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9, 2009

【電影】《樂活俱樂部》by荻上直子

阿,該怎麼說呢,真不該在陰雨綿綿的禮拜天看這樣的電影阿!之前在光點的洗手間裡看到這部片的介紹,光看簡介就讓我心中暗暗想著我一定要去看。劇情描述妙子帶著一張莫名的手繪地圖,來到一個濱海的民宿《濱田》,並在這裡遇到了一群奇特的人物,一開始極度不能適應的妙子,在濱田的日子裡逐漸展開了自我對樂活態度的探索與追求。

片子裡人物不多,也沒什麼對話,只有優美風景如水彩畫,雖然沒在片尾字幕看到MUJI的蹤影,但我強烈懷疑整部片的服裝都是無印良品贊助的,整個日系悠閒風阿。裡面最有趣的人物莫過於在海邊賣著紅豆刨冰的櫻花太太了,櫻花太太每年春天都會在濱田賣刨冰、帶大家做自創的《謝謝體操》,然後在春天過後雨季來臨時,就會像一陣風似的離開。
整部片儘管悠閒,但導演對「樂活」的詮釋還是充滿日本式的無裡頭,光看他們做謝謝體操就夠好笑了!此外,整部片最常描述的就是吃東西的場景,無論是製作一碗紅豆刨冰的過程、日式早餐西式早餐、梅子、烤肉、龍蝦、啤酒...導演荻上直子用非常細膩、緩慢的角度訴說(吉本芭娜娜的書也常幹這種事),若沒有懷抱著一點樂活放鬆的心情觀看,搞不好會有「這些人也吃太久了吧」、「怎麼動不動又要吃阿」的feel。看的過程裡很容易就陷入這個眈美的情境中,但濱田民宿裡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樂活規矩,並不是導演真正要強調的東西,能不能夠拋開對自己的設限、重新找到自己內心的樂活平衡才是焦點。我沒有找到我內心的樂活,但我看完電影跑去大吃了一頓日本家庭料理。
沒看到山下敦宏的《天然子結構》讓我有些扼腕,但還好有看到《樂活俱樂部》整個人有被撫慰了一下。值得一提的小趣味是:這部片的原名為《眼鏡》,因為是日本眼鏡商會贊助的,所以整片的演員都戴眼鏡,真難得如此的制入性行銷卻完全不讓人覺得討厭阿...。本片獲2008柏林影展Manfred Salzgeber獎、2008年日舞影展世界電影評審團獎入圍,導演荻上直子的另一部片《海鷗食堂》感覺也是新清好看呀!

【電影】精神不老:Young@Heart和《不老騎士》預告!

看完《搖滾吧爺奶》的感覺,就跟電影中一個觀賞她們演出的婦女心得一樣:「再也不能輕易地說自己老了!」整部片以各種搖滾樂貫穿,但探討的是,人如何面對自己的衰老,不知道等我老了能不能夠也像Young@Heart一樣,找到一件可以做到直到死去的事?我很喜歡片中Fred表演Coldpaly的fix you,就如同1976的阿凱所說的一樣:比起coldplay的任何版本,Fred的fix you真的是我們聽過最動人的,而如今Fred也帶著他的超有磁性重低音到天國了。(希望他不會只留給他的姪子一塊多的遺產XDD)

另外當然要推一下國片《不老騎士》,國外的老人很努力,台灣的老人也是輸人不輸陣!17個平均81歲的老人為了完成摩托車環島的夢想,從體能篩檢、考駕照開始,一步步挑戰自己的極限。預告片剪的非常熱血感人,13天共計1139公里的路程中發生許多困難,每個人也懷抱著不同的過往,不老騎士團長賴清炎說的話讓我非常感動:「這個社會及年輕人都習慣放棄老人,也讓老人認為自己老了就沒有用,所以我們老人要先勇敢起來,這樣才能改變社會對老人的看法」《不老騎士》預計於2009下半年上映,希望大家進戲院支持!

