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9, 2010

【電影】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 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 (2006)

我第一次看到Annie Leibovitz的作品應該是大學的時候,那時候美術系圖有一本她的攝影集,集結了她早期的名人單幅攝影,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奧納多抱著一隻天鵝的美少年照,我那時只覺得:這攝影師真瞎趴阿!全拍好萊屋巨星,厚厚一大冊裡面每一頁都是叫得出名字的明星。

一直到後來看到每年LVDisney巨星雲集的商業攝影,再也無法不記得Annie Leibovitz這個響噹噹的大名。這部Annie Leibovitz的紀錄片,以她想要出版一本記錄自己1990-2005的攝影集為開端,連Annie自己都不敢想要怎麼編輯自己的作品集,因為她實在拍過太多精彩的作品了!出版社請了一個資深編輯協助她,透過編輯之眼,從不同系列作品看一個傑出女性攝影師成功的脈絡,以及Annie如何透過鏡頭記錄每一刻美國文化並與之共同成長。

影片裡除了本人訪談,也訪問了非常多名人:米克傑格、小野洋子、琥碧戈柏、希拉蕊柯林頓、一堆知名雜誌總編...;還有側拍她與幾個明星工作的實況(喬治克隆尼、茱莉亞蘿伯茲、克絲汀鄧斯特...),以及剪輯一些過去年輕受訪的影片,我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看(特別是有志成為藝術家的年輕人。)

題外話:這部片當初上映的時候,我還記得是在白雪戲院上映的...,我完全不知道片商在想些甚麼...,無論是想看藝術片或三級片的觀眾在白雪戲院看這片都會不太高興吧。


說Annie是滾石雜誌一手培養出來的攝影師似乎不為過。60年代在舊金山念藝術的Annie,充沛地吸收了反戰背景下的自由奔放、藝術人文氣息,那時的她看起來就是一個嘻皮。經由朋友介紹她去了剛創刊、同樣由一群反主流文化青年公同創立的滾石雜誌。並透過當時非常知名的寫者Hunter S. Thompson引薦得到非常多的拍攝機會:水門案尼克森下台、小野洋子與John Lennon、滾石樂團巡演跟拍。我覺得這時的Annie培養了絕佳的新聞觀點,她同時也發現自己很容易融入環境與人群之中,擁有新聞攝影與側拍攝影絕佳的特質。

這張小野洋子與赤裸的John Lennon的床照成為滾石雜誌最著名的經典封面,不僅是畫面帶來的視覺震撼,在拍完這張照後的幾個小時,John Lennon就被暗殺了,也將這款封面推向不可撼動的地位。從影片中可以感受到小野洋子非常喜愛Annie Leibovitz,她也很感謝Annie跟拍的一段時光,她表示那是她跟John感情最好的一段時光,因此這段時間捕捉到的畫面也是非常真摯的(不是有些名人假裝感情很好的那種)。

Annie在當時已經是搖滾樂、藝文界非常知名的攝影師,可是她也開始發現自己的困境。首先是毒癮,滾石雜誌裡Hunter S. Thompson等一票寫手都是毒品愛好者,再加上跟著滾石樂團巡迴,Annie也染上吸食古柯鹼的惡習,讓她覺得自己必須暫時離開滾石。其次是拍照層次無法提升,Annie早期的習慣是瘋狂不間段的拍,從500張裡面挑一張好的來用,但對要求精準的商業攝影而言這樣的方式太隨機。

她透過滾石雜誌的老闆Jann S.Wenner認識了當時紐約雜誌界最厲害的視覺指導Bea Feitler,開始進入主流的商業攝影戰場─Vanity Fair(浮華世界雜誌)。Bea Feitler讓Annie的人像攝影加入更多「設計」的成分,自此Annie開始廣泛運用道具、環境、化妝、打光棚拍等方式,去塑造人物的形格,並把意義與精神編入相片的意象之中。

如果John Lennon的床照是雜誌史上的第一,這張黛咪摩爾的裸體孕婦封面經典程度與話題性應該也足以排名第二了吧!Annie覺得Bea Feitler最厲害的地方在於,Bea第一眼就能選到最精準的照片,她自己挑反而要東挑西揀很久,她認為初學者從崇敬的藝術家身上學習美感的敏銳度與精準度是很重要的。

那些放在被攝者身上的概念,Annie覺得通常都是一些可笑的概念:像是把一個黑人放在牛奶浴缸裡之類,但是越是聽起來愚蠢的點子,效果往往都是出奇的好。希拉蕊說她喜歡Annie Leibovitz的攝影是因為她的作品非常有人性:不但表達出被攝者的性格、姿態、處事態度,同時也呈現了這個人的矛盾與不安。

