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8, 2012

【電影】2012 秋天的電影9篇心得小記

延續了前陣子的喜好,持續關注幾位喜愛導演的作品,有種想要一網打盡的慾望,今年的秋天特別忙碌呢。今天劃完金馬影展有種全身痠痛的Feel,接下來要拋棄小螢幕,上大螢幕看電影啦。

 《我心遺忘的節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2005

「我老爸從以前就很煩人,但是突然有一天,
他煩人的方式變了。我突然懂了,
我面對的不再是我老爸,我要對他負責。
某天早上醒來,世界全變了。」

《大獄言家》導演Jacques Audiard的前作,看完這兩片,我可以確認這是個接下來都會持續關注的導演,才華實在是太驚人了。我個人對《我心遺忘的節奏》這片有著出乎意料的喜愛,無論是配樂、男主角的演技,以及將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做為現實與理想的對應,並用搖滾電音與古典樂做為兩個世界的連結,劇情設定的非常細膩與巧妙。男主角身為一個從事地下房地產交易的員工,常使用各種暴力和不道德的非法手段完成買賣,唯獨在彈奏鋼琴時能感受到平靜,整部作品的情緒既溫柔又暴力。



電影改編自原著小說《手指 Fingers》,在電影裡也能找到豐沛的手部意象:打人的手、彈鋼琴的手、懺抖的手、放老鼠的手...,做好事與壞事的手、身不由己的手。除了父子關係,我也很喜歡鋼琴老師這個語言不通的角色安排,除了做為一種「雖有語言隔閡卻能心靈交流」的戲劇效果,也像是母親角色的一種傳承。結尾落在一個令人意外的轉折,是導演Jacques Audiard的拿手好戲。

 《壞孩子的天空 キッズ・リターン,1996

今年初夏去了日本看了10幾個展覽,其中一個就是導演北野武的展覽。對於北野武我一直有種粗野的幽默印象,是個不拘小節、不在乎禮教的放蕩大叔。他的展覽到是出乎意料的認真!視覺很滿、很大器的藝術展,特別喜歡觀眾可以戴上耳機聽從北野武幾部電影裡截取出來的聲音、然後留下個人塗鴉的互動區,很有意思,好多人畫了《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呢。


到底這樣的謎樣大叔是如何長成的呢?也許回到《壞孩子的天空》這部帶有自傳意味的作品,可以一窺端倪吧!這部作品實在讓我個人非常喜歡,成長的苦楚、青春的撞擊、兩個少年短暫交會的人生卻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究竟是甚麼都變了?還是甚麼都沒變呢?



「學校裡什麼都沒變阿!你覺得還會有像我們這樣的混蛋嗎?」

「不知道阿...小馬,你覺得我們完了嗎?」
「混蛋!我們還沒開始呢!」  

兩個在學校被視為朽木的高中生─斯文瘦弱的新志與義氣十足的小馬,每天混吃等死玩樂過日子。直到某天兩人相約去學拳擊,卻意外發現斯文的新志才是真正有拳擊天份的人,兩人約定,有一天新志當上拳王、小馬當上黑社會老大再聚首吧!兩人的確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新志最終卻因意志不堅痛失拳王寶座,而小馬也因太重義氣而被黑社會背叛,兩人再重逢,已皆是孑然一身的中年了...。

充滿男性浪漫情懷的一部作品,有北野武圖獨特的幽默(上面那段偽裝成上班族看黃色電影的橋段真是太好笑了!),整部作品散發著一股毫不說教且不流俗的真實,片尾的惆悵感讓我看得心情非常激動。事過境遷的確一切都不一樣了,卻又有一點點什麼抓不住的可以期待吧!安藤政信在這片演的非常棒




 《天堂陌影 Stranger Than Paradise ,1984

「你知道嗎?有趣的是,
我以為我去到了一個新的地方,
結果一切都好像和原來的地方一樣。」

彩色或黑白,對吉姆賈木許似乎來自沒太多差別,無關年代,就是一種表現形式。整部片貫穿《I Put A Spell on You》這首經典歌曲,成為公路電影的另類印象。

裡面男性角色都穿著合身的皮衣和小紳士帽,叼著菸和一副痞樣,成了這部電影的流浪基調。


 很喜歡三個人一起開車、一起在旅館的幾個場景。我秉持對吉姆賈木許的持續關注,接下來等著我的是《咖啡與煙》和《神秘列車》。


 《大吉嶺特快車 The Darjeeling Limited,2007

如果我們三個不是兄弟,在現實生活中會不會成為好朋友?
「為什麼會搞成這樣?為何我們一整年都沒說過話?」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也許這就是這趟心靈之旅的終點。」


公路電影都不可放過,更何況這片有Adrien Brody呢?(他的八字眉總是莫名吸引我)。因父親去世而又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三兄弟,展開一場印度尋母之旅,電影畫面充滿印度香料奔放的氣息,特快車的一間間房間呈現有種舞台劇的效果,三兄弟躁動又疏離的關係背後,最終洗滌的是成長的心靈。

Wes Anderson這部作品依舊保有他慣有的黑色幽默,但在手法上更柔軟成熟,異國風情意外掌握得很好!我想是因為這個劇本真的很有趣的緣故,配樂非常好聽,Marc Jacobs為本片設計的行李箱也非常好看



