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4, 2012

【電影】最後的嬉皮 The Music Never Stopped (2011)

一直沒機會好好聽聽Grateful Dead的音樂,也沒有經歷過那個音樂在社會、政治上別具意義的年代,但在看完了《最後的嬉皮》,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Intro,而且就如片名─同時也是Grateful Dead代表作《The Music Never Stopped》一樣,這絕不會是一個追尋的終點。

我一直覺得這部片很有《愛瘋狂CRAZY》的味道,那些青春期的騷動不安與不被理解的苦阿!父與子、期望與失望、愛與逃離、認同與對立、彼此相愛卻又水火不容的家人們...,最終你會發現,他們兩人竟是如此地相似。好喜歡這首爸爸為了贏得演唱會的門票,而打電話進電台參加有獎徵答猜謎猜中的《Uncle John's Band》。



看到Oliver Sacks在《火星上的人類學家》裡的其中一篇(感謝Joy Ko的出國大出清,讓我挖到這本好書,我想我應該會加快把它看完)被《真情難捨》的團隊改編的DVD宣傳字樣,讓我買片時猶豫了一下,實在很怕太過煽情,但又太想看看那個在《吮指男孩》裡青澀俊美地令人不知所措的柏林影帝Lou Taylor Pucci,脫胎換骨變成鬍子小哥的表現,還有簡直就像下了魔咒似的,嬉皮、和那個年代的音樂。

故事描述一對老父母找到當年負氣逃家失蹤多年的兒子Gabrie,沒想到二十年後找到他時,發現Gabrie長了巨大的腦中線上腦瘤,不但自我精神喪失(陷入無止盡的沉思或迷失狀態)、認知混淆、記憶也被囚禁在60-70年代,對70年代以後的一切完全空白。

母親無意間提到他所熱愛的6.70年代音樂,披頭四、滾石、巴布狄倫、死之華時,Gabrie卻像某個開關被打開一樣,慷慨激昂描述音樂的細節、每首歌的故事,以及當初參加演唱會的盛況,歷歷在目地描述彷彿昨日才發生,以為自己還活在每個人都是嬉皮、強調愛與和平的1968。當音樂一結束,Gabrie的意識開關又被關上,對於剛剛才說過的話完全沒有記憶。治療師建議以音樂治療的遊戲方式替代藥物和手術,在一次次的音樂交流下延長Gabrie的意識。

看著這一切,那個當初對兒子沒有照著自己期望成長耿耿於懷的老父,終於放下顏面,把自己收藏的一箱古典樂黑膠,拿去二手唱片行全換成他所謂「60年代以後所有很吵的音樂」,他立志要研究那個年代所有的樂團,因為這也是年事已長的他最後能與Gabrie交談的機會。


「並不是只有你的記憶才值得回憶。」

電影中的老父對於兒子一直留在那個小時後一起聽古典樂開車去學校的年紀,他一直對那個跟他一樣喜歡古典樂(自以為)、且註定會繼承志業的孩子自豪著。他無法接受其實Gabrie並不愛古典樂,兩人甚至對政治和社會觀點都有著相當大的歧異,「兒子不是以我所期待的方式愛著我,現在我也應該用我原本不認同的方式去理解他」,再也沒有比放下自尊更偉大的愛了。

回到一開始的疑慮:這部片會不會太過通俗?整部片看下來我覺得算是相當恰到好處,演員表現都很自然,我想喜歡親子issue、喜歡音樂的觀眾都能各自滿足。

這部片充滿了許多的音樂梗待同好們細細挖掘,除了OST曲目陣仗相當厲害(台灣沒進這張...),其中像是老父帶著黑膠唱片去二手唱片行交換的場景,選的也是60年代次文化發源地格林威治村著名的唱片行Bleecker Bob's、兩人去看死之華演唱會的場地選的是紐約哈默斯坦表演廳Hammerstein Ballroom、Grateful Dead也為電影重新演繹了《Touch Of Grey》...,我想這些都會是熱愛搖滾文化的觀眾會有興趣的關鍵字。


It's wonderful!!