Annie與Vanity Fair之間的關係是魚幫水水幫魚,雜誌提供各種商業攝影機會給她,而同時名人也相當買Annie的帳,有越來越多跨領域的知名人物指名要Annie拍攝,除了所有我們想的到的好萊屋巨星,政界人士(歐巴馬、布希與他的幕僚、柯林頓、英國女王...)、運動明星(一堆不勝枚舉)、商界人士(比爾蓋茲、川普...)都是知名的被攝者,Vogue總編輯Anna Wintour(就是那個穿著Prada惡魔的本尊)說,你想要妮可基嫚上你的雜誌,端出Annie Leibovitz的名字就沒錯。

我想也只有Annie Leibovitz這種等級的攝影師能拍到雍容華貴卻又寂寞的英國女王,她甚至說服女王取下皇冠拍攝,當時也引起軒然大波。
影片中也有收錄她以電影《凡爾賽拜金女》的演員群為MODEL,為Vogue拍攝一系列仿古攝影的現場側拍,Annie是快手攝影師(說話也叨叨絮絮的,速度很快,很爽朗像個男人),演員往往花5.6個小時setting,她十分鐘就拍攝完畢。到後期她的陣仗也愈來越大,道具也從牛奶浴缸進階到獅子、飛機...,照片後製的部分也越來越多。

其實我個人沒有太喜歡過度後製合成的照片,但是每次看到Annie的作品還是會讚嘆一下:茱兒芭莉摩的美女與野獸真人版(?)美呆了啊!合成技術太高明了吧!我覺得Annie在Vanity Fair成長最多的部分是掌握了商業攝影的精髓:拍出大眾想看的東西同時兼具美感,儘管如此,她也表示這些只是在幫雜誌賣東西而已,那她真正的作品,到底存在哪裡呢?


Hollywood年度笑匠(與企鵝們)的合照。每年Vanity Fair都會有一系列集結大咖的攝影,全部出自Annie之手,或許你會說:哼!那都是合成的沒啥了不起,問題是你請得起一排十個身價加起來破兆的巨星嘛!!Annie覺得自己的死穴在於:必須要靠名人才能過活,她仰賴拍攝名人維生,儘管對這樣的生存方式有些無奈,但看到沒拍攝過的名人還是會湧起「想拍」的念頭。

或許與擁有「美國良心」美名的女權運動者Susan Sontag相知相惜的一段感情才能喚起最初創作的感動吧!影片中的訪談提到,Susan Sontag是一個文人學者,她認識Annie之前並不知道她是知名攝影師,也因此Susan總是能用最理性、最要求的角度希望Annie的作品更具知識性,而不是只有將焦點放在好萊屋名流身上。

也因為Susan以充滿人道關懷的角度看待著世界,Annie Leibovitz 93年到了波士尼亞首都賽拉耶佛,身歷戰區攝影,重拾小相機、黑白照,生命與死亡。沒有助理與大陣仗的拍攝彷彿回到60年代的舊金山,第一次參與攝影工作坊拿起相機四處拍攝的感動,最初的最初。

Annie說小時候她們一家總是坐著車四處漂泊,她是透過車窗的小框框認識這個世界的,加上有一個愛拍照的媽媽,她幾乎是生來就要當個攝影師。她09年出版的《A Photographer’s Life, 1990-2005》攝影集小郵差有買,很大一本,不過裡面沒有甚麼商業攝影作品,反而收錄了非常多Annie Leibovitz的私密家庭照,包含父親與Susan臨終前的照片,她與50歲才生的稚子稚女們的照片,家族去海邊遊玩、各種家庭聚會的一系列黑白照片,非常動人,看的過程可以感受到一股巨大的能量。「經歷過這些生死之後,拍照成為生命中的慰藉」,Annie如此說。

附註:最近看到一則關於Annie新聞是前陣子她宣布破產的消息@_@,看來果真是藝術家性格不太會理財...,Annie,請個理專吧!

Thursday, November 25, 2010

【朴贊郁】蝙蝠:血色情慾 Thirst (2009)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個海報是在去年的金馬影展,當場有被震懾住的感覺,我想我應該有不小心說出「媽啦韓國視覺設計越來越強~」之類的讚嘆(哎呀)。

海報上只有一男一女,以帶有一點圖地反轉手法的大膽正反姿勢交纏,帶出片名「蝙蝠」的形象。女人渾身冶豔慘白、雙手緊掐住男人的脖子,彷彿夜的女王;一身嚴黑的男子雙手垂放,則是一臉神職人員的肅穆模樣。簡單又強烈的畫面,精準傳達本片以吸血鬼為中心夾帶出暴力、宗教、情慾、性、罪惡等議題,再看到導演是朴贊郁,差不多點就燃心中「想看」的動力了。

這一兩年吸血鬼相關的電影或影集簡直多過了頭,那些不能曬太陽、要喝血、力大無窮有不死之身、可以飛簷走壁...有的沒的設定大家都很瞭,感覺吸血鬼就好像我家樓上老王一樣,跟我們熟得很哪。 因此每個導演都很努力在面挖議題,有的放入青春純愛、有的把吸血鬼提升成人類世界顯學,對我而言,朴贊郁的《蝙蝠》則是一則充滿道德衝擊與罪惡感的悲慘愛情故事

