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4, 2011

【Album】Kings Of Leon 《Only By The Night》

我常常會覺得這年頭英美兩地的搖滾樂團很錯亂,強烈英搖復古Low-Fi風情、後龐克復興的樂團有不少是美國團;而許多帶著Hard Rock、7-80年代藍調味的是英國團。

Kings Of Leon就是一組我覺得熱愛英搖的少年少女應該會很愛的正宗美國田納西四兄弟家族搖滾樂團。在他們得到2010葛萊美最佳搖滾樂團、年度最佳唱片、最佳搖滾歌曲三大獎之前,我沒有聽過他們大賣了600萬張的《Because Of The Times》,會讓我想買這張《Only By The Night》跟獎座加持也沒啥干係...,純粹在文宣上看到他們「受到民謠之父Bob Dylan的賞識而邀約加入巡迴行列」以及「贏得英國Britpop先鋒部隊Oasis的靈魂支柱Noel Gallagher公開稱許」、「Pearl Jam等大團也推薦不已」這幾行關鍵句...(我真的是盲目的無可救藥的消費者)。

《Only By The Night 歡樂今宵》一輯以前奏帶著些許電氣味的《Closer》打頭陣,大量效果器的運用與吉他音牆交織出一種疏離的氣氛,加上主唱Caleb沙啞的很有特色的破破嗓音,預告了這是一張氣勢很磅礡的專輯。

效果器延伸到第2首《Crawl》完全得恰到好處,他們這類型中快板的歌曲都表現得很棒,這首的吉他SOLO很有70年代的風情我很喜歡,第二段主歌一結束馬上出現拔高的吉他音色,在你起雞皮嘎搭的時候嘎然而止,順接第三首賣翻的《Sex on fire》,這是他們歷年來賣得最好的單曲,我喜歡Caleb在這首帶有悠揚兼具沙啞的powerful唱腔,這樣悠揚的唱腔延續到第4首榮獲葛萊美加持的《Use Somebody》,主歌的情緒醞釀,累積到副歌的磅礡大器,相當很有層次。


我已經很久沒聽到一張專輯前四首歌就這麼精銳盡出的,(其實第5首也很好聽),而且這張《Only By The Night》就是那些老搖滾屁股向來愛臭彈的「專輯當然要整張完整聽概念,精選輯算三小」的最佳映証,歌曲與歌曲間連接的相當緊密卻巧妙,許多元素都有相互沿用,整張專輯音樂架構好完整,在網路上單首單首聽,真的少了樂曲間延續性與鋪陳的力道實在很可惜呀!



整張專輯我最愛的是《Notion》,這首的主旋律寫得很棒很奔放記憶點很高,Caleb的歌聲的特色也展現無遺(在一些咬字會有特殊的沙啞喉音),帶有一點甜美愉悅的氛圍,bassline也很流暢,雖然曲子很短不到三分鐘,但對我來說是整張專輯的一顆小星星*_*,是讓人想要回味再三的那種。

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Kings Of Leon,因為負責主唱、BASS與鼓的Followill三兄弟從小跟著傳教士父親遊歷各地,遂將這股浪跡天涯的能量、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寫成曲子,在搖滾的外衣下有著很豐富的人文意象。

專輯最後以慢版的《Cold Desert》作結束,有一種旅途結束、暮色降臨的淡橘色氣息。整張專輯很短大概只有50分鐘吧,卻讓我前一陣子repeat再三,完全愛不釋手,一直到有點膩了才肯善罷甘休的偏執著。

Thursday, April 21, 2011

【電影】更好的世界 In a better world (2010)

感謝FINN大的好康道相報,讓我有機會參加電影《更好的世界》的首映,欣賞這部熱騰騰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進場的時候,剛好看到預告,覺得議題有點沉重,加上首映時間滿晚的是晚上九點,很怕看到睡去...,但幸好,導演Susanne Bier的敘事功力一級棒,節奏也掌握的很好,大小演員也都表現的很搶眼,從頭到尾我都看的相當專注。這片上映之前台灣媒體一直說這片是丹麥版的「告白」,把焦點放在校園霸凌議題上,我覺得其實兩部片不僅味道不相同,連中心思想也不太一樣。