Saturday, March 28, 2009

【Kundera】背叛的重量

「不論是廢話還是至理名言,他們的側面都只是一條線。」by泥巴總部之黑犬日誌
不知道為什麼看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的過程,我一直想起泥巴總部之黑犬日誌的這一句話。書在不同的年齡看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有些書在我國高中的時期覺得超棒的,但長大再看就嫌幼稚了些;有些書籍小時後怎麼都看不懂,但卻某天一夕間突然能領略箇中滋味。當然,有很多經典名著是可以跨越這個時空界線的,或者說,有很多糟糕文字的爛也是歷久彌新...。

我覺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就有這樣跨越時空、跨越情境的曖昧趣味在。對我而言他像是一本各種生活經驗的辭典,等待我用我自己的生命經驗去驗證。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就在誠品翻過這一本書,那時純粹只是因為覺得這名字很酷,除此之外並沒有留下太多記憶。沒想到事隔多年後有機會認真再拜讀一次,或許在歲月的增長(或摧殘?)下,我與米蘭昆德拉的書寫經驗就這樣猛地連結了起來。

最近公司發生了一件大事,是關於忠誠與背叛的事。當然你會想都什麼年代了,哪裡還有什麼為公司誓死效忠這種鬼話,反正一旦扯上利益就是這樣,什麼大帽子都扣的下來。儘管吃人嘴軟,但說實話,我並不特別同情遭受背叛的一方,但這並非我認同那個所謂背叛者的作為,基本上我覺得值得討論的,是「背叛」這一個向來被視為背徳的行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對背叛的描述很有趣:

讓人感到誘惑的,是背叛,而不是忠誠。Sabrina為了可以背叛家裡、父親而內心激盪不已。背叛,是我們從小被告知人類最可惡的行為。但背叛是什麼?背叛是走出行伍且走向未知,有什麼比這個更美的嗎?

然而,當初我們為了B而背叛A,就算現在我們背叛了B,也不代表我們可以與A重修舊好。第一次的背叛是無從彌補的,在連鎖反應下,背叛總會引發起其他背叛,每一次的背叛都離我們當初的起點越來越遠。

其實米蘭昆德拉的文字,對應於我的體驗並沒有淬鍊出一個多了不起的新想法,但我想我對於這個背叛事件,會採取一個滿淡然的態度,除了不想躺混水外,更大一部份,或許是我也認同米蘭昆德拉的說法吧。

Sunday, March 22, 2009

【喜歡】生活中小奸小惡的趣味─鄰人的犯罪

最近睡前都會覺得有點累,可能是不太想上班的緣故,以至於連睡眠都失去了意義。因此我開始閱讀這本鄰人的犯罪,數個極短篇集結而成,短短的沒啥負擔,也希望在夢境中可以脫離現實一下。

宮部美幸真不愧是日本國民作家,非常擅長運用不同人物的觀點,去描寫日本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鄰人的犯罪》講的是生活中那些我們會遭遇到、甚至有可能去進行的小奸小惡,像是鄰居的狗太吵了乾脆綁架牠之類的行為,在這些小小的、刺激的小犯罪的背後,引發出了種種荒謬的趣事,非常好看,有一種世界奇妙物語的感覺。聶永真設計的封面我也很喜歡。

太久沒寫讀書心得了,趕快醞釀一下,接下來不久應該會有讀書心得n連發。

Monday, March 16, 2009

【電影】鍍了金還是貧民的Slumdog Millionaire

會想看這部除了因為它拿了一堆獎項,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導演Danny Boyle,因為我非常喜歡他的猜火車跟海灘。看完Slumdog的最大感想就是:Danny Boyle很會拍喀藥片、人性黑暗片、甚至印度片也有模有樣,可是他真的不會拍愛情片阿!這片的愛情梗也太弱了,但是描寫手足的部分很深刻,也很殘酷。我喜歡片頭一開始死小孩給警察追的片段,明快的剪接的確是Danny Boyle的style!短短的幾分鐘拍的動感十足,好像觀眾也跟著穿梭在貧民窟巷弄,跟著小主角們一起逃難一樣,最後鏡頭不斷拉遠,刻劃出一個壯觀的貧民窟景象,cool,光這段就夠拿best editing了啦。