男主角原本是一個擁有至高無上人格的神父,清心寡慾,視增進全人類福祉為個人義務,因此參加了人體實驗計畫,沒想到染病後鬼門關走一遭回來竟變成吸血鬼。起死回生的神父,原本身為「人」的任督二脈也整個打通,愛上了兒時玩伴的妻子泰勳,在擁有愛人能力的同時,他也打破神職人員道德觀與外遇通姦的社會禁忌,甚至導致兒時玩伴死於非命,至此情慾快感伴隨著罪惡感而慢慢滋長著。

而神父在擁有吸血鬼的不死之身後,除了感官靈敏、刀槍不入、飛天走避耍耍浪漫,甚至輸血給死亡之人便能賦予她們新「生命」(復活成吸血鬼),雖然是「鬼」卻仿佛擁有了神的力量。然而在擁有巨大力量的背後,是更深層的道德瓦解。首先為了存活便必須吸食人血,為了不過分悖離道德,神父還以吸食植物人的血液來自欺欺人(我還擁有人的良知),但被他救起的泰勳卻成了一個瘋狂嗜血的魔物,他因為讓泰勳陷入了非人的地獄而感到極度的愧疚,因此最終決定以背離天主教義的自殺方式結束兩人生命。


視覺畫面還是非常朴贊郁,冷酷暴力又血脈噴張。許多畫面拍的直接又仔細,像是小心翼翼要營造出那種很敏感的氛圍,特別是「吸血」這個動作,無論是聲音還是動作都讓人感受到一種情緒性的飢渴(不是好萊屋片隨便咬兩下交差了事的那種。)與丈夫鬼魂三人行的部分拍得很超現實,也是讓人極度不舒服的橋段,有趣的是兩隻吸血鬼竟然活下丈夫鬼魂的陰影下,顯得格外諷刺。

至於《蝙蝠》是否有超越朴贊郁的前作,因為在這之前我只有看過「原罪犯」,覺得他已經把復仇的概念玩到鞭辟入裡的境界了,我想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原罪犯經典吧!對我來說也是,總覺得比起罪惡感這個冷盤,好像還是大火快炒的復仇要爽快些(老男孩太令人印象深刻),不過《蝙蝠》的確將快炒爛的吸血鬼題材,拍出了一些耳目一新的感受,結局收的很好我很喜歡。

女主角金玉彬以新人之姿大膽嘗試這種需要有血有露的戲碼,我個人相當喜歡她的氣質。前半段是那種寄人籬下小養女孤苦可憐的味道,到後半段大變身成貌美藍衣吸血鬼,展現出瘋狂的大魔王的性格,真的會起雞皮嘎搭。好像有滿多人覺得她長得像湯唯的(某些角度有像)?我覺得她清純中又有一點使壞氣質很棒。



天啊!你認得這是宋康昊嗎?那個在《殺人回憶》裡魯莽的胖警察、在《駭人怪物》裡染著俗不可耐金髮的胖爸爸!他魯莽中帶著熱血的圓胖形象,在我心中已經成為某種韓國男子的象徵了(動不動就要飛踢別人的那種)。

他這次為了《蝙蝠》減重十多公斤瘦出尖下巴,連朴贊郁都覺得他的尖下巴可以成為本片的賣點之一。另外兩人在 VOUGE也拍攝了一系列唯美的吸血鬼風格攝影,很有 FEEL非常好看。

Monday, November 22, 2010

【電影】雙面情人 Sliding Doors (1998)

看完雙面情人我查了一下IMDB,發現1998年真是Gwyneth Paltrow年,我最喜歡的葛妮絲電影,像《雙面情人》、《烈愛風雲》、《超完美謀殺案》都是1998年拍的,不過對我而言,1998年似乎也是她螢幕討喜度的分水嶺。

Gwyneth Paltrow好像常常跟耍大牌的貴氣印象連在一起,演藝世家的背景的確讓她整個人散發出千金大小姐的味道。98年之前的千金味都還滿清新的,有種書念很多、好人家女孩的氣質,不過從讓她得到奧斯卡影后的《莎翁情史》(也是1998年拍的)開始,不知為何她對我的螢幕討喜度就開始節節敗退(開始變成討人厭的富家千金了嗎,囧"),後來結婚生子,就漸漸變成令我無感的千金貴婦了。

仔細想了想,一方面可能後來沒有我喜歡的作品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她98年剪的經典短髮也實在太好看了吧!(短髮控上身)

回到《雙面情人 Sliding Doors》,是因為之前在金馬奇幻影展看過《雙面微若妮卡》在網路搜尋相關文章時無意間看到的,覺得這種同一個空間存在著不同命運的另一個自己的設定,實在很有趣阿,再融入一些愛情元素就變成帶有浪漫氣息的輕奇幻電影了。