Monday, January 23, 2012

【光點國民】≒ NEAR EQUAL 日本當代藝術家影展

日本在流行文化的發展根基很深厚,在行銷與話題上向來很有一套,從流行音樂、服裝生活美學到電影、偶像劇對台灣來說都有一種指標性的影響。隨著藝術創作媒介與整個大環境、藝術市場的轉變,日本的當代藝術領域這幾年也凝聚出一股新興樣貌,他們各異其趣卻又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很流行、很有話題、很吸睛、甚至是很時尚很潮的,它們擁有小眾死忠的愛好者,同時也獲得大眾的焦點與商業的成功。

我不敢說現在全世界的藝術市場是否都感染了這股影響力,但至少在台灣比較關注當代藝術趨勢的文化圈裡,從先前的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到現在的村上隆、奈良美智、蜷川實花,關注的焦點從文學擴大到視覺,成為某一個社群裡的共同語言。

這次的《≒ NEAR EQUAL 日本當代藝術家影展》找了五位以不同主題媒介創作的日本當代藝術家代表,很難得地我們能一窺創作的歷程、貼近他們的生活模式,同時也有機會理解他們的藝術態度,很有趣的是我覺得這五人就像是整個日本藝術家各種型態的小縮影,有古典的、有前衛的、有展現達人技藝的、有KUSO搞怪的、有獵奇的、有浪子漂撇型的、有大師風範的,他們各有堅持也有執著。



「我不是幫雜誌畫插畫,
而是我覺得自己的作品還是最適合被印刷輸出,
這也是保有浮世繪那種民間刊物的精神。」

從古典主義出發,結合狩野派的繪畫技法、浮世繪的常民街頭趣味、再融入後現代藝術原素的天明屋尚,我覺得是這五人中使命感最強烈、也是最ㄍㄧㄣ的藝術家。

擁有絕佳的日本藝術史觀點,天明屋尚將古典與現代的原素融合成一幅幅帶有強烈批判意識與象徵意含的新日本畫。他的技法是傳統且嚴謹的(像是古法貼金箔、堅持馬毛要一根根繪製),但用的卻是壓克力顏料;他崇尚東方繪畫中留白的意境卻同時也營造出彷彿漫畫、電影分鏡的分割畫面;他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可賣到千萬元的價位卻堅持其《誌上藝術》(在刺青雜誌上發表作品)。天明屋尚有將各種衝突的能量轉換成個人獨具魅力的能力,因此無論是日本古畫專家、日本藝術史研究者、浮世繪研究者、刺青師傅、街頭潮流人士或年輕學生都對他讚譽有加。

我覺得天明屋尚是五人之中對藝術史最有鑽研的藝術家,可能也跟他很積極追尋自己在整個歷史脈絡裡的位置、自我定義有關。他熱衷創造新名詞或是使用各種名詞自我表述:「新日本畫」、「傾奇者」、「婆娑羅」...,但他也很了解自己的作品魅力其來何自。像是我很喜歡他堅持在刺青雜誌上刊登彩頁作品的概念,某個評論家表示天明屋尚從創作本質、繪畫內容、到展演方式都揭露了一種反傳統反權威的街頭精神,是他能夠凝聚死忠支持者的原因。


了解自己所做的每一步的意義、了解自己創作的目的、了解自己是誰、充滿個人風格與行事準則藝術態度,是武鬥派藝術掌門人獨樹一幟的作風,我唯一擔心的就是他實在花太多時間在創作了,以至於個人生活似乎有點貧乏...以及過勞的隱憂呀。面這張是我個人很愛的《潘朵拉的盒子》,我喜歡那個分割式的畫面,以及他使用刺青的圖樣做的隱喻。


「重點是存在感,而不是像不像。」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特別是在運動場上),當機會出現的時候,
有能力應對與掌握,才能使機運變成奇蹟。」

舟越桂是這次五位藝術家裡,我認為形象差最多的一位了。光看他的作品所散發的優雅「和 風洋食」氣息、以及一種大師風範的媒體形象,沒想到紀錄片裡的舟越桂是一個可愛到不行的阿伯:風趣、幽默、健忘,對創作原則很有個人見地,但同時也很會自嘲,這樣的反差相當吸引我。