《更好的世界》用了兩軌相對寫實的劇情,去對照出當大人與小孩兩個世界裡遇到無法逃避的暴力事件時,他們所選擇處理的態度與手法。裡面有很多相對應的片段、無法言喻的矛盾,讓劇情有很多的反諷跟反思。

現代校園的霸凌事件頻上媒體版面,我不知道大人(或身為父母的人)是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待這些事件,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小孩子打打鬧鬧稀鬆平常、自己也是這樣打鬧長大;有的成人則是動則得咎、一點雞毛小事就想鬧的驚天動地;更有許多大人在教導自己小孩面對暴力事件時只求自保與息事寧人,忽略了正義與道德存在的價值。

在《更好的世界》裡,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父母在面對孩子遭到霸凌時的不同教導態度,那些方法有用嗎?沒有,電影兩個父親要不是講些言不及義的「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清談、要不就是天高皇帝遠給些慰藉馬上又跑到非洲出差。兩位父親都選擇了某種逃避的方式,也小看了孩子世界的複雜程度。

學校雖然小,但其實就是一個真實社會的縮影。所以我們才會看到當克里斯丁的爸爸跟他說:「他打你、你打回去,你難道不知道戰爭就是這樣引起的嗎?」克里斯丁老氣橫秋的說:「你第一次把對方打個夠慘就不會了。」克里斯丁在學校面對霸凌時用展現「強勢力量」的方式保護了自己與同伴,他就覺得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面對整個世界。之後他與伊利亞的友誼遇到分歧時,克里斯丁也同樣使用了強勢的言語暴力或行為疏離,去得到他想要的支持。

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挑戰成人面對惡時「孰可忍、孰不可忍」的道德界線。

伊利亞的爸爸安東是常年在非洲行醫的醫生,他看盡生死、了解到命運的無常,當面對一般社會的紛爭(像伊利亞的弟弟在公園跟其他小孩搶鞦韆,結果對方爸爸反而衝過來揍人),他選擇退讓的方式,並告訴自己的小孩,對方打我的臉,可是他其實是輸了。雖然安東如此告訴著自己的孩子,但在小孩的眼中你挨揍就是弱者,他們沒有辦法去體會「雖然我被打,但我是對的,我才是贏家」的正義觀。而安東在挨了巴掌後返家,其實內心也是怒氣難消的。

安東在非洲行醫時遇到當地惡霸(半強迫式)的求醫,也許是醫德使然、也許是為了保護整個醫療站,他不顧反對醫治了對方的腿,這樣一個看起來理智且道德觀中立的人,卻因為對方離去時的態度依然惡劣甚至出言挑釁,安東不但把對方趕跑、甚至放任當地居民把其活活打死。對照到丹麥的劇情,兩個小孩因為不滿公園惡霸兩番的動手動腳行為,決定在對方的車下放個炸彈給他教訓,兩個事件有著同樣的憤怒(甚至帶著報復)的情緒,卻有著不同的結局。

其實不難理解《更好的世界》可以擊敗其他眾好片得到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原因,它符合主流影展的大器品味(犬齒之家雖然我很愛,但相對就是風格太強烈,很難拿主流獎項),拍攝的角度既深入也宏觀,帶有自省的意味但不說教(導演Susanne Bier也說了,她是丟出問題,解答各在人心),要如何邁向「更好的世界」是每個人都必須去歷練的生命課題。

看這片還有一個很享受的地方,就是每個景都很漂亮!自然景觀就不用說了(為什麼裡面的丹麥家庭大家都有自己的湖...),室內景更像是IKEA型錄一樣,北歐風萬歲阿~~~兩個小男主角樣子都很可愛,演技也不錯。

