件原形的神秘感,之後再聽到這些音樂,或許也更能體會其中奧妙吧,就像影片最後一幕班尼西歐德托羅對Stones的評論:「他們就是搖滾樂的極致。」

【光點國民IMPURE】你不知道的波斯搖滾 (2009)

當嚴格禁止任何西方音樂播放的保守伊朗社會,衝撞上自由熱血不受拘束的搖滾樂,會產生甚麼樣的火花?這部《你不知道的波斯搖滾》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裡面的眾多樂團樂手皆真有其人。除了帶有革命電影挑戰政府當局的反骨精神(拍攝期間未取得許可、編劇遭到逮捕),也讓我們一窺在波斯頭巾下,地下音樂是多麼艱辛卻蓬勃的發展著。

劇情描述一對玩Indie Rock的年輕波斯男女想組一個樂團到國外表演,他們透過一個舌粲蓮花、十分幫忙卻又常常手機不開看起來相當不可靠的朋友想辦法申請簽證與護照,並四處拜訪不同的樂團與樂手:藍調風味的迷人女VOCAL Rana Farhan、在農場牛舍裡玩重金屬的工人樂團、躲在樓頂要等鄰居出門才敢練團的Modern Rock男孩Yellow Dogs、教導小孩用冥想吉他演奏方式的吟唱詩人、看起來像幫派大哥的饒舌歌手...,樂風之多元令人眼花撩亂。

然而四處奔波的疲勞與前途茫茫的不安始終在兩人之間發酵著。影片一開始就以模糊的遠鏡頭拍攝一個男子(男主角)全身是血的躺在擔架上,似乎就暗示了他們找不到出口的黑暗未來。結尾女主角憂心的黑色瞳孔配上她獨唱的孤寂慢歌《My Sleepy Fall》,將觀眾的心情都捲入無邊際的黑暗之中。

整個影片拍攝的很流暢,100分鐘一點都不漫長。男女主角在拜訪不同樂團的劇情也展現了伊朗各種當代音樂的特色,同時也剪集了許多當代社會的風貌。我很喜歡幾個年輕大男孩組成的Yellow Dogs《New Century》,充滿活力的Modern Rock與鮮明節奏,讓我有一種搖滾樂的確是不管在甚麼地方成長、懷抱什麼信仰的年輕人間的共同語言。


男主女角共組的樂團Take it Easy Hospital演唱的《Human Jungle》是電影的主題曲,帶有速度感卻又有點迷幻味的男女合唱非常高水準,吸耳度100%。


電影的片尾曲則是《My Sleepy Fall》,靜謐的氛圍配上纖細中帶點神經質的聲音讓人近乎絕望。


因為是男女主角的團,所以電影裡自然也用了比較多的歌,三首我都很喜歡!這首是他們在PUB裡偷偷練習的《Me And You》!


我覺得這部片很適合學藝術或音樂、或是不了解學藝術或玩音樂到底要幹嗎的人來看,在一個嚴禁這些藝文活動的國家私底下仍有為數眾多、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人們積極參與,屬於嚴重違法、完全沒有發表平台的他們持續創作的目的在哪裡?是對西方社會的神往?對衝撞禁忌的衝突快感?對政府現況的不滿?還是是證明自己存在的最好方式?

Tuesday, August 10, 2010

【亂彈】鹹豆漿 Brave 20 (2003)

那幾年推出的國片好像每部氣氛都很像,每個少年都有慘綠心事、每個場景都散發記憶的味道。現在再看《鹹豆漿》似乎也比較能用一個跳脫的角度來看當年的國片熱潮了。看著DV外殼,范植偉以《黑暗之光》、《美麗時光》做介紹,馬志翔還停留在《大醫院小醫生》呢!事隔多年,有的人已經在不同領域獨當一面,有的人少了青澀氣息似乎也無法再繼續發光。


電影裡最棒最棒的當然是亂彈阿翔的配樂了,滄桑有勁的嗓音帶著渾然天成的台灣味,苦澀的搖滾啊!幾幕只有影像配上配樂的畫面,真有國外影展大片的FEEL啊!

此外,整部電影我還滿喜歡導演剪接的方式,先把故事順順的剪過一遍,之後再補入故事的細節。讓觀眾先感染整部電影的節奏與情緒,之後才有了解劇情發展後的「原來如此」之感。不是特別獨到的剪法,但導演運用的滿有意思的。

就像一個人在事隔多年後回憶自己的青春一樣,許多混濁、混亂的片片段段,就像一碗亂七八糟的鹹豆漿,你以為你記起了什麼,最後只剩下一些雜亂說不清的感覺。

Saturday, August 07, 2010

【光點國民IMPURE】拉封登預言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 (2005)

