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3, 2009

【偷窺】偷窺哈姆雷特European House

當一個偷窺的人,你必須要有十足的耐心。
我只能說,如果我精神好一點,應該會覺得更好看吧,真的不要沒事把自己搞太累。以希區考克「後窗」的概念發想,這齣由西班牙《里屋雷劇團》演出的《偷窺哈姆雷特》劇情內容上其實非常簡單,完全不知道哈姆雷特這故事是在演啥也沒有關係,簡單說就是一個家庭在男主人去世後,每個人包括母親、兒子、管家、親戚朋友、保險業務等人物,在不同空間(房間)裡的不同反應。

導演直接把「偷窺」這樣原本指發生在屬於個人私密空間獨享的行為,大辣辣搬到舞台上,讓所有的觀者一同共享、共創這份刺激,舞台設計/美術相當讚!每個空間會隨著演員的進出忽明忽亮,產生不同的視覺/戲劇效果,演員演出也是十分寫實,全裸沐浴、脫褲子上廁所都是如實呈現,所以這個舞台設計可不是樣品屋,而是真的具有實際生活功能的!我想當那個女演員就這樣脫褲子尿尿大家應該都大吃一驚吧。導演說,舞台設計另一特別之處在於,演員所處的空間裡,是完全看不到觀眾的(只能看到自己的反射),因此能夠呈現最自然的演技,就算台下觀眾都走光了,演員還是會繼續演出XD

因為幾乎沒有對話,所有最好具備十足的耐心與專注力,有時幾個空間同時演出不同的劇情,眼睛還滿忙的。整部戲大玩空間概念,觀眾算是站在一個全知的角度上觀看全景,雖然不是一個多創新的手法,但《偷窺哈姆雷特》整體演出算是執行的很完整,最後搭配Radiohead的No Surprise氣氛營造很不錯。

這次台北藝術節看的兩齣戲,意外都是莎士比亞的劇作耶!當年大一的共同科目英美文學我成績超普通的,難怪劇情都忘光光,趁機複習一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跟馬克白。沒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唷XDDD(好像百萬小學堂的考題~)

Tuesday, August 18, 2009

【喜歡】賈克大地Jacques Tati─我的舅舅Mon oncle(1958)

禮拜一有了一個意外的假期,決定隨性地前往光點看看《身體與空間影展》有啥好片。在看完《我的舅舅》的敘攤咖啡裡,我們激哩瓜啦講著還有哪些影展可以播這部片:像是《親戚不計較影展》啦、《物質與勞動影展》啦,連《狗子影展》都跑出來了,但這部電影的狗的確搶戲,彷彿是予洛先生的分身一樣,總是帶著一股混亂的氣息。《我的舅舅》描繪了一個60年代工業起飛時代下的家庭,喜悅又愚昧地接受科技對生活帶來的變化:便利或是高級感,我只能說這對夫妻如果是生在現代,就是那種標準的3C魔人吧!這個魚型噴水池不管看幾次我都很想笑,因為真的太蠢了!每次關掉都好像卡痰或膀胱無力一樣,非常彆腳!
《我的舅舅》基本上是一部以對比為敘事手法的電影,賈克大地的法式幽默裡有一股卓別林的氣息,像是精練的對話、節奏趣味富記憶點的配樂、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我的舅舅裡的主角于洛先生住在一棟破舊但看起來很溫馨的公寓,與她的姊姊、姐夫所居住的巨大機械盒全然不同,可是我超級愛這個場景!導演以一個長鏡頭,拍攝于洛先生從進門、經過蜿蜒的走廊、上上下下的階梯、與鄰居摩肩擦踵,最後繞了一大圈才盡到屋子裡,洋溢著生活本應充斥的人味,就像電影裡的另一個片段一樣:太空包裝消毒的蛋與土司,怎麼比的上路邊胖叔叔用髒手現炸糖粉亂灑一通的甜甜圈?(蛋餅伯的蛋餅不也如此)生活就是越髒、越隨性越有味道阿!
我很喜歡看復古的科技片,因為看以前的電影描繪未來與科技的生活很有意思,就算是在一部喜劇裡,你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們對於科技時代既嚮往又畏懼的心態,他們習慣先將其描繪成一個理想的模範,再狠狠的嘲諷一番。因此他們鏡頭下的時髦家庭總是讓人覺得「完美」的毛骨悚然,于洛先生的姊姊的角色,就讓我聯想到「超完美嬌妻」裡整齊劃一到恐怖的金髮太太們一樣。其實就算置身於21世紀,我們依然在「冷峻精緻的城市生活」與「自由隨性的體制外生活」間拉鉅著,世界就是這樣一分為二,我們的精神狀態也是。白天庸庸碌碌的上班族們,下班後只能從去咖啡店喝一杯現磨的咖啡、逛一個創意市集、看一部藝術電影或是買一個所費不貲的手工小物等商業行為中,自我安慰我們還保存著一點人性,提醒著自己別隨波逐流。我感到可悲的,不只是這些原始的快樂必須以金錢換得,而是我不曉得自己還有沒有逃脫物質框架的勇氣?