Wednesday, April 13, 2011

【電影】怪ㄎㄚ情緣 Secretary (2002)

「秘書」這個職業的社會形象有時候充滿了遐想與暗示,主管與秘書間的權力地位常常充滿著一種挑逗的互動,如果再把這樣的角色設定套在一個關於SM的愛情如何萌芽的故事上,感覺一不小心就淪為樣板的色情片了(而且是很老派的那種)。

但《怪ㄎㄚ情緣》的巧妙之處在於,整部片充滿著黑色幽默的氛圍,將情色的感覺掌握得很好,而且不只是流於描述施虐者與被虐者他們「喜歡被對待的方式」而已。這部片很細微地探究了在這樣的關係下產生的深厚感情究竟來自於何處,這讓我們清楚的知道,沒有一對愛侶的產生只是單單因為「怪癖」相投,兩個人能共同分享最甜蜜的黑暗面,那是因為其中都是愛啊!(但打屁股那段還是很經典一定要看就是了XD)

我很喜歡裡面女主角哈樂薇說的一段話:「無論如何我似乎永遠都在受折磨,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是現在,我不再害怕那些受傷的感覺了。我找到能與我一起經歷這些的人,以我覺得對的方式愛著,我希望他知道,我了解他此時內心也是同樣的煎熬。

這段哈樂薇穿著婚紗卻逃婚,進行有點搞笑的辦公室絕食運動時的內心口白,讓我覺得很感動。

強勢的律師事務所老闆Edward利用主雇關係,一方面挖掘、解放了女主角的本性,一方面也為自己的慾望內心掙扎不已。我覺得有一點被虐性格的人,似乎相對也會展現在對生活茫然這件事情上。女主角因為有自虐自殘的病史從療養院出院後,因為怕情緒失控所以想要追求無聊與保守的生活,卻反而更無法處理突然發生的情緒波動。因為老闆的一句「准許」:他允許她提早下班、他允許她下班散步回家,女主角覺得得到了老闆的允許,生命有了方向,帶著這個Permission,就好像對方在我們身邊一樣。

如果可以接受這片的劇情,應該會更喜歡Maggie Gyllenhaal這位女演員吧!她長的說真的不算漂亮,但修長的身型以及獨特的氣質,非常有個人魅力,她在「口白人生」裡的表現也很討喜。

相對的她在《黑暗騎士》這種商業大片裡我就覺得有點黯淡,演技沒有發揮自然也拍不出她漂亮的那一面(所以有網友看了黑暗騎士覺得Maggie長相不優我也很難反駁...),Maggie在這部片裡色相犧牲不小,劇情後半段小秘書反客為主的真情大告白很精彩。

男主角James Spader的氣質也很特別,把變態主管的控制慾想發作不能發作的小崩潰感詮釋的很棒XD,年輕的時候也是美男子一枚,現在電影作品很少大部份都是在演影集(還拿了兩次艾美獎最佳男主角),Google了一下他現在的樣子...果真往事只能回憶,又是大叔一枚阿~~。

Sunday, April 10, 2011

【2011金馬奇幻】愛是一條狗 Amores perros (2000)

第一次看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執導的作品《靈魂的重量》時,在當時我青春的心靈裡留下相當震撼的感受,可能是因為那是我初次接觸到這種三線交錯、且前因後果剪輯錯置的劇情片吧(現在這樣的手法其實算是很常被運用了),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靈魂的重量》整部片探討生命的消逝與誕生、命運偶然間的交錯與擦撞出不同的軌跡,在人們心中產生的那些有形無形情感重量的消減,主題相當凝聚,而導演彷彿正字標記般的多線劇情拍攝手法也把電影烘托得很有層次。這次看到片單上有《愛是一條狗》就馬上列在必看List裡了,更何況裡面還有Gael Garcia Bernal~!

