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4, 2016

【2014金馬】巴黎,德州 Paris, Texas (1984)

電影從一張照片開始。「每一張照片,都可以是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溫德斯在他的攝影書《一次》裡這麼說。在《一次》裡,可以看到溫德斯迷戀並追求著,細膩影像裡存在的瞬間永恆。他說:

每張照片讓人驚奇的地方,
並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
"時間定格"
恰恰相反
每張照片都重新證明
時間的綿延連續不可停留。

就算是最乏味的到此一遊照片,對溫德斯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被攝入的瞬間都提醒著我們失去的、曾經珍愛的、不可復返的。他的作品對我來說有一種溫和的流動感,在最瑣碎的日常影像中,感受生命片刻不斷在路上奔馳流洩。《巴黎,德州 》像是這本書的精神體現,特別是這個一張照片的開場,對熱愛《一次》的我而言,是個甜美的共鳴。

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對父子的一趟尋妻的旅程,找人、找路、找自我內心、也找生命的起源。在電影裡的大人們構築出的悔恨、迷惘、失去、茫然的世界裡,小男孩天真的存在是個可愛的亮點。

電影中女主角Jane的形象經典迷人,金色短髮與桃紅色的大露背毛衣,性感隨興的謎樣氣質,就算是放在現在也歷久彌新。好看。

「我離開多久了?」
「四年了。」
「四年很久嗎?」
「是一個小孩一半的人生了。」

男主角與妻子在「你看不到我/我看得到你」的色情小房間裡重逢,久別後留下的後悔、失落、疏離、尷尬化作一個陌生的身份,距離讓彼此不會受傷。男主角不想曝光,卻想跟女主角說一個特別的故事,說一個曾經發生在兩人身上的故事,用一種平緩冷靜的語氣。僅管明知妻子隔著玻璃根本看不見他,卻仍無法面對曾經傷害過的人。最後女主角關掉電燈,失去光亮,兩人終得以在黑暗中看見彼此。

《巴黎,德州 》之所以成為溫德斯的代表作,除了金棕櫚加持,我覺得這段房間戲真的經典。空間運用、鏡頭與感情的流轉,濃郁又深刻。特別是女主角趴在玻璃上想窺視說故事的男人的一幕,她的臉與男主角的臉重疊在窗上,分開四年的兩人,內心早就像是兩條平行線無限疏離,在那一刻,兩人生命終於又有觸動的交集:你理解了我的痛苦,而我也理解了你的。導演用了一個很美、很有意思的鏡頭詮釋這種「理解」,令人難忘。

兩年前在大螢幕看的電影,很喜歡的一部,卻一直找不到時間好好寫下它對我的意義。在終於得以閒閒終日的時刻裡,我卻好想好想再看這部電影一次。

Thursday, June 09, 2016

【2016金馬奇幻】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My Own Private Idaho (1999)


Whenever,whatever,have a nice day.

「看著這條路我就知道我被困在哪裡,
絕對找不到一條一模一樣的路,
每條路都是絕無僅有的,

就跟那些千瘡百孔的臉一樣。」

小時候看《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有點不能領略其中奧秘,兩位男角過度俊美的臉孔實在惹人分心,演了什麼看不太懂也不太重要,莫名覺得這片散發著耽美的BL粉紅泡泡。

長大再看這片,把劇情看進去了,才發現根本超悲催,少年時期的我真是沒讀懂人生的寫實版本,再甜美的酒,隔天的餘味也是苦澀的。也許每個人都跟Mike一樣,手中能掌握的只有寂寞與逃避,但路,一條筆直的路,永遠為任何人敞開。


還滿喜歡葛斯范桑早期帶有一點喜劇質感的作品,人物刻劃、劇情輪轉與氣氛拿捏得宜,既保有文青味又不會太鬆散。後來也陸續看過他不少作品,心靈捕手、大象、迷幻公園、超脫末日、自由大道,導演似乎一直在兩個極值間擺盪著,但已經找不太到與《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類似的氣息。反正很多事都回不去了,就跟影迷已永遠失去瑞凡一樣。

----
今年奇幻影展看了7片,還複習了《變腦》的大螢幕版本,渡過麻亂如織的忙碌4-5月,想稍稍紀錄時竟已像斷片般地跳躍到盛夏6月了。如今當初的片單現在看來竟有些陌生,好比《夢想電台》這片,若沒用力召喚記憶深處,還真想不起來劇情呢。

變腦:依舊病態、依舊喜愛
海星的秘密:倪匡會很愛的一部片
枝繁葉茂:喜歡這片的氣氛與說故事的方式,有鄉野奇譚的味道
夢想電台:也是餘味不好的一部片
魔王迷宮:懷念鮑伊順便緬懷童年
史丹佛監獄實驗:也是看了不太爽的一片,類似《惡魔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