Friday, August 14, 2009

【喜歡】重裝馬克白《Macbeth: Who Is That Bloodied Man?》

這次台北藝術節的戲劇節目單一開出,最有娛樂效果的就是《重裝馬克白了》,我幾乎是光看這張劇照就決定要看,重型機車、槍械、火炬、煙火、踩高蹺以及謎一般的女中音,加上這是一個戶外的實驗劇場,全站席沒有座位,節目還加註「有流血、裸露跟射擊的畫面」,越危險越想看阿阿阿!
我好喜歡踩高蹺的角色!看起來非常神秘,這齣由波蘭任我行劇團演出的《重裝馬克白》07年在愛丁堡演出時票房全滿,場地是在有草地的戶外,台北這次則是在北平東路的前公車保養場,現在是個廢墟,晚上演出更添神秘破敗感,看起來另有一番趣味。高蹺人真的非常高,因為波蘭人已經夠高了,再踩上高蹺簡直就像一整排的雷龍,而且超酷的,他們不但可以小奔跑,單腳站跟繞圈圈也難不倒。開場的踩高蹺點火炬的場景真是經典到不行,加上神秘女中音的現場演唱,整個很有神秘儀式的氣氛。踩高蹺的角色在戲中代表的是抽象的慾望、邪念、潛意識或是夢境、夢魘、幽靈之類的,被他們俯視時有種自己很渺小的壓迫感,造型真的是超成功。
舞台也很酷,是走車庫舞台路線,層層機關建構出不一樣的空間,採用很多鐵絲、鐵皮、鐵片、鐵籠的材質,再加上重型機車車隊在場中央演出追逐戲碼,營造出一種肅殺的「重裝感」。馬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最後完成的,說明一位將軍被自己的野心吞噬的故事,其實完全不懂故事情節也沒有關係XD,光看整體的視覺營造便相當有吸引力!劇碼其實滿短的約1小時結束,散場時有點意猶未盡,而且場刊只有英文版沒有中文版(場刊的美術滿精緻的可是我想要中文版...),不過全站席的戶外劇碼,觀眾的體力耐力也大概只能撐一小時吧!
最後的火燒舞台景象。這是一個很愛「玩火」的劇團,有一幕馬克白夫人的火把一揮就在我們臉前面(好熱...),超有臨場感的。台北場的演出感覺與這組照片較為類似。這次去超級無敵巧,排隊又排在憶璇的後面!XDDDD,繼4D諾曼後又一命運的安排,感覺下次看吉田兄弟的搖滾三味線又會巧遇呀!

Monday, August 10, 2009

【喜歡】Chris Craymer -Romance攝影集


基本上是一本閃光大全集,不適合去死去死團的團員服用。我一邊看一邊內心發出老人家似的感嘆:「還真是不害臊啊...」
在髮廊剪頭髮等的無聊看GQ時看到的,英國攝影師Chris Craymer的攝影集「Romance」,簡單概念、完美取鏡,整個讓人沉醉的戀愛氛圍!