《雙面情人》故事描述公關經理Helen與一個不斷偷吃的作家男友同居,在一個倒楣的早晨被公司開除後,落寞地搭地鐵回家...,自此劇情分成兩線,搭上地鐵的海倫回家撞見男友偷吃,氣憤之下當場分手,剪去長髮,遇到了新的對象小心翼翼展開新的短髮海倫人生;沒趕搭到地鐵的長髮海倫則在計程車站意外被搶,受傷進了醫院,失業後開始當餐廳女服務生,雖然對男友有所懷疑但還是選擇相信他。

電影拍攝的很有趣,兩組人馬常常交錯在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場景裡:咖啡廳、餐廳,卻巧妙地不曾正面打照面,像是平行宇宙般地存在著。但兩線劇情卻又常常有相互呼應的巧合,像是兩線都有懷孕的梗,最終收尾也都以意外的發生為關鍵。故事的最後又回到一開始只有一線的設定,原本各自存在於平行世界的男女相遇了,最終會發生什麼樣的火花?導演沒把故事繼續說下去,留給大家去猜。

不同選擇下的海倫產生了命運的分歧點,各自有各自的開心與難關。看這種電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當觀眾的我們好像擁有全知神力一樣,把A餐B餐的未來都看透透,但其實你會發現,無論是短髮海倫還是長髮海倫,該來的壞事一個也沒少,上帝給的好運似乎也是一樣多,只是出現的順序不同罷了

我突然覺得,影響人生的最大變數,其實只是躲在生活中某個小角落的某個小事件。

Sunday, November 21, 2010

【金馬】當愛來的時候 (2010)

從《忠仔》、《黑暗之光》、《美麗時光》到《蝴蝶》,張作驥的電影對我而言,一度是變得既殘酷又疏離的,特別是《蝴蝶》,雖然我很喜歡張導鏡頭下南方澳那種帶有一點舊式破敗時光下的生命力,但這部片卻是讓我感到相當不舒服的,比起《黑暗時光》、《美麗時光》散發的幽微光芒,《蝴蝶》給了我一種江湖人逃不過的無奈命運─陷入全然黑暗之中的茫然感。

雖然報導說,因為蝴蝶的失利,所以張導改變了拍片的風格。我不曉得是甚麼原因讓張導變得更加溫暖,但我覺得一路看下來,他關心的東西是不變的,依舊是從台灣市井小民生活中萃取出來的感情,少了一些社會邊緣人的疏離,多了家庭間的羈絆張力。

我覺得《當愛來的時候》是一部很台灣女性的電影,裡面無論是大媽、二媽、還是來春來日,每個人都恰的不得了,雖然平常一張嘴很會吵很會唸,在緊要關頭也展現了台灣女人那種獨特打不倒的毅力和堅毅性格。李亦捷初試啼聲演的很棒耶,裡面說話的樣子就是有一點小太妹、成天混西門町的樣子,看完電影小郵差轉頭過來跟我說「我覺得來春跟你很像」,是吵架的氣勢很像嗎?=_=。

值得一提的是,前陣子成為過街老鼠的范植偉在這部片也有客串一個有趣的角色,戲分很少但相當戲劇化,我想這其中應該也蘊含了恩師希望他能「置死地而後生」的期許吧。
高盟傑的演技也是本片引起廣大關注的焦點。如果你有看過高盟傑在《蝴蝶》中演出一個孤絕疏離的瓢泊人(尤其是開槍幹掉xx的那一段很有韓片的那種凶狠爆發力),再看到他在當愛中詮釋一個擁有繪畫天賦的自閉症叔叔,絕對會為他鼓掌!不過因為我也很愛阿義,所以高盟傑請繼續演戲,你拿個演技獎項根本只是遲早的事。

張導在領金馬獎的時候說:「我不是拍藝術片,而是在拍商業片,希望有更多人知道這部電影是好看的。」這是一部很好看的商業片,而且是會讓人流很多眼淚的那種,我原本想說我已經哭夠慘了,沒想到一上字幕坐我右邊的女生突然爆哭出聲,眼淚鼻涕齊發不可收拾,看她哭那麼慘,我反而忍不住笑了,為自己又看了一部好片而開心、為台灣又拍出一片好片而開心。

當愛來的時候,記得把成見放下,把心打開。

Wednesday, November 17, 2010

【2010金馬影展】藍色恐懼 Perfect Blue (1998)

《藍色恐懼》可能不是今敏導演評價最高或技術最純熟的一部片,卻是這次金馬影展裡我最想看的。撇開千年女優、盜夢偵探我已經欣賞過的前提,這部1998年的作品《藍色恐懼》在市場上有其珍稀性(DVD很難買),再加上這種偏異色氣氛的劇情本來就是我喜歡的STYLE!已經忘記跟幾個人強力推薦過了。(仗著DVD難買這點就一定要大推薦啊!)


