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9, 2007

【LuLu】生活中的線索─明星麵包店/咖啡店


事件:與LuLu在上上咖啡館時提到,「還有一家很老的店,俄國風味的,叫明星咖啡店,可是我沒去過。」


線索一
莉塔:你看不看台北畫刊?
於是莉塔給了我一本10月份的台北畫刊

線索二
家中多了一盒印有明星麵包店出廠的喜餅,是那種我們都愛的傳統小漩渦甜餅。上次在馬莎百貨看到還大叫著想買。

線索三
某個週日從火車站步行前往西門町看《虹之女神》的路上,經過了位於武昌街的明星麵包店。

線索四
無所事事的中午,打開10月份的台北畫刊,意外地看到了台北老字號麵包店特集,明星咖啡店,對,就是這家明星咖啡店正式地道的俄式style。懸案終結。

我的生活是一場充滿雞毛蒜皮線索的B級偵探片。

Monday, October 22, 2007

【厭倦】沒用的writing robot

我是一個沒用的寫文章機器人,沒用,是因為沒有愛。

簡單來說,我已經對這個主題沒有愛了。這樣說來令人心驚,因為曾經是那麼的緊密與相關。
倦怠。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音樂】你今天mix了沒?

我的小主管莉塔小姐音樂品味超群,並且在同齡人中對電音或混音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她推薦的部落格天外飛來巴斯光年的blogger寫了一篇文章《你歌我歌》,蒐集了各式熱門音樂的混音,真的混的很妙,對各式經典Pop、金屬、Rap略有涉獵的人一定會聽的很開心。除了我之前就聽過的Faint Toxic,我很喜歡Smells like Billie Jean~大家管快連過去聽 enjoy it!!!

Sunday, October 14, 2007

【電影】做十個夢花了一百年

這禮拜跟Lu Lu一起去看夢十夜,在快遲到的捷運上,突然想起黑澤名的夢。不過比起黑澤明,夏目漱石顯然幽默的多,也疏離、自我探尋的多。

10個夢境,蘊含了人各式的情感、對回憶與自我的認知以及對真理的不同詮釋。11個導演也有著各自的詮釋方式,不過老實說,有幾個片段的導演說故事的方式我不喜歡 ~_~,我甚至還睡著了幾回@_@;。當然每個人看夏目漱石原著小說會有不同的感受,導演們也會有著不同的詮釋,比起黑澤明「夢」裡一貫的警世寓意,夢十夜電影版顯得支離破碎了許多...,這或許不是同一人執導之故吧。總之,像是看了11個導演看過書後的Memo心得,我坐在電影院裡,與夏目漱石100年前留下的10個解不開的謎題,昏昏沉沉度過一百年。

Monday, October 08, 2007

【悲哀】我想推薦這個─龍貓森林的30天部落格悲哀傳說

鼻子推薦我看「龍貓夏日的30天悲哀傳說」,我看了實在很喜歡,於是擅作主張地幫龍貓大廣告一下。但事實上是,都已經秋天了我還在看他的夏日傳說,真是資訊Lag到有點悲哀的地步。

乖,大家一起進入這個靠腰的悲哀世界。

Sunday, October 07, 2007

【電影】紀子,出租中─你想扮演哪種角色?



小時後的我們在作文上寫著:長大我要當太空人。電視上瘋狂的追星少女對著鏡頭大喊著她是某為偶像的太太。望子女成龍鳳的父母,殷殷盼望他們將來能成為他人的好丈夫、好太太、好父母,扮演社會棟樑的角色。人們對於自身所扮演之角色與身分,總似乎投注了超乎想像的期望...。

於是,電影《紀子,出租中》的官網廣告詞很有趣:「援助交際已經不夠看了...這年頭少女販賣的是親情。」一群找不到自我在社會中價值與定位的青少女,決定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摧毀並重建當今社會中家庭結構的概念。因此,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租一個老婆來洩恨、租兩個女兒來疼愛;租一組家人為你送終。誰是「家人」?誰是與你有「關係」的人?我是哪個人的誰?我們與這個世界間所存在的關係又是什麼?導演園子溫以他之前的著名爭議之作《自殺俱樂部》為故事的基底概念,探討當代人與社會、家庭極度空虛貧乏的依存,以及追求自我定位的渴望。

雖然整部戲的宣傳重點多放在貫穿全劇「自殺俱樂部」的54個少女集體臥軌自殺的畫面(說真的畫面的KUSO程度跟Gantz比起來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最吸引我的,與其說是主角們放棄了原生的家庭與身分,到不如視他們於一場真實的販賣中展開了一連串自我行動的戲劇治療。就如同曾經看過的許多戲劇治療過程一般,眾學員們或哭或笑或發洩,藉由角色的扮演和互動的過程以重新審視自身的情緒。電影中紀子(光子)在第一次與久美子的任務中,不同於久美子的熟練與冷酷,她扮演他人女兒至無法自拔的地步,雖然她被一個陌生的男人選為扮演「女兒」的角色,她卻也從這樣的扮演關係中、在一個陌生的「父親」角色上,釋放出她所期望的父女關係,並且從這樣的扮演中,企圖得到因擅自離家、對父親有所虧欠的罪惡感之救贖。妹妹由美(陽子)在戲中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透視父親與紀子的內心,雖踏上姊姊的步伐成為出租家庭之一員,但在最後的扮演中決定自我出走,她不再是出租家庭中陽子、原生家庭中的由美、或是任何人,她不再追隨紀子,她是一個nobody,她決定將以一個nobody的身分重新生活在世界上。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全劇對「上野54」久美子這個誕生於上野車站54號置物櫃中,出租家庭的靈魂人物的描繪較於平面,以至於她的出現以及所有言行都透漏著一種超現實般的詭魅。而「上野54」久美子少了現實家庭的羈絆,她追求的並非救贖,而是解脫,「演員最高的境界,就是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死去...」,若能在扮演某一個角色的過程中死去,是否就能得到那個符號性的永恆?

三個少女,不同的追尋過程。弔詭的是,我們的教育從小到大不斷灌輸著、要我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然而我們是誰?是哪個家庭、學校、社會中的一員?當演員不滿於自己的角色時,我們該如何從這場社會荒謬劇中出走呢?

Wednesday, October 03, 2007

【音樂】Paula Cole-This Fire


我的小主管莉塔小姐真心大推薦了我這張專輯,她跟我提到的時候整個眼睛都狠狠地射出了光芒,很sorry的是我對Paula Cole的印象僅停留在X情人階段,非常微弱...於是莉塔小姐決定拯救一個沒聽過好聲音的靈魂。

整張聽下去之後,我才知道莉塔小姐所形容的「用生命唱歌、無法定義的曲風、一氣呵成的樂曲編排、整個人在燃燒」的感覺為何,每一首歌,無論在曲調、編曲、歌詞的創作上都非常完整以及獨特,整體鋪陳出一個非常有靈魂與生命感的音樂世界,唱腔的表現也近乎完美,在我心中與Natalie Imbruglia、Sarah McLachlan皆同為90年代末期Lilith Voice類型的代表作品。我非常喜歡Tiger近乎崩潰與墮落的詮釋;Throwing stones的憤怒能量;Feeling Love的迷幻;Carmen以輕快步行節奏鋪陳出的迷惘;Mississippi狂暴空靈;Me的深層自省,大家最耳熟能詳的I don't want to wait對我而言是一個完美的ending,基本上整張都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