Saturday, August 08, 2009

【搖滾】搖滾雙子星(Brothers of the head)與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颱風天實在太無趣,吃飽睡睡飽吃的生活中要有搖滾樂來調劑阿,因此連看兩片搖滾好片(剛好都是前幾年金馬影展有播過的)!兩部片的音樂類型與拍攝手法截然不同,但都好看好聽到讓我想收原聲帶。搖滾雙子星(Brothers of the head)是講述一對連體嬰雙胞胎從貧窮的英格蘭東岸小酒館發跡成為搖滾明星的故事,一位女傳記作家為了描寫他們的故事,跟隨他們參與大小演出並與其中一位產生感情,性、酒精、毒品、馬不停蹄的演出、疾病,暗示了一個註定邁向毀滅的預言,最後結局又回到英格蘭東部那個陰鬱潮濕的海岸線,是一個神秘又哀傷的ending。乍看之下會以為這是一部紀錄片,因為導演融合了許多訪談、手持攝影、甚至是有點偷拍的形式,但其實《搖滾雙子星》是一部處理的很好的「偽紀錄片」,兩兄弟本名叫Harry & Luke Treadaway,是雙胞胎但不是連體嬰(只能說電影的特效做的太好了)。因為是仿照紀錄片的形式,所以一些在bar裡表演的片段都相當生猛有勁,搭配上70年代的Punk,真的很搖滾!


《搖滾芭比》最讓人驚艷的就是男(女)主角John Cameron Mitchell,一人包辦編、導、演跟唱,實在太精采!這本來就是一齣百老匯的音樂劇,因此片中的曲目都相當有畫面、戲劇化,非常有glam rock的氛圍,很80's!這是一個出生東德的小男孩,每天聽著美軍電台在床上扭著,想著到底耶穌還是西特勒偉大的故事,他想當女人,可惜手術並不成功,留給了他the Angry Inch;他想好好愛一個人,可惜第一個愛人隨著柏林圍牆倒塌離他而去,而第二個愛人Tommy則是帶走了兩人共同創作的成名曲,選擇成為一個搖滾偶像。影片的最後,主角Hedwig卸下一切裝扮,以真實的面貌為觀眾演唱,一直以來他覺得自己有所殘缺,在最後一刻終於發現他所隱藏的其實就是他真實的另一半。我很喜歡影片以「失落的一半」的故事為主題貫穿整部戲,你就是不斷的追尋、衝撞那到界線,就像是主角的性別意識,或是柏林圍牆一樣。

電影中我很喜歡的一首歌《Origin Of Love》,搭配《失落的一半》的動畫,好聽到令人爆淚!整張OS都突出到不行,一開場的《Tear Me Down》就非常吸睛!其他像《Angry Inch》、《Sugar Daddy》、《 Midnight Radio》都好聽到不行!《搖滾芭比》在2001年拿了一堆獎,其中包含了柏林影展同志泰迪熊獎,以及舊金山影展和日舞影展的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這樣用盡生命的搖滾力道,果然是可以打入每一個人的心中的!

----
(以下是落落長的廢話)
這兩部電影在搖滾樂之外,其實都選擇探討相當爭議性的議題。《搖滾雙子星》裡的兄弟在真實社會中,是一對被描述成畸形、怪胎的連體嬰,但他們巧妙地運用了社會大眾獵奇以及歌迷容易受到煽動的心態,在搖滾樂的包裝下,反而搖身一變成為視覺的主宰者。印象很深刻的是他們第一場的酒吧演出,台下的觀眾見兩人連在一起,便不停地以娘娘腔、同性戀等言語進行攻擊,然而當兩兄弟脫去上衣並露出軀體上連接的部分,全場觀眾都為之瘋狂,因為沒有人敢那麼赤裸裸且驕傲地展示自己殘缺的部分。《搖滾芭比》裡的Hedwig則身陷性別衝突的泥沼,並且比較不幸的是,他一直都是一個不得志的搖滾歌手,一直到最後才發現他始終找不到的另一半,其實就在他身上,unisex無性別的概念,在搖滾樂、流行音樂甚至視覺潮流上向來都有其賣點跟話題,但我覺得《搖滾芭比》的性別議題不只是一個性別話題,比較像是探討一個完整自我的追尋歷程,阿!我實在很喜歡!

Monday, August 03, 2009

【喜歡】因為夏天太熱,所以躺著就對了!Jan Von Holleben的攝影作品


感謝騰騰騰毅同學的大力分享!在快熱昏的夏天看到這個真是懶洋洋完全不想動阿阿阿!因為夏天太熱了,所以我們只能躺在地上動也不動!全部都很可愛很趣味!
德國小哥Jan Von Holleben生於1977年,他現在才30出頭已經得了一堆歐洲各大攝影獎項,系列作品「飛翔之夢Dreams of flying」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很直接的呈現童年那些白日夢的喜悅!
你看這隻狗子,說有多配合就有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