《藍色恐懼》的故事從一個三人少女團體偶像的成員未麻想要單飛開始。厭倦偶像的假象,未麻開啟了女演員之路,可惜一開始只能當電視劇的小配角,未麻一方面豁出去想做些大膽的轉型,一方面心裡似乎有個小小聲音不斷看輕著自己是個被玷汙的偶像。此時無意間發現的網站「未麻的房間」讓她驚覺自己似乎陷入了死忠歌迷的跟蹤當中,加上身邊開始出現離奇的死亡事件,戲劇與真實生活的界線也開始逐漸瓦解...,這個藍,是天真無邪的Baby Blue?亦或是湛藍深不見底的心靈黑暗面?


這個故事光看文字介紹就相當吸引人,全長81分鐘的劇情高潮迭起、十分緊湊,儘管早期在繪畫還不是那麼純熟(人物比較僵硬),但故事傑走與一些畫面呈現都已經很有電影的架勢了。
今敏導演的作品雖然是動畫,但概念和畫面已經是好萊屋導演們喜愛取材的對象。除了「盜夣偵探/全面啟動」,《藍色恐懼》中一幕未麻蜷曲著身體在浴缸中吶喊的劇情,在描述嗜毒者無可自拔墮落世界的超限好片《噩夢輓歌Requiem for a Dream》裡珍妮佛康納莉將這個鏡頭詮釋的很棒(絕對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種!)
劇情後段未麻不斷從夢中醒來的劇情,也讓觀眾陷入虛實錯亂的觀影狀態,這段我很喜歡!除了奇詭的元素,《藍色恐懼》在許多層面也揭露了日本演藝圈的醜陋面。

《藍色恐懼》包含了許多金敏導演熱愛的元素:女演員、夢境、人格分裂、謀殺...,這些小元素在他日後的作品裡也都相繼延伸成更完整的概念,這部片說是金敏導演虛實交錯的科幻世界觀最初成形的小宇宙也不為過。影片最後雖然是一個Happy Ending,但想到今敏導演的英年早逝,上字幕的同時也不免感傷了起來。

Monday, November 15, 2010

【2010金馬影展】愛的禁行式 (乱暴と待機) (2010)

當初看到演員名單上有淺野忠信和山田孝之就選了,心裡想說「好久沒看淺野忠信的戲了」,大概就是這樣被下咒似地選了吧。結果看完之後,也不太曉得該怎麼描述這部片給我個感覺...,基本上就是一個(看似胡鬧)的黑色喜劇。一對妻子懷有身孕的年輕夫妻搬進了新的住宅區,隔壁住著一對相當詭異號稱兄妹的男女,四人展開一段剪不斷理還亂(超沒創意的形容詞我知道)的感情關係。

整部片只有小池榮子的角色是正常的,非常殺的孕婦,高中時代想必是個太妹吧小池榮子(指)!真不愧是嫁給摔角選手的女人!整部片黑色幽默的地方非常多,可惜跟我好像沒那麼對味(我比較喜歡宮藤官九郎那種STYLE的Q口Q),可是因為滿場觀眾都很捧場,嘻嘻哼哼笑個不停,所以我可能被感染了這股發笑的氣息也忍不住笑了幾聲=_=。

因為劇情也相當古怪,我忍不住把焦點都放在演員身上。戀愛魔鏡的模特兒美波在這部戲,比起惡女花魁和搖滾雙面人算是挑大粱,這個肖肖的角色很有發揮,她看起來有點神經神經的氣質演得不錯!而且非常犧牲,有露屁屁喔!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感覺,就是她笑起來有點邪氣,不知道是不是太瘦的關係,我覺得她也滿適合演女鬼的...。另外山田孝之旺盛的詭異毛髮,淺野忠信終於瘦了的精實身體但終究老了的臉龐,都讓我留下了些許印象。

Sunday, November 14, 2010

【2010金馬影展】Howl (2010)

這部以50年代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著名詩作《Howl嚎叫》為名的電影,也是今年金馬片單的強力主打、第一時間劃位就決定要看的首選。

原子印象很貼心,畢竟「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離台灣年輕人是有點遙遠了,特別印製了Howl專刊,不但詳盡介紹這個影響美國自由精神的文化浪潮(某些部份形塑了某種「美國夢」的形象)、幾個核心人物,還連帶介紹了「垮掉的一代」影響了哪些知名的創作者、音樂作品等,非常用心值得一拿。

這個承接二次大戰後波西米亞精神的文學流派,鄙棄社會的主流價值、追求性靈的解放與自由、重視感官帶來的衝擊與感受、他們往往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卻嚮往低下階層的生活,成為後來60年代嬉皮文化、地下前衛文化的先鋒,也是左派反戰運動中相當重要的精神。

電影的內容與我原先預想的有些不同,但仍相當美妙。我原本以為這是一部以艾倫金斯堡生平為主的傳記式的電影,但其實不然,導演將所有的焦點都Focus在其著名詩作《Howl》上,這是一部以《Howl》這長篇詩作為主題的電影。

影片以James Framco飾演的艾倫金斯堡朗讀詩作、接受訪談,以及將詩作以動畫呈現,與作品發表後因過激的用詞以猥瑣之名遭到扣押展開的法庭辯論三線為主題。James Framco的表現恰如其分,可惜他戲份沒有想像中的多,也沒有太多的劇情去呈現角色,不知是否能順利邁向奧斯卡?