這部電影在奧斯卡之後有多轟動大家都知道了,有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三個小主角在拍完電影、參加美國奧斯卡以及一圓迪士尼的美國夢後,回到了自己的貧民窟老家,記者仍瘋狂想拍照,小演員倦怠心生抗拒竟遭老爸當著記者的面呼耳光事件成為國際頭條,為電影更添一筆話題。貧民窟的問題不會因為一場電影就有所解決,我看著新聞照片,小演員被瘋狂的記者圍繞像個驚弓之鳥,被老爸呼耳光嚎啕大哭的畫面都成為嗜血的英國媒體最棒的生財機器,而那廂又傳出老爸向劇組獅子大開口要脅更多薪資...,我想起Slumdog裡主角三人被人蛇集團騙去,差點變成街頭盲人乞討歌手的片段...,突然有一種英國人真的很賤的感覺,大概是我的被殖民主義者的心態在作祟吧XDD。

另外,關於貧民窟的電影最推薦的還是2002年由《中央車站》導演Fernando Meirelles 拍攝的《無法無天City of God》,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完整個人超激動。這不是一個鍍了金的美國夢,這是一個真人真事改編的巴西貧民窟血淚,從絕望黑暗中透出的微弱光芒才是真光明。

Sunday, March 15, 2009

【喜歡】lemieux.pilon 4D art《諾曼》

天阿!!!我只能說真是太好看了!!!!Bravo!!!鼓掌鼓到我手都紅了,散場時,整個人還暈陶陶的,恍恍惚惚遇到憶璇我整個飛撲+熊抱,兩個人不停互相拍打大叫真是太好看了吧,怎麼會麼好看!!那時候看著節目單隨機選的表演,值回票價呀我的媽!!!!!

現在的藝術展演都在強調科技與互動,可是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完整運用科技/舞蹈/戲劇/視覺/音樂元素的表演了。整齣戲講的主題是「對電影的狂熱」,是一齣向動畫大師Norman McLaren致敬的4D戲劇。主角舞者Peter Trosztmer飾演一個對Norman的作品充滿狂熱的戲迷,在Norman的工作室裡,展開一場融合現實與幻境的探索之旅。整部戲劇以Norman的作品做串聯,運用了超過15個片段,融合獨特的4D影像加上Peter豐富又有魅力的舞蹈+口白,小元說,這根本就是最新型態的LIVE紀錄片了!

在舞台上,團隊充分運用高科技製造出影像+真實表演的夢幻場景,光從一開始Peter坐在工作室裡,而Norman的靈魂慢慢浮現,Peter與之互動的景象就叫人離不開眼睛!Norman大師的動畫創作風格豐富又多元,有的只是簡單的線條、有的是斑瀾的色塊、有的是像碳筆素描般的超現實圖像、有的又是荒謬的真實人物默劇表演,Peter的肢體展演與這些豐富的視聽素材,展開了一場充滿既具像卻又充滿流動符號性的LIVE致敬演出,感官震撼十足。

Norman大師的動畫短片在youtube都可以看的到,這個是1955年的《閃爍忽現》,也有運用再這次的舞台演出中。

戲劇的最後,我記得主角Peter說了一句類似「我對Norman的沉迷沒有解除,似乎更沉迷了!」深有同感,當你真心喜歡、沉迷一件事物,就是會全副精神的融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精神影像具現就是如此吧。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戲劇院的座位真是太優了,就算你買最便宜500塊的票,斜度也很夠,完全沒有視覺死角也不會被人頭檔到,Perfeet(小飛上身XD)!!!

Saturday, March 07, 2009

【電影】守護者Watch Man

因為我不是超級英雄迷,比起蜘蛛人、蝙蝠俠,「守護者watch Man」對我而言真是完全地陌生。但我向來是個角色迷,我喜歡有很多不同角色的漫畫或電影(所以我超愛JOJO冒險野郎),加上畫面很酷、以及那句「我們守護人類,但誰來守護我們」悲壯的廣告詞,還是很殺的首映晚場下大雨也殺去看!