這部紀錄片完整地紀錄了舟越桂創作一個作品,從草稿、雕琢、修正角度、上色、鑲填眼睛、組合頭部與身體的三個月過程,其中可以完整看到一個藝術家的工作狀態(包含休息時是兩眼發直看足球賽這件事XD)、撞牆期、與助理的互動(他也是五人裡唯一讓觀眾看到藝術家助理的一位,所以由助理代勞的部分也都是很誠實地呈現在螢幕前)、以及創作閒暇之餘的美術大學教學工作(也是五位裡唯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



身為名門雕刻家後代,在融合東方柔和氛圍、雅致的色調以及別具禪味的命題和西方式的五官與莫迪里亞尼式纖長型體的兩種創作外貌背後,也可以看到舟越桂以完全遵循古法,創作出濕潤、發出光澤的人形眼睛。每尊人形的兩個眼睛像是看向不同方向,營造出一種遠望感,舟越桂將這些遠眺的姿態作為是人一種自省的表態。

我很喜歡他在看完自己拍完資生堂的廣告後在電視機前面呵呵笑的樣子,以及最後在街道上玩滑板的神技,是一種很高層次的從容感與生活態度。

「攝影沒有原創性可言,拜託別把原創和藝術掛在嘴上。」

「藝術可以說是從無到有的創作,但攝影並非從零開始,
而是複製加工現有的影像,
那何不承認複製為前提,大膽逼近攝影的本質?」

「攝影到一個階段,就會開始追求高階的相機和鏡頭,
但是如此一來,攝影師就會成為相機的奴隸。」

晃動、模糊、失焦、高反差、黑白粗粒子分明,在日本攝影史上一定會提到的攝影大師森山大道,其攝影作品一如其人,內斂卻絕不妥協。再看似不經意與隨興的相貌下,森山大道有著相當典型藝術家印象的生命歷程與性格。一本《写真よさようなら》的攝影集,打破了「照片」既有的概念,告訴觀者照片不一定要是清晰的、有主題的、有意義的。在某些角度上,這本攝影集的誕生也將許多影像工作者從照片裡解放了出來。

電影從一趟看似無目的的遊走中出發,森山大道拿著一台裝著底片的傻瓜相機,像個無所事事的漫遊者在新宿街頭銜晃著,看到有興趣的畫面就拍下來。他用拍立得、用Ricoh的底片機,每一台相機都是別人送的不曾自己購賣過,一直到電影拍攝的此刻,才由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了他第一次接觸的數位相機。


擁有名氣與才氣、也曾走過吸毒嗑藥的墮落荒唐歲月、坦誠與家人關係疏離、完全無法被逼迫做不喜歡的事物、思考許多哲學性或文學性的問題,森山大道走過許多人生的風景,在他的攝影裡碰撞,形成了一道道「擦傷」─一種與生命接觸,並在心中留下無以名狀的痕跡。

我們究竟在這樣看似不經意的影像中,期望看到甚麼?這些遊走在城市中的日常街景,既熟悉又疏離。或許這騷動不安的一切,都是我們內心中稍縱即逝的陰影,我們從中抓到的片刻靈光,反射出的都是我們生命的本質。

「我是專門揭露負面意識的角色。
與其高唱愛與和平,不如逆向操作。」

「我一天只能工作三小時。」

欣賞會田誠這一段紀錄片真是再愉悅也不過了!因為他就是一個十足的怪咖,活脫脫像日本綜藝節目裡會出現的搞笑藝人一樣(我覺得他非常像搞笑雙人組ナインティナイン裡的矢部浩之
),有一種亂七八糟的窩囊感(外表)、毫不保留展現自己玩世不恭的不正經態度,卻又有著相當可親、以及一種大智若愚的氣質。

裡面無論是在墓園舉辦的詭異cosplay婚禮(老婆是一個長得很像美少女戰士的藝術家)、在一個差不多是放大版的蟑螂屋工作室裡作畫、找一群女學生幫他畫(再請她們吃燒肉)、不知道從哪裡CALL來友人幫他製作大型瓦楞紙屋自己卻偷偷逃跑、以及剪瓦楞紙剪到在假哭的樣子,讓人差點忘了他可是東大美術系碩士班畢業的高材生。


他的作品題材乍看都相當驚世駭俗,不吝惜把少女們剝光與蟑螂交媾或打成果菜汁,風格多變,漫畫、油畫、立體作品、錄像裝置...技巧相當好,有時會出現古典工筆的精緻畫風、有時又出現宛如幼稚園小孩般的塗鴉。

