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4, 2012

【電影】最後的嬉皮 The Music Never Stopped (2011)

一直沒機會好好聽聽Grateful Dead的音樂,也沒有經歷過那個音樂在社會、政治上別具意義的年代,但在看完了《最後的嬉皮》,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Intro,而且就如片名─同時也是Grateful Dead代表作《The Music Never Stopped》一樣,這絕不會是一個追尋的終點。

我一直覺得這部片很有《愛瘋狂CRAZY》的味道,那些青春期的騷動不安與不被理解的苦阿!父與子、期望與失望、愛與逃離、認同與對立、彼此相愛卻又水火不容的家人們...,最終你會發現,他們兩人竟是如此地相似。好喜歡這首爸爸為了贏得演唱會的門票,而打電話進電台參加有獎徵答猜謎猜中的《Uncle John's Band》。



看到Oliver Sacks在《火星上的人類學家》裡的其中一篇(感謝Joy Ko的出國大出清,讓我挖到這本好書,我想我應該會加快把它看完)被《真情難捨》的團隊改編的DVD宣傳字樣,讓我買片時猶豫了一下,實在很怕太過煽情,但又太想看看那個在《吮指男孩》裡青澀俊美地令人不知所措的柏林影帝Lou Taylor Pucci,脫胎換骨變成鬍子小哥的表現,還有簡直就像下了魔咒似的,嬉皮、和那個年代的音樂。

故事描述一對老父母找到當年負氣逃家失蹤多年的兒子Gabrie,沒想到二十年後找到他時,發現Gabrie長了巨大的腦中線上腦瘤,不但自我精神喪失(陷入無止盡的沉思或迷失狀態)、認知混淆、記憶也被囚禁在60-70年代,對70年代以後的一切完全空白。

母親無意間提到他所熱愛的6.70年代音樂,披頭四、滾石、巴布狄倫、死之華時,Gabrie卻像某個開關被打開一樣,慷慨激昂描述音樂的細節、每首歌的故事,以及當初參加演唱會的盛況,歷歷在目地描述彷彿昨日才發生,以為自己還活在每個人都是嬉皮、強調愛與和平的1968。當音樂一結束,Gabrie的意識開關又被關上,對於剛剛才說過的話完全沒有記憶。治療師建議以音樂治療的遊戲方式替代藥物和手術,在一次次的音樂交流下延長Gabrie的意識。

看著這一切,那個當初對兒子沒有照著自己期望成長耿耿於懷的老父,終於放下顏面,把自己收藏的一箱古典樂黑膠,拿去二手唱片行全換成他所謂「60年代以後所有很吵的音樂」,他立志要研究那個年代所有的樂團,因為這也是年事已長的他最後能與Gabrie交談的機會。


「並不是只有你的記憶才值得回憶。」

電影中的老父對於兒子一直留在那個小時後一起聽古典樂開車去學校的年紀,他一直對那個跟他一樣喜歡古典樂(自以為)、且註定會繼承志業的孩子自豪著。他無法接受其實Gabrie並不愛古典樂,兩人甚至對政治和社會觀點都有著相當大的歧異,「兒子不是以我所期待的方式愛著我,現在我也應該用我原本不認同的方式去理解他」,再也沒有比放下自尊更偉大的愛了。

回到一開始的疑慮:這部片會不會太過通俗?整部片看下來我覺得算是相當恰到好處,演員表現都很自然,我想喜歡親子issue、喜歡音樂的觀眾都能各自滿足。

這部片充滿了許多的音樂梗待同好們細細挖掘,除了OST曲目陣仗相當厲害(台灣沒進這張...),其中像是老父帶著黑膠唱片去二手唱片行交換的場景,選的也是60年代次文化發源地格林威治村著名的唱片行Bleecker Bob's、兩人去看死之華演唱會的場地選的是紐約哈默斯坦表演廳Hammerstein Ballroom、Grateful Dead也為電影重新演繹了《Touch Of Grey》...,我想這些都會是熱愛搖滾文化的觀眾會有興趣的關鍵字。


It's wonderful!!

2 comments:

猴子 said...

我超喜歡這部電影!
愛搖滾樂的人看這部片樂趣應該會更多~

rabbit44 said...

我看了你的心得,如果你也對一些(老)搖滾有興趣的話,很想推薦你看《男孩吶喊自由鳥:搖滾樂的奇想故事》這本書,很棒!

另外有機會也可以看看Lou Taylor Pucci的《吮指男孩》,我覺得他那時比較不像年輕的強尼戴普...: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