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07, 2012

【TWDW】2012 設計影展 X 城市遊牧

2012年的設計師與遊牧影展合作,推出了 為眾設計師們量身打造的設計師影展,內容從建築、街頭塗鴉、電玩設計、平面設計到時尚產業都有,其實不只是設計師,對社會趨勢和人文現象有興趣的人,都很值得一看!參加過一屆《遊牧影展》,對他們獨到的選片向來有信心。

設計,這個影響現代社會最鉅的名詞,它是一個產業、一個決定未來的思考模式、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一個發現問題的洞見,這次的設計影展做的事情不是歌功頌德,而是丟出更多問題讓我們思考。

《美麗失敗者 Beautiful Losers,2008》

「小時候我們天天都在畫畫,著色、做手工藝,這是很正常的,童年都做這些。但比較怪異的悲慘情況是,當你成為大人,你長大,你就失去這些了。你必須停止沉浸在色彩帶來的快樂。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現在的我仍保有童真。」

滑板、龐克、噴漆、獨立音樂,一群熱愛街頭次文化的街頭藝術家,沒接受過正規訓練、不受社會規範約束,以自身生活體驗為出發點,以不可思議的創作能量,讓這一群人成為現在紐約次文化藝術圈的指標性人物。是一部看完讓人會非常想重新提筆畫畫的電影,充滿生活與創作的力量。

紀錄片裡我最喜歡已經去世的女藝術家Margaret Kilgallen的作品,她獨特帶著飾角的字體、和東方風味的人物( 她特別喜歡畫一些東方風味、穿旗袍的女性,寬闊的紅唇也是重點 ),有種復古的唐人街風情,與一般街頭塗鴉的生猛美式印象很不相同,Margaret Kilgallen的塗鴉有著特別的幽默感、異國風情和典雅的氣質,第一眼看到就讓我覺得非常喜歡。

《獨立遊戲時代 Indie Game:The Movie,2012》

「重點在於,不要成為專家。」

我知道有Indie music,沒想到在遊戲設計師的世界裡還有Indie Game這樣的名詞。《獨立遊戲時代》以兩組獨立遊戲設計師為主線,將他們在遊戲上市或參展前的心路歷程完全記錄,讓我非常驚訝與印象深刻的,電玩設計不只是宅男工程師們個人沉醉的小宇宙而已,這是一趟成長的自白、是童年的回憶、是一封情書,他們挖掘自己最深層的缺陷和弱點,放進遊戲裡,期待著什麼發生呢?

獨立遊戲《Super Meat Boy》的設計師表示,他之所以排斥大遊戲公司的體制,是因為他們為了要賺到大多數的人的錢,遊戲往往被修到毫無個人特色,不痛不癢毫無人性。獨立遊戲不受任何限制,當電玩主角闖關失敗的時候,它甚至可以比出中指洩恨,此外還有許多惡搞的黑色幽默,「這基本上是為我自己設計的」設計師說。

因此《Super Meat Boy》的主角,基本上就是設計師的化身。他是一個沒有皮膚的肉塊男孩,在闖關的過程中必須小心翼翼,任何一點東西都可能傷害他,就連鹽巴都可能殺死他。他所要解救的,是一個繃帶女孩,肉塊男孩需要的就是繃帶,兩個角色間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種彼此依存的關係。另外曾拿下最佳藝術表現獎的《 FEZ》講的是一個2D世界的男孩不小心闖進3D世界的遊戲,設計師在裡面甚至融入了都市傳說類的趣味:「我們以前玩任天堂,都會流傳著你在某關的某個角落按兩次上下,會跳到異次元,FEZ裡就設計了這樣的小把戲,但你必須自己去發掘。」而被奉為獨立遊戲經典的《Braid》是一個關於「時光倒流」的遊戲,既詩意又充滿孤獨的氣息,這些遊戲設計師們犧牲社交、享受焦慮,透過遊戲,在尋找真正心靈相通的人。

看完《獨立遊戲時代》,誰還能說電玩裡沒有靈魂?