「我的作品充滿了妥協與讓步,不這樣賣不出去,因此盡是做一些媚俗的作品」;「我認為藝術就是應該只為藝術,要易懂,且能再現創作者的看法。藝術家也是在做紀錄的工作,只是表達的方式和記者不同。」會田誠相當理解自身的位置,以及在大時代下藝術與藝術家存在的意義,他會告訴你他用日本式的漫畫方式畫少女、極盡的物化女性,是因為這是引起國際媒體注意最好的方式,而他也巧妙掌握了市場獵奇的心態,不可置否地儘管飽受批評,這仍是他最暢銷的代表風格

這樣的會田誠,也許是這五人裡最真實表達自己的傢伙。


「這真是太漂亮了。我真是個天才。」

我真的不知道草間彌生年紀已經這麼大了,一直覺得她就是日本當代藝術裡「前衛」的代表,而代表前衛的人又怎麼會老呢。草間彌生的這段紀錄片,之前金馬影展已經播過,紀錄了她完成50張100號黑白創作的歷程,年事已高的她狀況時好時壞,滿像個小孩需要他人很多的關愛眼神與掌聲,有時創作不順時還會耍起任性,責怪都是拍攝的團隊在所以害她分心了。創作時充滿一種堅定的自信,拿著一隻黑色麥克筆就是一直永無止盡的畫下去。

她像是活在自己的小宇宙裡,不斷對著旁人歌功頌德自己成就,定時翻閱所有的藝術雜誌看看自己的相關報導,儘管私生活像是個可愛又有點古怪的婆婆,但出席各大封勳場和永遠都是她獨樹一幟的高彩假髮和鮮豔的訂製服飾,你會想,這樣的人是不是真有點老糊塗了,但有時她又會突然冒出驚人之語對著工作室的工作人員說:「我知道妳們都在等我死去,等我死這些全部可都值錢了。」坦承直白地令週遭的人只能尷尬地搖著手說沒有沒有、老師你想太多了。


「我想站在山頂上,不斷把山的高度堆高再堆高。」紀錄片中也訪問了當年與草間彌生在紐約住在同一棟公寓裡打拼的藝術家,突然覺得她年輕的樣子有點像小野洋子,錯過了她最意氣風發的6-70年代有點可惜,有機會想找她的自傳來看看。

推開當代藝術的大門,我們獲得了一種來自於精神自由的富足,但同時也陷入準則崩毀的茫然;我們樂於看件藝術製造出聚大的商業利益,但也質疑這樣的成功是否掏空了原本純粹的本質。我們就是這樣懷抱著脫序狂喜與不安騷動慢慢走向一個無邊無際的失控疆界。

Monday, January 09, 2012

【Weekly Cinema】2011.12.25-12.31

2011年末以兩部我個人去年滿愛的商業大片做結尾,有一種被聲光效果刺激活化的感覺,陰濕幽暗的冬日就該被如此娛樂一下~

《不可能的任務4: 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Ghost Protocol(2011)》★★★★☆
其實我覺得MI3就滿好看的,演員對我來說好感度很夠(可能因為有Philip Seymour Hoffman、Jonathan Rhys Meyers和Maggie Q這些我喜歡的菜~),但可能受到MI2的拖累,所以票房還好之餘,阿湯哥也一直被唱雖。我個人一直都很喜歡阿湯哥,除了他有最典型好萊屋明星的長相,我覺得他就是標準巨星風範,無論電影要他做甚麼都全力以赴並且樂在其中。除了商業大片盡情耍帥之餘,在一些藝術片或搞怪片裡其實也有很不錯的出人意表演出。

這次MI4預告一開始出來,我覺得普普,但看了後來阿湯哥爬杜拜塔的幕後花絮,簡直就是雞皮疙瘩掉滿地驚為天人!而且從幕後花絮可以看出,他就是一個極富膽識、追求完美、積極賣力的人(整個再度被收服),MI4除了杜拜塔,兩隊人馬用假身分交易、沙塵暴、自動停車場等幾場戲都拍得很有特色。

此外我最喜歡的一點,就是MI4終於又擺脫了阿湯哥個人秀、每個隊員都在逆境中必須突破自我且戲份有所發揮。這次一開始就告訴你,以前那些神奇科技後援都不靈光了,整個小組被放棄、每集都出現的面具製造機失靈、連發任務的機器都要拍一下才自動銷毀,再加上小組裡有菜鳥探員、一心想復仇的女探員、謎樣的男探員,互動中的各種變化與笑點也不少。我很喜歡最後阿湯哥那幕,十足MI系列的孤獨命運、又充滿人味!