看這部片之前好像先做些功課比較不會狀況外?GOOGLE了一下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可以找到N個不同的插畫版本,我才才疏學淺的發現這是一本流傳已久的寓言故事集,是17世紀的法國詩人作家拉封登針對當時敗壞的法國人心風氣所寫的諫言。在戲劇快結束之時,貫穿全劇的女旁白便說明了寓言的力量:演說家想為腐敗的政治局勢喚醒些甚麼,但他無論如何慷慨激昂人民也只關心在窗外打架的小孩,但他改變個說法用故事引導,大家反而好奇故事的後續。

整部戲劇以十數則寓言串連,故事發生在森林裡的各種動物之間的故事。由於實在很多則,比較留下印象的是老鼠媽媽跟小老鼠說明老鼠與貓、公雞之間的關係,說明不要被外表給蒙蔽;公雞成功的欺騙黃鼠狼,傳達了成功的欺騙騙子是一種雙重的快樂;自命清高(?)的鹿寧可選擇讓自己喪命的鹿角也不選擇可以可以讓自己逃命的腿;以及最後一則尤里西斯詢問種動物們願不願意變成人類,結果大家都選擇繼續當動物,因為就算變成人類,也只是展開另一場殺戮。

當代劇場巨擘Robert Wilson是處理意象的高手,畫面是比較超現實與詩意的,因此這部舞台劇的道具與布景舞台呈現都蠻簡潔的,演員頭戴動物面具但身穿西裝華服,好像在一個巨大的空盒裡演出(背景就是投打上整片統一的色調光線)。演員們的表現都相當精彩,特別是公雞與青蛙的演員應該是大家最喜歡的,那個叫聲都讓我覺得實在是傳神過了頭阿。

不過因為這是在劇場演出的現場錄影,不知道這部片的拷貝是不是有些狀況,我覺得畫質不是很優(差不多是看YOUTUBE的那種感覺),而播放過程中也曾中斷過一次,讓我在欣賞時沒有完全的投入狀況。現場看會不會覺得精采一些呢?不過這部戲的旁白實在很多,沒有翻譯字幕應該也是鴨子聽雷吧!(海報做得好可愛我喜歡!)

【光點國民IMPURE】多明尼克梅西舞動碧娜鮑許 (2003)

大概是在台北電影節欣賞《碧娜鮑許的青春交際場》後被深深的感動了,因此在片單上看到這部影片基本上考慮都不考慮就決定要看了。

多明尼克梅西這位舞者與知名當代舞編舞家碧娜鮑許是合作了三十幾年的老搭檔,儘管中間多明尼克曾一度離開,但最後2人還是又重新合作。多明尼克在訪談時像是一個學者溫文儒雅,就像碧娜鮑許說的:「他看起來是一個內向,不太表達內心的人。」但談話中還是不經意流露出一股藝術家特有的固執。然而當他跳舞時,我感覺他體內強烈的靈魂躁動彷彿要脫殼而出,就算是很簡單的動作也有很強烈的情感,讓人印象很深刻。

《穆勒咖啡館》是兩人首次同台共舞的舞碼,也最為人津津樂道。看了一些片段真是讓人想看完整的Muller cafe呀!在一個布置得像是咖啡館的簡單場景,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身分、肢體動作也產生不同的互動。這也是我第一看到碧娜鮑許本人跳舞,清瘦到不行的軀體穿著一襲白衫優雅的舞動著,像是一個謬斯般的超然存在著。影片中透過訪談,也描述了舞者與編舞家那種特有的強烈羈絆與共築創作的精神,我想到碧娜鮑許的辭世,多明尼克在舞台上的巨大身影似乎也多了一分不可言喻的寂寞。

【光點國民IMPURE】觸覺聲音:葛萊妮的聲音之旅 (2004)

★2004 英國BFATA 最佳紀錄片
★2004 德國萊比錫影展金鴿獎
★2004 盧卡諾影展影評人週獎
★2005 德國電影獎最佳音效

這部片表面上看來雖然是蘇格蘭敲擊樂演奏家Evelyn Glennie的紀錄片,但我覺得這其實是一部把「聲音」當作主角的電影。

導演Thomas Riedelsheimer非常厲害,除了臻乎完美的收音與混音,他也把視覺巧妙地聽覺化,每一個發出聲音的場景:托在地上的輪子、被風吹得飄揚的旗幟、包包上因為震動答答作響的拉鍊、公寓外數十台轟轟作響的冷氣...,這些原本屬於很視覺的影像,都像是彷彿可以觸碰的聲音那樣鮮明的存在,也呼應了葛萊妮在影片一開始所說的:「我這個人基本上就是為了聲音而存在的。」影片透過葛萊妮創作與表演的歷程,凸顯出生活中各種聲音所被忽視的存在感,它們不再是某些行為之後必然的產物,而是生活中的主角。它們可以被觸摸、可以被玩弄、可以對話、可以發生共鳴,它們存在於每個角落。