整部片我最喜歡的地方第一個是動畫。長年為紐約客畫插畫的Eric Drooker擔任了這次的動畫師,將《Howl》既疏離又憤怒、充滿感官靈性的字句幻化成相當有奇幻風味的影像,因此原本與觀眾之間可能會產生有點隔閡的詩句,透過影像瞬間變得非常有具有感受性,能夠感受到詩句的衝擊,以及透過艾倫金斯堡之眼他所看見與描繪的腐敗社會。我想到大學時選修的英美現代文學,若都能以動畫的方式詮釋,想必我當年的分數會高很多吧!

影片我第二個喜歡的地方是法庭戲。兩派律師針對《Howl》是否具有文學價值?那些在當年看起來過激的字眼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這樣的文學作品對社會大眾是否能帶來正面影響?展開一連串攻防戰,很過癮。其實這些疑問,也同樣能反諸於現在的當代藝術作品,雙方你來我往的言論,其實最終還是回到核心:藝術創作是什麼?這場出版社與政府之爭,也成為奠定美國社會中言論自由風氣的重要關鍵。

我好喜歡城市之光的辯護律師角色。他身為一個律師,一個布爾喬亞的菁英,卻能感同身受的理解《Howl》的理念,並且以非常客觀、理性的角度做辯證,從頭到尾不失優雅,真是太強大了,這種好律師真的要多多益善。

當年出版《Howl》《裸體午餐》的舊金山書店「城市之光City Lights」,歷經垮掉的一代言論自由鬥爭、同性戀民權解放運動、嬉皮文化大麻文化、反戰運動,如今已是藝文界人士的朝聖地、美國文化的地標,也成為獨立書店的精神典範。是一個有生之年會覺得應該去見識見識的地方。

另外如果說一定要看看《垮掉的一代》的某一本著作,除了Howl、裸體午餐,我想應該就是Kate大力推荐的《旅途上On the road》吧!

這本由Jack Kerouac撰寫的公路文學,完全展現了美國文化裡的拓荒精神、思考自由真諦的課題與自我追尋的本能。可惜台灣現在找不到太好的版本,希望有出版社看中這鼓電影帶來的熱潮,重新出個譯本。

電影中對艾倫金斯堡的私生活著墨不多,他與親密伴侶Peter Orlovsky的關係也沒有深入描寫(不過也不是重點就是了),可是這張照片我很喜歡,有種文人的幽默與自由奔放的氣息。

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2010金馬影展】安潔莉卡的奇幻旅程 The Strange Case of Angelica (2010)

金馬影展的網站上對《安潔莉卡的奇幻旅程》如此介紹:「高齡過百的葡萄牙國寶導演奧利維拉,以靜謐從容的處世態度,執導出一部在特效泛濫的年代難以復見的寫實主義古典風格之作。其實光看影像真的還滿不可思議的,因為整部片無論色彩還是景致,感覺都很古典,非常復古很像以前的歐洲,幾乎看不到現代的元素。(跟我說這是20年前的片我也都相信)

故事描述一個(倒楣的)攝影師接替另一個攝影師的工作,去拍攝一個死去少婦的遺照,沒想到透過鏡頭,女孩竟張開眼對他微笑,攝影師開始對女孩產生迷戀,精神與魂魄也被漸漸吸走...。因為有「奇幻」的元素,免不了也許需要一些特效,這片的特效除了女孩在照片中睜開眼微笑之外其餘的都非常的old school,想要營造出夏卡爾式的戀人在天空飛舞的感覺,有點卡通,跟畫面不太搭,乍看之下讓人噴飯。

再來可能是老導演執導的緣故,整部片幾個戳中我的笑點也是很莫名,像是小孩們看到倒在路邊的男主角驚呼的片段、以及最後看診的老醫師被中猴的男主角一手揮掉眼鏡趴在地上摸摸摸(男主角就在這瞬間死掉)的橋段,都讓我忍不住笑出聲,「導演對不起阿真是太好笑了!」我只能默默在心中如此說。

我覺得這部片蘊含了很多的隱喻,像是安潔莉卡家的鳥標本和女房東鳥死去的劇情、男主角重複拍攝工人挖地的橋段、不斷向男主角行乞的乞丐、以及工人們唱的歌謠等等,應該都蘊含著某些與死亡相關的涵義,不過我現在一想到老醫師那段還是會想笑,這些隱喻也就懶的去思考了。

Sunday, November 07, 2010

【2010金馬影展】別讓我走 Never Let Me Go (2010)

改編自日裔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的同名小說《別讓我走》,也是這次金馬片單一出現,二話不說馬上納入片單的選擇,因為在得知這部作品被拍成電影前沒多久,我才剛看完原著小說,被整本書散發出的英國特有的陰鬱潮濕氣息、優雅哀傷的回憶錄筆法給吸引。加上Carrie Mulligan那種療育系的溫柔特質,相當符合我心中Cathy的形象啊!