《愛是一條狗》透過三個不同年紀與社經地位的男人(與他們的狗)述說了三種面對愛與生命衝突間的困境。有趣的是,三個男人都與他們的狗挺相似的:要愛不要命的年輕男孩與他的常勝軍鬥犬/一心想討好情婦的雜誌社總編與情婦的心愛寵物西施/背負過去無顏見妻女的拾荒老人與流浪狗群。

中文片名清楚點出了貫穿全片的「狗」的意象,英文片名則翻的更有想像空間:「Love is a bitch」,愛不只是一條狗,還是一條母狗。愛情充滿謊言與背叛、狂熱與疏離,在各種情愛關係裡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付出,作賤式地拋棄自尊自我,選擇自作自受、作繭自縛或自我救贖。電影最後一句「我們是我們所失去的」說明了一切。

這個三段關於「狗男女」的故事,因為一場嚴重的車禍,讓原本各自愛中茫然與盲目的關係,瞬間產生急遽的變化。有趣的是,《靈魂的重量》裡也是一場車禍串連起一切。

車禍,或生命中不可預知的意外,是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最愛使用的元素,未知的衝擊與考驗,讓劇情忠實呈現命運瞬息萬變的無奈。這三段關係最後都留著開放式的想像,未來不知何去何從的茫然感讓人很惆悵。

看片單介紹,這部片是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的處女作,以初次執導的角度來看,實在是相當驚人啊!因為無論是攝影運鏡美術、劇情的安排、演員表現都很精彩,沒有新手導演痕跡,同時也入圍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可惜片子兩個半小時還是長了點...加上新光狹小的座位,看完瞬間有種得了僵直性脊椎炎的僵硬感(不過他的電影片長都相當長就是了)。

此外不同生命間擦撞的巧妙度、主題頭尾呼應的凝聚力以及敘事的精準度,我覺得在後作《靈魂的重量》裡可以看到更精彩的演繹(我個人沒那麼愛《火線交錯》),在《愛是一條狗》裡則看的到導演開創個人風格的強烈企圖。

Saturday, April 09, 2011

【2011金馬奇幻】阿蒙正傳 Simple Simon (2010)

《阿蒙正傳》是這次金馬奇幻影展的秒殺片,果然~~~影展還是要看幾部這種歡樂片呀!全場笑聲不斷,結束時還有久違的掌聲呢,喜歡不一樣的愛情故事的人,很推薦本片。這部的劇情,對到我這個《The Big Bang Theory》(宅男行不行)的big fan,一言以蔽之就是:北歐版+主角們都長得比較好看的TBBT阿鄉親!!!

男主角Simon是一個有亞斯伯格症的數理天才,把各種物理哲學、數學算式、天文科幻奉為生活的圭臬,喜愛科幻片(特別是星際大戰)、有強烈的秩序感與規律感不容被破壞、不喜歡與他人交際或友情感交流(更別說女友)、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天啊!這不就是瑞典版的Shelton嗎?

衰尾道人哥哥Sam活生生就是小保母Leonard、活潑不受拘束的Jennifer雖然跟Penny的迷糊性感不同,但與Simon的互動一樣也是全片的亮點。(忍不住再說一次:這不就是瑞典版的TBBT嗎?寫到這忍不住又去看了一集的TBBT)

不過因為電影的時間短短就80幾分鐘, TBBT演了四季,相對上有較長的時間去鋪陳每個人的性格與相處間的成長與變化,對我來說《阿蒙正傳》裡人物性格描述就相對沒有那麼深刻。不過《阿蒙》讓觀眾心花朵朵開的地方,除了演員相對好看很多(誤)之外,最後讓Jennifer跟Simon之間蹦出了一點愛的火花,是結束也是開始。讓我這個對於Shelton和Penny的逐漸變成母子關係而感到傻眼的shipper稍微感到滿足。

Simon每一次遇到情緒上的挫折都會把自己關在自以為是太空艙的鐵桶裡,幻想自己在外太空,外太空對他來說是安全的,因為一切都照著引力的規律,外太空很平衡、很平靜、不帶感情。