 《都是愛情惹的禍  Rushmore,1998

「生活的秘訣?
我想你最好先找到你最喜歡做的事,
然後用剩下的時間完成它。」

《都是愛情惹的禍》是導演Wes Anderson相當早期的作品,有一種嘗試性的實驗趣味。他的作品基本上除了千奇百怪的邊緣人物外,也是全片綴以叨叨絮絮的對白,不同 Woody Allen的機智,有一種濃濃的惡趣味,我覺得如果是喜歡日式惡搞風味(譬如:銀魂)的人,應該也會很吃Wes Anderson的黑色幽默。


接連欣賞本片與《大吉嶺》,我也找到導演特別喜愛的一字排開的攝影法與人物正面特寫的鏡頭,有一種無處可逃的尷尬無奈感(又有點好笑)。



 《大家都說我愛你  Everybody Says I Love You,1996

「我從來就不信上帝,真的,從小就不...。
我記得小時候常想告訴祂:你做的真爛。
奇怪了,人類怎麼不告祂呢?」

Woody Allen也是今年想要默默一部部Follow完的導演,不知道是因為年紀到了還是天氣漸涼,心情上需要很多的碎碎念,以及一點帶著優雅與譏俏的幽默嘲諷。

《大家都說我愛你》是Woody Allen少見的歌舞片作品,一樣圍繞在一個紐約上流家庭發生的各種生活故事,充滿風雅情趣與及時行樂、把握生命、把握當下的情調。現在看演員陣容真的非常黃金:Edward Norton、Drew Barrymore、Goldie Hawn、Julia Roberts、Tim Roth、還是青少女的Natalie Portman...,當然不免俗地,還包括Woody Allen本人。


接下來除了會看《好萊屋式的結局》之外,還想看最經典的《安妮霍爾》。



 《巴布狄倫迷途之家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

「我已經記不得歸鄉路,但我還是踏上旅程。」

這部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的Bob Dylan紀錄片,應該算是官方最完整Dylan訪談的紀錄片了,我想馬丁史柯西斯除了本身就是Dylan之外,這部片也得到Dylan方很完整的授權。因此這部作品就某些面向來看真是逸品:有質量很好的早期表演片段和相當完整的Dylan專訪,由他本人親口述說童年成長經歷、影響他的音樂家與出道後的心路歷程,是一趟相當精采的尋根之旅。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更折服的是《I'm Not There》用多角戲劇的方式完美詮釋Dylan的各種面向,他的確是一個神秘卻又迷人的藝術家。他不在乎過去,不認為事物之間彼此有所牽連(非常活在當下),年輕時的確曾有盛氣凌人的傲氣,但現在也依然流露出一種懾人的成熟自信,既入世也出世,關懷社會「你不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對外面的世界視而不見」,卻也尋找個人心靈上的自由「我試圖尋找自由,找遍整個美國,自由只有在格林威治村才找得到」同時還擁有獨特的幽默感:「我不介意被槍殺,但我不喜歡被事先告知。



我從不認為我的歌是民謠或是任何音樂類型...,它們全都是時代之音。」Dylan活得沒有恐懼、沒有忌妒、沒有惡意,他已經是時代的精神,只有他可以定義他自己。



 《龐克青春 Punk: Attitude,2005》

「什麼是Punk?」

「要向觀眾傳達自己的想法要直搗黃龍,
有時甚至有點暴力也沒關係。」

一部非常棒、非常完整的PUNK音樂歷史紀錄片,蒐集了幾乎所有音樂、電影、文化、社會、設計等跨產業與PUNK相關聯的人物訪談,以及許多珍貴的一手資料。雖然現在我們都認為PUNK是英國次文化的代表,但專業的文化人士們認為,PUNK的輪廓是Andy Warhol勾勒出來的,從他一手捧紅的地下絲絨、Lou Reed (60's) 到英國的Sex Pistols (70's) 再到美國的 Nirvana (80-90's),這些樂團風貌各異其趣,卻繼承了一貫時代前衛之音的血脈,其中文化的流轉相當有趣。

PUNK到底是什麼?「PUNK就像一句髒話,它就是那些我們所想但沒膽說出的。」


It's never too late to wake up.



 《橡皮頭  Eraserhead,1977

「我所需要的只是好好睡上一覺。」

在晚上看David Lynch的作品是個有趣的經驗,讓奇詭的畫面流入自己的潛意識中,接下來自己會進入一個甚麼樣的夢境呢?我之前看過他的《藍絲絨》,對影片中性與權力的交錯流轉、人性黑暗面的詮釋留下深刻的印象。《橡皮頭》卻不是有清楚劇情脈絡的作品,很顯然地這是一部實驗之作,無論在劇情、視覺甚至配樂音效上都能感受到David Lynch在營造一個無法言說的迷離夢境。



詭異的人物、詭異的食物、詭異的場景、詭異的空間、詭異的嬰兒、詭異的歌曲...,我突然發現這是一個特別愛拍鬼嬰兒的年代。電影中充滿了畸形與殘缺的人物,像是要擁抱自己陰暗面般地深深挖掘各種異象的可能性。


David Lynch:「我為什麼拍電影?為了創造一個世界,體驗這個世界。」《橡皮頭》給我們的,是一場不會結束的夢魘,一個以夢魘形塑而成的怪異世界。

不過我慶幸的是,還好看完《橡皮頭》沒作怪夢。最近的生活進入了轉換期,忙碌又疲倦,電影帶給了我不少舒緩的心情。最近另外還看了《逆光飛翔》、《GOTH斷掌事件電影版》、《教父1的數位修復版》、《台北星期天》,並重看了一次《塔羅牌情人》,接下來等著的,就是充滿未知驚喜的金馬影展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