這是一個很不科幻味的Sci-Fi故事,以一個培養複製人的英國鄉間私立學校做為背景,描述了一群複製人自我探尋的成長歷程,以及一些無奈的、沒有未來的感情。透過這群青年努力想要在有生之年愛人、想要繼續活著的願望,我們思考:我們何德何能可以為人?靈魂存在什麼地方?

我很喜歡「藝廊」的概念,學校收集小複製人們的藝術創作,想看看這其中是否看的見靈魂,靈魂讓人獨特,擁有獨特靈魂的人又何以為複製人?我覺得這個概念很迷人,與艾西莫夫幾個機器人短篇探討的概念有不謀而合的趣味。

這是一個很詩意的小品作品,看的時候只要放感情就好,不要用太理性的邏輯審視不然你會發現BUG沒完沒了。整部片拍得不慍不火相當符合石黑一雄一貫的筆調,不會把這個議題處理的太煽情(看過長日將盡嗎?就是那種緩慢的基調),每一幕都美得像油畫一樣,英國的鄉間小徑、海邊...,Carrie Mulligan的口白讓人心碎。

三個主要演員都很棒,Carrie Mulligan詮釋的Cathy早慧寬容;keira knightley飾演的Ruth強勢、倔強又美麗,很符合她在我心中一貫的形象;而新一任蜘蛛人Andrew Garfield飾演的Tommy時而被動壓抑、而時狂爆無法控制情緒,三個人的演出都很恰如其分,我覺得在形象上相當接近原著小說給我的感覺了。

整部電影硬要挑缺點,可能是因為長度的關係,剪去了幾個小說中我很喜歡的重要橋段。首先是將Cathy聽著錄音帶歌曲《Never Let Me GO》抱著抱枕幻想自己未來會有個小孩,老師偷偷偷看這一幕結果落淚的橋段,小說中老師的角色是開啟主角們的童年開始意識到:我們似乎跟別人很不一樣的重要關鍵,電影裡的老師角色變的非常雞肋,也使得她直接在課堂上跟學生們說明大家未來都會被帶去捐贈,以致於被革職的劇情有點太匆促。

另外就是卡帶的梗也刪去非常多,因此Cathy和Tommy的感情戲沒有太多的鋪陳,另外就是對Tommy的描述也不多。Tommy的角色在最一開始的在操場被排擠和最後發現可以緩娟的願望破滅後,都有兩場放聲狂亂嘶吼的戲,小說裡Tommy在那一瞬間了解了自己從小以來都會有的失序行為,是因為「說不定在內心深處我早就知道了,知道某些你們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我覺得這個解釋相當動人,很可惜電影沒有呈現出來。

不過電影最後,Carrie Mulligan失去一切、知道自己也即將進行捐贈,而回到海爾森遺址遠眺遠方希望看到什麼奇蹟而落淚的一幕,仍舊讓人看得十分惆悵。

【2010金馬影展】鬼店 The Shining (1980)

因為實在很想在大螢幕上看一次《鬼店》,因此算是硬著頭皮選了午夜場,《鬼店》實在熱門,連午夜場的票都被秒殺!不過看之前我實在很怕自己看到睡著阿,還衝去7-11買了一堆零食提神。(我只要累起來,不管電影多刺激多好看就是照睡不誤@_@")

在影展看老電影的好處就是,往往可以看到數位修復後的畫質超清晰版本,記得之前看高達的《狂人皮埃洛》畫質也是好到讓人落淚,加上大螢幕的聲光效果,的確是可以看得過癮,但看完走出電影院午夜1點多也的確是讓我哈欠連連...。(好加在今年金馬我第一天看的兩場都是好片!)


這片實在很有名網路上落落長的精闢評論一堆,加上為了抵抗睡眠吃了過多的魷魚絲,我也寫不出甚麼太有深度的想法。英文片名The Shining說的是一種特殊的能力,我看網路上有人說這是一種預知的能力,不過我們看完後討論,比較傾向解釋成一種人與人之間不需透過語言即能溝通的交流,進一步詮釋,主角一家與這棟孤絕的大雪中的飯店也產生一種非語言的「交流」,體驗了這棟飯店的過去,並陷入了今昔交錯的瘋狂混亂。

史丹利庫柏在美術上非常用心,設計出一個宛如巨大迷宮的飯店,許多長廊上的景象都讓人產生非常不舒服的違和感。整個飯店就是有一種金碧輝煌卻死氣沉沉的孤絕感,配樂也讓人很不舒服,特別是那種嗡嗡的特效讓人就是覺得大難臨頭。看的過程我的婆娘性格很想叫那個小男孩Danny別到處亂跑啊!要遇鬼了你不知道!>"<
傑克尼克遜的演技真是好到讓人想扁他、媽媽長的就是一臉崩潰樣,所以演崩潰非常適合,小Danny很可愛又機智是個好孩子。幾個經典畫面真的非常精典,血淹飯店、牽手出現的姐妹鬼魂、樹牆迷宮,以及Here comes Johnny那幕,雖然犧牲睡眠但相當值得。