這讓我想到一集Leonard和Penny大吵,Shelton躲到漫畫店自己佈置了一個有漫畫、機器人的小王國的故事,Sam和Leonard是標準溫情主義者,會順著主角的毛摸、陪他們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又哄又騙把事情解決,他們像苦口婆心的奶媽容忍照顧著一切,卻會在最後因為承受不了而大暴走;Simon/Shelton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像Jennifer/penny這樣的規矩破壞者,她們通常有大辣辣不拘小節的性格同時又有婆婆媽媽的熱情、打破對事物既有的侷限,重新認識自己與認識世界。
飾演主角SimonBill Skarsgard ,是個有點怪怪看久了卻也順眼的小哥。《阿蒙正傳》除了劇情用比較輕鬆逗趣的方式去呈現人際關係障礙者的生活百態,也呈現了非一般愛情故事的獨特建立模式。

攝影跟美術的呈現非常北歐風!色彩明亮乾淨,隨時都有大片大片的陽光灑下,音樂也是充滿Indie味的民謠風格搭配得很好很有味道,動畫的部分則是整部片「奇幻」的來源,也製作得很精緻卻又符合片子可愛、生活化的感覺。《阿蒙正傳》代表瑞典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前九強,如果喜歡這片的話,真的強烈建議可以接著看 TBBT :D

Friday, April 08, 2011

【Album】Band of Horses 《Everything All the Time》

我是在心情鬼打牆似的低潮下聽到這張專輯的,每一次第一首歌《The First Song》的吉他前奏一下,所有的鬱悶情緒都大瀉千里般的隨著音樂流出,聽完一輪,心情也像是被洗滌過一樣的輕盈。

當初會找到Band of Horses的音樂,是在那個瘋狂迷戀Grunge的時光,吃飽撐著似的聽了一堆大的小的西雅圖樂團,然後我聽到了他們最有名的《The Funeral》,記得好像是某個汽車廣告的主題曲之類的,非常Indie感的抒情搖滾之作,前段氣氛疏遠飄渺,副歌吉他音牆飽滿情緒激昂,很有層次感的一首歌,主唱Ben Bridwell的聲音實在很不美國,很知性,有時空靈有時高亢。

雖然跟我當時想聽油漬的心情很是有點違和,但我還是買了他們的首張專輯《Everything All the Time》,就跟專輯名稱一樣,這張專輯的作品對我來說有一種尋常存在的雋永感,不管是上網的時候聽、趕稿的時候聽、心情很差或心情很好的時候聽、一早起床很累或晚上回家搭捷運很累的時候聽、坐車時把窗子搖下來吹風聽、或一個人在公園散步時聽...不管時候聽都覺得很適合。專輯側標寫這是一張很有印象派風情的專輯我同意,每首歌都讓我的腦海浮現某種自然與情感交織的景致,生活中的浮光掠影。


Live版的The Funeral,根據有聽過現場演出的網友說,Band of Horses的現場滿有感染力的,能現場聽這麼氣氛飽滿的歌,情緒應該會滿到胸口吧!


專輯裡的歌曲快慢參半,快歌我非常喜歡《weed party》這首帶有西部鄉村風味的輕快節奏歌曲,會讓人聯想到一些美好的經驗與時光,另外中快版的歌曲像《The Great Salt Lake》、《Wicked Gil》都有一種懷舊式的愉悅


慢歌的部分除了《The First song》、《The Funeral》是代表作,我很喜歡《I Go to the Barn Because I Like The》、以及最後一首《St. Augustine》,像是坐在花園裡唱歌般的清新民謠感,為專輯畫下一個可愛的句點。

真面目,馬的團的各位其實都是大叔...大叔中的大叔(但音樂好有氣質聲音好夢幻怎麼回事...),他們2004年成立於西雅圖,被地下音樂大廠 Subpop簽下發了《Everything All the Time》,2010年10月發了第二聲專輯《Cease to begin》。

