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失控 Chronicle (2012)》★★★★
《超能失控》的題材很有趣,但也很容易拍得很老梗,劇情讓我想到大友克洋的經典漫畫《AKIRA》,探討的議題也是近年來許多超級英雄電影的共同中心命題:到底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還是既然這個世界負我、將之毀滅也無所謂? 這是七年級新銳導演Josh Trank 的第一部作品,將家庭破碎的平凡慘綠少年意外獲得超能力的故事,拍的大膽又有新意。我特別喜歡導演穿插運用手持攝影的方式,合理且有突破的視角,比起一些恐怖片試圖用針孔監視器影像營造出令人不耐的偽紀錄片風格,《超能失控》的手持鏡頭處理更顯出「boys will be boys.」帶有年輕氣息的設計感。劇中三個主角在獲得超能力後,透過不斷的鍛鍊,也能移動和操控各種物體(包括自己),因此攝影機會合理的出現一些漂浮在半空中的視角,俯視三人間的互動與關係,相當有趣。 影片後半段20幾分鐘拍得轟轟炸炸讓人情緒高漲。一部視覺爽片還能纖細融入道德議題、破碎家庭問題,實屬難得,有網友說,覺得安德魯暴走後犯案手法不夠高明,我倒覺得這才是重點,安德魯不是鬱鬱寡歡的不得志天才,他就是一個自卑且有情緒障礙、家庭失和的平凡青少年,可能是你也是我,他並不想背負責任成為甚麼英雄,他只是有點自私地想好好鞏固心中想保護的東西,我認為這樣的設定在寫實不過了。
《顫慄黑影 The Woman in Black (2012)》★★★☆
片頭充滿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視覺設計我很喜歡,發條玩具、瓷器、古老的木頭家具、蕾絲洋裝...,那時看預告覺得挺有愛倫坡的風味,不過《顫慄黑影》做為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脫離哈利波特後的第一個角色,我個人覺得不算太成功,可能因為電影節奏有些緩慢,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的表現也還殘存在「後哈利波特」時期的可預期範圍裡,不差但也不驚艷。倒是劇本還挺有意思的。原著劇本《The Woman in Black》改編自英國小說家Susan Hill 1982年的暢銷經典小說,原始版的故事是老年的男主角Arthur Kipps帶著回憶的口吻向村民講述年輕時的一段恐怖經歷,帶有黑色寓意和宛如籠罩在濃霧莊園的蔓延恐懼讓這個故事大受歡迎,有非常多電影、電視和舞台劇的改編版本,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各版本對於這個故事各有詮釋方式,結局也相當開放。
搜尋了一下,發現舞台劇的後設劇本相當吸引我,老年的Arthur Kipps希望透過舞台劇演員飾演的年輕Arthur Kipps重溫這段經歷,做為糾纏多年詛咒的了結,整齣舞台劇只有2個演員飾演全部的角色, 並將「黑衣女人真的在戲院中現身了」的梗玩得很巧妙。
電影版則是拿掉了所有回憶手法的部分,直接由年輕的Arthur Kipps上陣,我想這與結局的選擇有關。電影的ending的確是悲哀,但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命運式的詛咒,很明顯的Arthur Kipps並沒有完成律師事務所交辦的工作,失去老婆、失業、無法守護兒子的無力感...,無法脫離現世的絕望泥沼,究竟甚麼才是幸福呢?最後一家三口團聚的暗示,留下了驚悚卻又有一絲溫暖的詭異感受,也許這是編劇重新給黑衣女人的一點平反:或是她是福不是禍。
2 comments:
超能失控好看!再搭配大友克洋原畫展,這種套裝行程可遇不可求啊~
簡直就像是SET好的!!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