片子很長近三小時,不過我本來就是劇情片狂,這種探討超級英雄內心世界、社會哲學議題、以及融合美國歷史文化的超級英雄電影還滿對我的味!特別是開場近10多分種,以美式鄉村音樂為背景音樂,從變裝英雄的盛衰點出了幾個美國歷史重大事件:世界大戰、越戰、反戰文化、與蘇聯的冷戰、甘迺迪事件等等,非常精采!(基本上熟諳世界近代史的人來看一定會非常融入)。電影裡談到了許多滿嚴肅的issue,像是每個超級英雄都會面臨到的「犧牲v.s.和平」的議題,其實滿沉重的,不過導演Zack Snyder仍把許多打鬥場面拍的拳拳到肉、生猛有勁。

另外,有些網友認為,前半段追查兇手的部分太沉悶,有太多旁白,可是我反而喜歡的是這個part耶!從「吻兩下打兩槍」、James Ellroy的黑色大理花懸案、到Raymond Chandler的推理小說,我逐漸發現我非常喜歡冷硬派(Hard-boiled)推理小說的風格,叨叨絮絮的硬漢警察(或偵探),用比較蠻幹的方式去追查兇殺迷團。因此我非常喜歡WatchMan裡變臉羅夏Rorschach這個角色!除了他的MASK是來自精神病理學上著名的羅夏克墨跡測驗(Rorschach Inkblot Test)的圖形,會隨著主角本人心境的轉變而變化流動著不同的影像,變臉羅夏的人格也非常有趣,基本上就是一個偏激又暴力的社會邊緣人的角色XDD。在WatchMan裡,每個超級英雄都有很人性化的過去、不一樣的心事,性格上都有一些缺陷並非完人,因此看起來非常過癮。當然這部電影並非那麼地完美,對一些不想看英雄悲傷的過往、戀愛故事以及內鬨的觀眾而言,可能會覺得導演也太囉唆了吧!

Monday, March 02, 2009

【啾啾】點心時間的愉悅─Russian Red /The Bird and The Bee


路嘉怡在某次的飛碟Radio介紹了這兩組藝人,聽他們的歌都讓我有想要吃點心的感覺!小鳥與蜜蜂(The Bird and The Bee)是一男一女的組合,曲風輕快俏皮,我覺得根本就是加了電子節拍的bosa nova,兩個人的造型也走英倫復古風,我很喜歡他們重新詮釋的《How Deep Is Your Love》,《again & again》我很喜歡的主旋律中有點半音的部分:


另一個則是名為Russian Red的西班牙女生,也是花草清新派的,雖然這類型的女歌手,歌聲對我來說都差不多(像frante阿,還有那個誰誰誰呀...),不過的確過一陣子需要一個新面孔來讓大家fresh好心情一下。Russian Red小姐好像還沒有出任何的mv(?)意外找到這首《Cigarettes》有點像在試鏡的畫面,滿cute的,沒想到西班牙小妞也有這一味阿。

【cello】Maya Beiser-World To Come 明日世界

很久沒有進出高級展演中心了,為了要搭配上國家音樂廳的水準,我還特地穿上了洋裝、彩色絲襪跟高到不行的高跟鞋呢,結果,我們兩個大概是全場穿的最正式的了吧。不過看表演本身就是一種身歷其境的享受,所以看搖滾演唱會就是要打扮的rock、聽live house就要穿上文藝青年最愛的窄管褲,去聽大提琴獨奏會,當然就是要附庸風雅一下了,反正我也很樂在其中!

被稱為大提琴女神的Maya Beiser,在這場名為「明日世界」的大提琴獨奏會中,的確以更多元、未知的表現方式,帶來一個突破以往對大提琴認知的演出。整個演奏會結合Loop(現在連古典樂也愛用)、影像燈光、人聲(說話與歌唱),很酷,有點極限主義的feel,有時候一個單音連彈,甚至連拍打大提琴也能自成一旋律。我很喜歡她演奏葛里霍夫的《瑪莉》以及安德瑞森的《聲音》,她的演奏很有神秘主義的風格。下面這首是在youtube上找到的我也很喜歡,曲名為《Light Is Ca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