有些樂評說如果你喜歡像Arcade Fire這類型的音樂,也會喜歡他們,但光就音樂兩相比較下我個人比較喜歡Band of Horses,Arcade Fire比較像會創作出瘋狂奇想之作的鬼才藝術家,而Band of Horses的大叔們則像是趕羊的詩人,更自在灑脫。

Tuesday, April 05, 2011

【2011金馬奇幻】北非鬼影 Kandisha (2008)

從《天使飛走的夜晚》、《裡海之雨》、《烈火焚身》到《北非鬼影》,一連看了幾部與中東婦女無奈的悲劇宿命與不公義對待迫害的故事,我發現我現在對此類相關議題還滿能進入狀況的。

《北非鬼影》的原文片名「Kandisha」,是一個從14世紀起便在摩洛哥流傳至今的著名傳說,Kandisha是一個美麗善於跳舞的女人,她與一位英俊的蘇丹結婚後,因年華不再而遭到虐待軟禁,多年後蘇丹經僕人提醒,想說去監禁的房間探望一下Kandisha,沒想到整個牢房空無一人,只留下她身上的一片薄布。

《北非鬼影》的故事就建立在這樣的傳說上。摩洛哥的律師妮拉因緣際會接了一個受虐婦女弒夫的刑事案件,該女子堅稱自己無罪,是Kandisha替她殺了丈夫。站在法庭辯護的立場,妮拉覺得毫無勝算,然而她卻在冥冥之中被這個事件牽引著,因此她開始探訪摩洛哥各個角落與這個事件相關的小販、說書人、奇異母女、精神病院的美國人...,對案件陷入得越深,妮拉過往喪女的傷痛也從心底深處浮出檯面。

這部片融合無解命案與地方傳說,加上偏藍綠與蒼白的攝影風格,以及帶有北非異國情調的喃喃吟唱與配樂,營造出了相當具神秘感的摩洛哥風情,對我來說相當符合「奇幻」影展的選片標準。其實劇情不算太有新意,看的時候會覺得故事的架構有一點《驅魔》或《鬼影人》的味道。整體劇情節奏偏緩慢,而且其實裡面交錯著三個案件,精神不濟的時候觀看應該會有點霧颯颯...,但整體的氣氛營造仍是相當不錯有對我的口味。

故事的最後並沒有說明法案最後的判決,Kandisha也不知道是真有其事,亦或只是人們用來嚇阻摩洛哥家爆事件頻傳而虛構出來的警世故事,但總覺得,女權的公平正義要靠傳說來伸張著實令人感到悲哀。這個故事讓我回想起,忘記是在哪本漫畫裡曾經看到的說法:城市裡常常會有都市傳說Urban Story或是鬼故事的流傳,是因為要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事實與真理是非常脆弱、難以突顯的,因為在活人的世界裡正義沒有辦法被彰顯,所以鬼魂們要靠自己的現身來維護正義的存在。

《北非鬼影》在09年的各大奇幻影展裡大放異彩,拿到阿姆斯特丹奇幻影展的歐洲金獎以及富川奇幻影展的評審團特別獎,值得一提的是,09年中去世的美國演員大衛卡拉定(追殺比爾裡的比爾)也在此片客串了一個角色。

Monday, April 04, 2011

【Legend】Bob Dylan 2011 Live Concert @ Taipei 2011/04/03

想一想,有生之年可以看到Bob Dylan本尊、親身體驗他的音樂感染力,那些距離太遠、有人一直照相、音場散散的小問題也沒甚麼好嫌的了。「我覺得馬世芳一定在台下,他那麼愛Dylan。」凱特說,其實我在小巨蛋樓下的7-11買水才一跨出店門,就看到豬頭皮跟李宗盛,我想這真的是一場屬於文青的音樂饗宴,看到好多貌似教授與高階主管的臉孔,外國聽眾也比其他場演唱會多了很多很多。