葛萊妮在年幼時被診斷出具有聽覺障礙,必須以助聽器維生,但是她並不喜歡被強調是聽障音樂家,認為這個焦點只會模糊了她在創作上的努力。在啟聰學校得到一個很棒的打擊老師的啟蒙,她開始使用全身的感官去感受音樂,我很喜歡她在片中說的一句話:「戴上助聽器,我的耳朵也許可以聽到更多;但拿掉助聽器,我的身體聽到更多。」電影裡她到啟聰學校教導一個同是聽障的女學生,如何透過身體去感受音律不同的震動,是我很喜歡片段。尤其是在她的引導下,女學生願意拿掉助聽器感受葛萊妮用各種樂器在她身邊演奏的樂曲,就好像重新用全身感官去接觸一個全新的事物一樣,這一幕讓我覺得很感人。

此外,葛萊妮和她胖胖的partner在一個安靜的廢墟空間裡做的各種音樂實驗,以及她與一個打爵士鼓的搖滾小哥在舞頂上即興地表演了一段頗有搖滾風格的曲子:還融合了附近工地的聲響、車水馬龍的聲音、一片鴿子飛來飛去,充滿熱情的生命力,演奏完畢2人臉上也是帶著喜悅的滿足笑容,真的是很值得一看的片段。
這部紀錄片結構很清晰,或許整片的速度並不是很明快,不過有些聲音的表現的確是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傳達,適合長時間安靜地欣賞。

Friday, August 06, 2010

【光點國民IMPURE】傑克史密斯與西洋道德淪亡記 (2006)

Jack Smith(1932-1989)因為1963年一部《耀眼的傢伙Flaming Creatures》被許多藝界人士尊稱為「地下實驗電影之王」,他以毫無資金、沒有專業演員的全然無中生有的創作方式,創造出奇異瑰麗的世界,影響了一大票60、70年代的前衛藝術工作者,其中包含了曾短暫共事(後來交惡)的安迪沃荷和電影大師費里尼。

第一眼看到Jack Smith的作品很難想像這是這麼早就有的概念,那些奇裝異服的怪人們:變裝皇后、中性人、馬戲團演員、神話故事的角色搭配上充滿阿拉伯式的異國風情服飾、充滿強烈色彩的視覺,就算是放到現在的MV或電影裡也是毫不遜色!忘了是哪個導演說的:「幾乎現在所有搖滾音樂錄影帶都可以看到Jack Smith的創意。」Jack Smith喜歡找尋生活中的素材拍片,遊民乞丐等邊緣人物、地下道、奇異的廢墟或閣樓,他堅持要維持一種underground的原始魅力,挑戰60年代還在逐漸啟蒙的美國社會道德觀(影片有大量色情裸露的鏡頭)。

這部紀錄片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除了他大部分的影片都很難找到,因此有一種非看不可的稀有性,Jack Smith本身多舛的命運與乖張的性格,比起他的作品,更加充滿迷人的戲劇張力。

基本上他就是一個相當經典的自我毀滅型的藝術家,個性充滿:反社會、反文化、反體制、反商業、思想偏激充滿憤怒、難以相處(大部分與他合作過的朋友都曾被他出言恐嚇要砍他之類的)、永遠覺得別人做的不夠好必須自己來、極端迷戀40年代的好萊屋影星Maria Montez、覺得得到愛滋病是最好的死法。是一個完全活在自己世界裡無法在一般社會存活的人。

Jack Smith反對任何形式的「作品」,因此在《耀眼的傢伙》之後他拍攝的影片或表演都沒有再後製成作品,他也曾在當代藝術館外抗議,宣揚應該要讓藝術自由,美術館也不應只為少數人、少數作品服務。

他讓自己活得捉襟見肘(每天只吃一塊起司和餅乾)只為維持藝術的純粹性,因此他認為那些受他影響而創作的人都只模仿了他作品的表象,而非理念,這也是一些比較站在Jack Smith這邊的藝術工作者,會認為安迪沃荷的作品其實充滿了在Jack Smith的味道,只是他擅於塑造個人形象與操縱媒體(他本身就是媒體)因此得到巨大的商業成功。

(他與企鵝拍戲的畫面是觀影過程中很溫馨的一幕,究竟,要如何弄到一隻真實的企鵝一起拍戲?)

我覺得整部紀錄片拍得很好,透過許多人的訪談與Jack Smith本人的一些演出和他的作品交互剪輯,將他的一生與創作理念傳達的很清晰。看到後面他真的因為得到愛滋而癱瘓在病床上,表示自己在醫院很快樂因為從來沒吃的那麼飽過,只要幻想著Maria Montez就算躺著也能飄然度日,我突然覺得很感傷。童年許多不快樂的陰影造成扭曲壓抑的人格,卻也是因為這樣的缺陷才能創造出如此具跨時代意義的藝術創作,在走鋼索式的殘酷命運背後或許只剩下巨大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