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很簡單,卻充滿許多豐富的人文意向:流浪的電子花車魔術師與他的同伴們,在各個不同鄉鎮間有著不同的際遇。我們可以看到當時有些村莊已經開始有了電視機,大家寧可全村盯著一個小電視猛看,也不想花錢看帳棚式的馬戲團魔術秀,因此主角群只要看到新的村落有「魚骨頭」(電線)就跳過!亞馬遜叢林裡的原住民雖然過著原始的生活,但阿媽也很時尚的把收音機扛在肩上頗有嘻哈的style。
這部電影相當符合我對巴西人的傳統印象:樂天、隨遇而安的享樂主義、性觀念開放、小奸小惡偶一為之但沒什麼真的壞蛋,就像主角比腕力把錢跟家當都輸光了,女主角莎樂美就用肉體賺錢,之後再打造一輛更炫麗的電子花車;手風琴手愛上了莎樂美也不管妻子懷孕,就義無反顧跟著電子花車流浪。他們相信明天永遠是美好的,去哪裡都能生活,最後都會有一個happy ending,我想到之前看了庫斯杜力卡的《黑貓白貓》也有類似的意向呢,或許有著一顆對人生無比樂觀的心,才是去流浪的最重要條件吧!

2 comments:
“或許有著一顆對人生無比樂觀的心,才是去流浪的最重要條件吧!“<---這樣寫都讓人想去流浪了!
特報好讚!
流浪能培育出一顆對人生無比樂觀的心嗎?不知道ㄟ,但我保證吃喝玩樂能,哈哈哈哈哈!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