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心情鬼打牆似的低潮下聽到這張專輯的,每一次第一首歌《The First Song》的吉他前奏一下,所有的鬱悶情緒都大瀉千里般的隨著音樂流出,聽完一輪,心情也像是被洗滌過一樣的輕盈。
當初會找到Band of Horses的音樂,是在那個瘋狂迷戀Grunge的時光,吃飽撐著似的聽了一堆大的小的西雅圖樂團,然後我聽到了他們最有名的《The Funeral》,記得好像是某個汽車廣告的主題曲之類的,非常Indie感的抒情搖滾之作,前段氣氛疏遠飄渺,副歌吉他音牆飽滿情緒激昂,很有層次感的一首歌,主唱Ben Bridwell的聲音實在很不美國,很知性,有時空靈有時高亢。
雖然跟我當時想聽油漬的心情很是有點違和,但我還是買了他們的首張專輯《Everything All the Time》,就跟專輯名稱一樣,這張專輯的作品對我來說有一種尋常存在的雋永感,不管是上網的時候聽、趕稿的時候聽、心情很差或心情很好的時候聽、一早起床很累或晚上回家搭捷運很累的時候聽、坐車時把窗子搖下來吹風聽、或一個人在公園散步時聽...不管時候聽都覺得很適合。專輯側標寫這是一張很有印象派風情的專輯我同意,每首歌都讓我的腦海浮現某種自然與情感交織的景致,生活中的浮光掠影。
Live版的The Funeral,根據有聽過現場演出的網友說,Band of Horses的現場滿有感染力的,能現場聽這麼氣氛飽滿的歌,情緒應該會滿到胸口吧!
專輯裡的歌曲快慢參半,快歌我非常喜歡《weed party》這首帶有西部鄉村風味的輕快節奏歌曲,會讓人聯想到一些美好的經驗與時光,另外中快版的歌曲像《The Great Salt Lake》、《Wicked Gil》都有一種懷舊式的愉悅。
慢歌的部分除了《The First song》、《The Funeral》是代表作,我很喜歡《I Go to the Barn Because I Like The》、以及最後一首《St. Augustine》,像是坐在花園裡唱歌般的清新民謠感,為專輯畫下一個可愛的句點。
真面目,馬的團的各位其實都是大叔...大叔中的大叔(但音樂好有氣質聲音好夢幻怎麼回事...),他們2004年成立於西雅圖,被地下音樂大廠 Subpop簽下發了《Everything All the Time》,2010年10月發了第二聲專輯《Cease to begin》。
有些樂評說如果你喜歡像Arcade Fire這類型的音樂,也會喜歡他們,但光就音樂兩相比較下我個人比較喜歡Band of Horses,Arcade Fire比較像會創作出瘋狂奇想之作的鬼才藝術家,而Band of Horses的大叔們則像是趕羊的詩人,更自在灑脫。
Friday, April 08, 2011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2 comments:
這張真的很好聽!
他們的現場很令人期待,只是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聽到就是了,就像MGMT一樣...
他們有去summer sonic...日本音樂祭的卡司真是令人羨慕到不行~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