《一個字體,一百年平面設計 Helvetica,2007》

「某樣東西看起清晰,不代表它傳達了正確的訊息。
簡潔有力和無聊間只有一線之隔。」

自從工作後接觸平面設計,也曾經得到一陣子瘋狂收集字體的毛病,我口袋裡自然也有慣用與特別喜愛的字型,但其實無論是Helvetica還是衍生字型Ariel其實對我來說都不是那麼常使用的。Helvetica之所以成為字型的經典,因為它歷經世界歷史的改變,他的被創造與存在的意義,就是符合在50年代社會裡一種對未來的期待與需求。

50年代受到國際平面設計的影響,設計師開始尋找與追求一種理性的聲音,他們追求一種既穩重又隨性、具開放性、有效率、易讀可讀的現代字體作為訊息的傳達工具,Helvetica於焉產生。

除了透過Helvetica的誕生我們重溯了近代世界的演變,這部紀錄片也有許多字體的小知識,我記得很有趣的一段是,設計出微軟Georgia字體的設計師Matthew Carter對於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職業常感到困擾:「一般人聽到字體設計都會露出狐疑的表情,難得遇到設計的同好,他們都會驚訝的說,我以為這些設計師都已經死了。」真是一個地位非常崇高、有距離感的職業阿。

「字體和色彩傳達了語言的情緒,像是空氣般的存在,你無法逃避或忽視,它們是將訊息的線路接到人大腦的零件。」每個設計師說到字體,都有一堆個人見地和理論,有的人認為字體根本不需要有表現力,有的人認為選擇字體的重點不是黑色的部分而是白色的部分,有些人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有的人在乎的是字母的間距...。

設計師的每一天都是戰爭。


《設計與思考 Design & Thinking,2012》

「我們要尋找的是異數與洞見,不要陷入公式化中。」

這部是當初片單出來沒多久就被秒殺的影片,畢竟是台灣年輕導演拍攝出這樣一部國際性的紀錄片,光是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很具備設計與創新的精神。

這部電影,基本上把設計這件事,再往更高的層次去觀看,把設計放進企業、商業、科學、醫學等領域中發酵,找出這個概念的輪廓,以及被各行各業踐履的方式,並重新回過頭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希望透過設計改變什麼?它已經不只是美感與外型的創造或是訊息的傳遞,設計師必須跑到最前端回頭看:設計是在解決生活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紀錄片,他的主題可能是這次的影展裡最抽象的一部,我也很難用三言兩語描述這部紀錄片到底在討論什麼,但無論深度還是節奏都拿捏得很好,光看電影裡都是一線大師的第一手訪談就很有看頭。整部作品並沒有為《設計與思考》下什麼結論,而是以一種很開放的方式重塑每個人心中設計的意義,是一部很適合設計師( 或照這部片的邏輯,其實是各行各業的每個人 )每隔一陣子拿出來與內心反覆映證的好作品。

《神啊!請救救我的高跟鞋 God Save My Shoes,2011》

「這一切關乎慾望,不是需求。
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60雙鞋子。」

「只要鞋子上的一個小元素,就能改變你整體的肢體與行為、你整個人的形象,這就是力量(POWER)。」

流行時尚產業我想是所有設計相關產業裡最瘋狂、最毫無邏輯、最需要打心理戰的領域,多虧《Sex & The City》帶動一波美鞋熱潮,愛鞋成癡的女人終於能與收集名牌包的族群正式互別苗頭,成為時尚成癮症的最熱門顯學。

看著紀錄片裡的明星名媛瘋狂收集鞋子,或是腳踩在一雙看起來極度不舒服、大部份的腳趾都很擠的鞋子裡,還一邊喃喃自語fabulous、fabulous...,對了,除此之外還有模特兒們在伸展台上的摔跤跌倒特集,歡迎來到不可理喻的時尚世界。

這可能不是男人看了會尖叫的紀錄片,但也許能夠想想,為什麼女人穿了高跟鞋會讓人覺得她看起來格外性感?電影探訪了時尚產業、設計師、製鞋師、歷史學家、社會觀察家、精神分析等各個角度,討論鞋跟高度裡隱藏的秘密,越危險、越纖細,讓人越興奮、越無法抗拒。

到最後,神也許要救的不是高跟鞋,而是可憐的脊椎與拇趾外翻。

3 comments:

ChenJYu said...

"This is about want, not need!"

ChenJYu said...

「這是一趟成長的自白、是童年的回憶、是一封情書,他們挖掘自己最深層的缺陷和弱點,放進遊戲裡...」。「獨立遊戲時代」讓我想起「靈動小子」,一群小時候被當成怪咖的動畫專家,用動畫告訴大家和別人不一樣其實沒有什麼不對。

rabbit44 said...

靈動小子的劇情看了一下簡介,讓我想到「逆光飛翔」裡的除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