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3, 2011

【2011 金馬影展】新海誠:她與她的貓 / 星之聲 / 秒速五公分

《她與她的貓》(1999)

一直沒有機會賞新海誠的作品,這次金馬影展竟然推出導演特輯,二話不說自然選擇了代表作《秒速五公分》這個場次,另外搭配的《她與她的貓》是導演的處女作、《星之聲》是融合純情愛戀與科幻的首部長篇,都是奠定導演風格的重要之作。

我個人非常喜歡《她與她的貓》這個溫暖又有點都市疏離氣息的小短篇,從一隻被撿回來飼養的流浪貓眼中,看女主人生活中經歷的快樂與悲傷,整體故意偏灰色系處理的色調、以及有時只有字幕的無聲OS、鋼琴風味的柔軟配樂,都讓這個珠玉之作呈現出一種近似抒情散文體的絕佳質感。

另外小貓找來一位成熟年輕男子作配音、以及從頭到尾都沒有畫出女子的正面五官,都是很有意思的設計,我只能說這段真的是短的好,讓我非常回味,看完甚至覺得感動到有點想哭,預告也剪的很不錯。(這場許多觀眾大遲到,甚至連這部都沒看到真是太可惜了)

《彼女と彼女の猫 Trailer》


《星之聲》(2002)

《星之聲》是一個以204X年為背景的科幻愛情故事,一對中學的青梅竹馬,因為女生被選為聯合國宇宙團隊的隊員,必須在太陽系的各大行星間進行各種任務,因此與男孩聯繫的簡訊,也從原本的隔一日收到、隔一個禮拜收到、漸漸變成隔一個月收到、隔一年收到...,最後一封簡訊隔了八年才收到。

「惆悵無奈、又融合遙遠思念的愛情」似乎是新海誠導演最熱衷的主題,而這部也有不少類似鋼彈的機器人與外星人打鬥的劇情,是科幻味道比較濃厚的一部,但整體來說故事還是很有日系輕小說的風味。

但《星之聲》最吸引我的,是美到不行的畫面。

新海誠大概是我近期看過最會畫光影的動畫家了,無論是自然光(宇宙、天光、夕陽...)、都市光影(教室透著窗的光線、透著樹蔭的光線、灑落在街道與行人身上的光線、騎樓的光影、居家的光影...),還是人造光(街燈、電車車燈、看板燈光...)都是一絕,融合雙色的大面積暈染製造光暈效果也是他的拿手好戲,這種寫實中帶著唯美又透露著靜謐孤寂感,感覺不需要有太多劇情,就可以讓我這樣一直默默地沉浸其中。


《秒速五公分》(2007)

無緣的青澀戀情、電車(火車/平交道)、教室的場景、天空都是新海誠熱愛運用的符號,而在《秒速五公分》這個代表作中,則是將所有熱愛元素完美地運用,我非常喜愛教室大背光的場景,我記憶中也有那樣的風景,看到被如此完美呈現真是令人滿足。

其實我個人覺得新海誠的人物設計比較普通,沒有太突出的造型,肢體也比較僵硬(就是一般水平),但是背景與劇本的良好搭配,加上配樂和剪輯運鏡都是他的優點,因此能製作出相當完整的輕暖感傷奇幻愛情小品。

整部動畫分成三段:《櫻花抄》、《太空人》、《秒速五公分》,可以各自獨立又相互呼應,同樣講述一段無緣的青澀戀情。其中片名「秒速五公分」指的是「櫻花以每秒五公分的速度降落」,不僅浪漫,且挺有想像空間的,這片名我很喜歡。第一段《櫻花抄》有大量的夜景描繪,夜晚雪地、夜晚的車站等...,幽暗的氛圍讓人印象深刻。

新海誠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除了他的主題與風格,重要的還是製作的模式。我知道很多動畫導演喜歡全部一手包辦,作動畫的人通常會有「個人小宇宙」情結,要完全地浸淫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創作。

新海誠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全部的東西都是用他一台MAC做出來的,包含一些3D、配音配樂、剪輯等,所以能完全地掌握住個人風格,我不知道這樣的創作模式在後期製作比較大規模的作品時,是不是還是這樣運作,但早期的作品都是「一人小工廠」產生的,因此也有一些評論家表示,也許是一人製作的緣故,對於其作品上的一些瑕疵也相對比較能夠包容。

有些人將新海誠冠上宮崎駿接班人的稱號,但我覺得其實兩人的風格與關注的議題都很不相同,還是不要抱持這樣的期望來欣賞他的作品會比較好。

最後貼上《秒速五公分》最後的主題曲,日式輕搖滾風味非常好聽,也能順道欣賞新海誠導演拿手的剪輯與視覺風格。

2 comments:

Kate Lee said...

我和新海誠無緣了...Q _ Q它只有上映一個場次會不會太少。

rabbit44 said...

金馬最近真的很愛搞那種一場限定阿!!沒關係,絕對還會有機會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