Dylan非常的準時開場,也非常準時的結束,一個半小時唱滿16首歌,一句廢話也沒說。從看台往下看,集中的舞台,簡單沒有花俏的LED與燈光,呈現出一種經典的氛圍,只有音樂沒有其他。好多人都離開位子衝到台前當搖滾區,我想,如果我有機會離他那麼近,應該會發抖吧!站在歷史面前整個人實在微不足道啊。

很有趣的是,Dylan的樂團全部一身合身的米灰色西裝,樂手們的造型看起來非常像披頭四,整個把大家帶回到了6.70年代的感覺,跟Santana的熱鬧溫馨不同,這場演唱會是相當知性溫馨的。Dylan戴著白帽子身穿合身西裝,時而彈琴、時而彈吉他,我覺得他吹口琴的樣子帥勁十足,尤其在搭配一些比較藍調的曲風的時候,真是搖滾到不行啊!史上吹口琴最搖滾的男人!

【Dylan與他20初頭交往的女友Suze Rotolo(1943-2011)】

之前原本還想為他的setlist做點功課,但許多網友都說,他的演唱會都會把歌曲改編到幾乎聽不太出來,每場的選歌差異也很大(錄音室專輯太多了),再加上聲音真的是蒼老許多,辨識難度很高,所以我也就放棄先做功課這回事,就很輕鬆的去聽歌吧!回家乖乖看厲害網友們整理的setlist,也就心滿意足了。

Gotta Serve Somebody
It Ain't Me, Babe
Things Have Changed
Sugar Baby
Simple Twist Of Fate
Cold Irons Bound
Honest With Me
Desolation Row
Tweedle Dee & Tweedle Dum
Forgetful Heart
Highway 61 Revisited
Tryin' To Get To Heaven
Jolene
Ballad Of A Thin Man


Encore:
Like A Rolling Stone
Blowin' In The Wind

Sunday, April 03, 2011

【電影】請來參加我的告別式 Get Low (2009)

這部片的編劇從小就聽到父親說,他曾經在1983年的田納西州參加過一場活人喪禮秀,舉辦的主人是一個隱居深山多年的怪老頭,那場喪禮吸引了大約一萬人,甚至還上了新聞。因為這個從小聽到大的鄉野奇譚,成就了請來參加我的告別式本片的劇本。

《請來參加我的告別式》用了許多反諷的手法,來告訴大家這場party有多古怪。首先主角年事已高但還沒踏入棺木(硬朗的很),而且他還為了宣傳自己的喪禮上廣播宣傳、拍瘋老頭宣傳照、舉辦抽獎摸彩(幸運兒可以得到遺產)...,再搭上葬儀社老闆比爾墨瑞最擅長的油嘴滑舌的奸商級演技,刻劃出一場表面看似失心瘋老頭想要來個幽默荒謬的活人喪禮派對,實則是一場對自己過往的錯誤開誠佈公的良心告白大會。

整部片溫馨清淡,劇情看起來很荒唐仔細想想也滿符合人生的真實面。電影一開始,牧師開車到老主角菲力克斯家中,告訴他老友過世的訊息,菲力克斯表面上說:「你跟我講這幹嘛」,但事後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到了墓園獻上一朵紅玫瑰,這是一種再次被獨留遺世的強烈蕭瑟感。「當你身邊的人都一個一個離去的時候,你就會開始覺得,下一個應該是自己了。」

然後我想到了老年這件事。我也許無法像《一路玩到掛》裡的瞎趴老頭們那麼瘋狂瀟灑、我的生命歷程也不會像《超完美告別》那般的古怪荒謬,但我們總會好奇地猜想哪些人會來自己的喪禮、想聽聽每個認識的/不認識的人說說他們聽到的自己、想在生命的盡頭丟開所有的心結、想再看看某個誰最後一面、想寬心的跟世界說再見。

我們不想留下遺憾,等這一切完滿地走過,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再一次擁抱孤獨,走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