【2010金馬影展】白線條:北大荒的光芒下The White Stripes : Under Great White Northern Lights (2009)

我開始注意到The White Stripes的時間非常的晚,大概是去年一連看了Control和Joy Division的紀錄片,開始留意一些新興且常被相提討論的樂團如The Strokes...等搜尋到的。

記得第一次在YOUTUBE看The White Stripes的影片,就被他們呈現的視覺意象給吸引:經典紅黑白的三色組合、舞台上僅有一男一女(一個吉他手、一個鼓手)卻將演出氣氛做的極為飽滿、主唱兼吉他手Jack White時而神經質狂放時而像詩人吟唱的多變唱腔,在現場LIVE常有不知如何形容的瘋狂氣氛,與女鼓手Meg White搭起來就是絕配。因此這次金馬名片單一出來,一看到有The White Stripes的紀錄片整個就是想看啊!

《Icky Thump》這支MV刻意呈現的色調感覺就是非常的鮮明的The White Stripes形象。這首我很喜歡。

這個來自底特律的二人搖滾組合,他們的音樂基本上藍調味十足,給聽眾一種很FREE、用歌曲說故事的感覺。再兼融入搖滾、迷幻、放克、龐克等多元的曲風,以一種非常Low-Fi的方式錄製,他們製作唱片的成本可能是一般大團的十分之一不到,在電影中,Jack表示他們往往只租短短幾天錄音室、使用十幾年前剛玩音樂時用的同把低價樂器、錄音的器材更是使用完全不跟上潮流、以前人錄卡帶的設備(毫無數位化的概念可言),他認為在這樣極限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創作出極致的音樂作品。

這隻找來英國名模Kate Moss拍攝的《I Just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Myself》也是他們超知名的作品之一,除了火辣的KATE跳鋼管很養眼,我非常喜歡這首歌的附歌不知為何。

這支紀錄片有兩個很有看頭的地方。第一個部份是以樂團慶祝十週年深入加拿大各鄉鎮的巡迴演出為主,除了那種一般在體育館、Live House可見的樂團正常演出,他們設計了一系列僅在開演前一小時甚至十分鐘前才告知的無預警表演,演出地點包括公車上、保齡球館、撞球館、遊樂園的渡輪上、公園、咖啡館、老人安養院等等,真的讓人大開眼界非常有趣!讓觀眾看到酷酷的兩人展現親和的一面,我覺得這樣的演出方式也相當符合Jack White的音樂理念。

他們在葛萊美上表演代表作《Seven Nation Army》,後面的吉他SOLO是Jack的拿手絕活。這邊也可以看到The White Stripes頗具代表性的舞台配置,除了中間會有一隻MIC,鼓手旁一定還會有兩隻,Jack和Meg能有大量的互動,兩人常常可以面對面的演出,舞台上就是只有2人沒有其他墊背的樂手,整體畫面非常特別,如果還有使用其他樂器如鍵盤等等,會排成一個環狀的方式圍繞,Jack和Meg可以自在的換位置彈奏。

紀錄片還有一個我覺得滿好看的地方是訪談,他們如何回應外界對他們的批評。其中有一個評論實在令我印系深刻,Jack說從他們發第一張專輯,就不斷有樂評說,這是很棒的專輯,但他們可以這樣撐多久?一直到他們現在都發六張專輯了,樂評還是這樣做評論。

另外有不少媒體覺得他們的形象:刻意的紅白黑、吉他手鼓手互動的表演方式、不做任何宣傳、低成本錄製等全是刻意塑造出來的樂團形象,面對外界覺得他們故作姿態的抨擊,Jack到是很坦然,他認為表演一定有刻意設計的部分,但他們音樂裡的真實是無法騙人的。

比較令人玩味的是Jack和Meg的關係,他們在影片中不斷宣稱兩人是兄妹,但其實兩人曾有過四年的婚姻關係(有法院記錄),兩人於2000年離婚。White反而是Meg的本姓(Jack本名是John Anthony Gillis),這對離異夫妻的搖滾雙搭檔的神祕關係真是叫人霧裡看花阿。但是影片最後Jack自彈鋼琴自唱然後Meg哭倒在他肩膀的片段,以及電影停格的最後一幕,兩人在演出結束後,在觀眾的歡呼聲中緩緩起舞(第一張照片)的照片,流露出的感情卻又是那樣的真摯,我只能說,歪果人,我真搞不懂你們啊!

總體來說這支紀錄片真的拍的滿好看的!本來就是白線條的歌迷的人來看當然會更喜歡他們,但就算完全沒聽過他們的音樂,應該也會對白線條燃起興趣,成功的音樂紀錄片就該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