《龍紋身的女孩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David Fincher version(2011)》★★★★
2011年的最後一天,以David Fincher式的冷冽幽闇終結。從《班傑明的傑幻旅程》到《社群網戰》等風格各異其趣、且獲得各式肯定的作品,David Fincher拍攝了改編自拉森千禧三部曲的《龍紋身女孩》重新喚醒觀眾對這位導演最初的喜愛其來何自。重返Se7en、Zodiac的黑色陰鬱風格,會不會有老調重彈之感?套句小郵差對此片的評價:「Zodiac的陰鬱,Se7en的緊繃,加上Benjamin Button的優雅。

我沒看過瑞典版的電影所以無從比較,不過David Fincher版的選角我很喜歡,比較有明星味對觀眾來說好感度高。我之前一直覺得丹尼爾克雷格臉很苦沒有很喜歡他,但他演布隆維斯特這角色真是恰如其分!少了007那種過度神勇和自詡風流,布隆維斯特是一個相當有人味且擁有正義之心的記者,丹尼爾克雷格演來非常適合。關鍵女角沙蘭德由沒有包袱的新人Rooney Mara飾演也是聰明的選擇,除了歌德龐克式的邊緣人外貌,Rooney也為這個角色增添了一點強悍之餘的柔美氣息,她其實與小說的形象塑造差異最多,但我想看了她的表現應該沒有觀眾會介意的。

劇情的部分自然有修改刪減,畢竟千禧三部曲每一本都跟磚頭一樣厚,但我不是原著本位主義的書迷,覺得在劇情上導演大致已經改的很不錯,小細節仍有瑕疵但瑕不掩瑜。David Fincher之前接受訪談時表示,這種黑暗變態的戲碼就是他擅長的拿手好戲,但我覺得《龍紋身的女孩》並不是再一次地跟觀眾們宣揚他的看家本領而已,這裡面也有敘事和技術上的成熟進化。

如果說David Fincher、丹尼爾克雷格、驚悚連續殺人魔、冷冽陰鬱氛圍、北歐斯德哥爾摩風情、拉森...這些關鍵字都還吸引不了你,看看電影片頭動畫加上NIN主唱Trent Reznor和YYYs主唱Karen O重新詮釋齊柏林飛船的Immigrant Song吧!完全值回票價啊!

 2011年初的一陣奧斯卡熱,讓我一連進電影院看了多部很棒的好萊屋院線片(像是王者之聲黑天鵝真實的勇氣社群網站...等等),之後也陸續看了不少會認人覺得「沒想到你也會看這部」的片XD,像是《現代驅魔師》,我必須要再度宣揚這類型的片我都還滿愛的這個事實(《驅魔》好看到爆!),而《The Rite》又有人魔怎能不看!

《下流正義》與《X Man前傳》也都滿有意思的,看《青蜂俠》出自於一股支持國貨與Michel Gondry的心情,《大象的眼淚》也是因為熱愛原著所以連電影一起支持(絕對跟吸血鬼沒關),希望2012年的我,也可以繼續爽爽吃爆米花支持精彩的商業片(商業片真的非常療癒阿!)。

Wednesday, January 04, 2012

【murmur】本日收穫之7

《本日收穫》

什麼都不想幹的倦怠感和缺乏覺悟的心
突然有了「其實也不錯阿,2012是世界末日」的開朗心情

看了本期大誌發出
「不行!我還沒去過Fuji Rock不能世界末日」的吶喊

大吃北海道來的薯條點心
不懂日本人為什麼可以搞得那麼好吃的疑惑

對自己一開始興沖沖畫的東西很喜歡
但沒多久就棄如敝屣的性格感到困擾

擔心murmur日記變成癬癬日記的隱憂
岩崎崇 Takashi Iwasaki說:天氣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沒啦,很明顯一切都是我自己的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