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01, 2011

【2011 金馬影展】密陽 Secret Sunshine (2007)

在陽光普照的地方,
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看見全部的東西不放過一絲黑暗?

會想看密陽,其實不是因為導演很有名也不是這部片也拿下大獎的緣故,而是之前看了今年拿下坎城金棕櫚大獎的《永生樹 The Tree of Life (2011)》後有很多說不上的感覺...,看到許多網友推薦《密陽》,然後彷彿某種感應一樣,今年金馬影展竟然有李滄東導演的特集。

人在逆境中放棄信仰是電影中很普遍的主題,因為「神」沒有阻止悲劇發生,通常,如果劇情朝向負面的情況發展,主角大概就會成為反社會的瘋子或殺人魔之類的;而大部分的正向劇情又會導向一切的事件都有其發生的意義,主角最終靠著自己力量站起來重拾人生真諦...之類的。《密陽》並沒有脫離上述的範疇發展出多麼奇詭的故事,卻在兩個對立的命運結局中刻劃出最真實複雜的人生困境。


「祢怎麼可以在我還沒有走出傷痛前,就先寬恕了他的罪?」

單親媽媽申愛決定在新環境裡重新開始人生,沒想到雪上加霜遭遇了小孩被撕票的悲劇,已經形同行屍走肉的她,決定投入一開始不願意接觸的宗教慰藉。在教堂中,所有悲憤痛苦的情緒都得到釋放,神父的手輕輕放在申愛的頭上,即仿佛被上帝撫慰了一般平靜了下來。伴隨著宗教,申愛的生活漸漸重新回到軌道,但是她知道,最困難的心魔是原諒。

她決定去獄中告訴兇手「我原諒你」。然而探監時才發現,兇手早已不是想像中畏畏縮縮、充滿罪惡感頹喪的模樣,而是意外地容光煥發,兇手表示在獄中信仰了宗教、得到了救贖,他告訴申愛,上帝已經赦免了他的罪讓他獲得了新生。這番告白讓申愛的世界重新毀滅,「我是多麼艱辛想要走出傷痛,他卻輕易的獲得重生?」於是她開始挑戰信仰的底線...。


「這一切都是我的選擇還是神的旨意?」

電影裡的佈道者不斷說到,生命裡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就連你現在看到的那道陽光也是。單親媽媽選擇帶著小孩回到亡夫的故鄉定居、選擇信仰重新站起來、選擇不原諒、選擇質疑與褻瀆宗教、選擇想要活下去...,最後選擇自己剪去頭髮,這究竟是我們的意志?還是又一次上帝的旨意?女主角墜入黑暗那一段是整部戲第二次翻轉的高潮,讓我想到了《陌路˙天堂》裡那個靠著他人的悲憤力量才活的下去的小女孩,原本以為你(祢)是站在我這邊的,沒想到被留在黑暗中的,只有我一個而已。

全度妍的演技精湛到我瞠目結舌,不僅外放的部份表現得很好,那些細微的轉折:力圖振作卻掩蓋不住的疲憊脆弱、質疑信仰時的挑釁姿態,去探監後整個人乾涸的面無表情、去找金先生示愛瀕臨精神喪失的邊緣...,都是極致演技的展現,散發出來的一切能量都很驚人,拿下坎城影后真的是名副其實。

我尤其喜歡她有一段在外面很樂觀、回到家一個人默默吃著飯、不知不覺間眼淚就無法控制的流下來、然後她一邊念著禱文的樣子,非常的無聲卻很動人。另外她勾搭藥房老闆對天喃喃自語著「祢有在看嗎」那段,導演刻意用了很長一段鏡頭讓她的臉在螢幕上是上下顛倒的,散發出一種入魔的面貌也很讓人不寒而慄。

《密陽》這部電影讓我最感動的一點是,導演將情緒轉變的起承轉合處理得既強烈又細膩之餘,還賦予了「宗教信仰」一個很巧妙的功能。一開始先給它一個不受歡迎的樣貌(藥房老闆娘說:像你這樣不幸的人就應加入團體,讓觀眾先入為主的產生排斥)、再讓它發揮正向功能(全度妍從在教堂哭到掏心掏肺到漸重拾生活中的平靜快樂)、獄中會面後的崩潰(不參與教會、自我封閉)、再讓宗教信仰成為女主角質疑挑戰的對象(勾引教友、偷東西、破壞集會、自殘),最終在把這個部份完全地抽離,回到一個人,與她選擇的人生道路之上。

這就是一個關於生命與絕境的故事,就算把宗教的原素拿掉依然是一部很值得看的佳作,「密陽就是一個跟別的地方一樣的地方,沒甚麼特別的。」導演李滄東透過電影頭尾重複了兩次這段對話,淡淡帶出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沒有甚麼特別,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歷經的。


「上帝,那時祢在哪裡?」

回到今年坎城的話題之作《永生樹》。我實在沒辦法睜眼說瞎話說我沒睡著...在長達半小時的宇宙生命的起源部分讓我昏迷了(但我有看到恐龍)...,不過劇情的部分倒是都看得很認真。

我很喜歡運鏡與美術,尤其那些從腳部的跳動、灑水器的節奏拍攝的畫面、俯瞰、天際與水流(有網友說導演用這樣的方式去呈現了上帝的視點,我們走過的路就是上帝存在的證明,我覺得形容的很棒),大廣角、絕美的柔和色調(整片都是在清晨或黃昏時拍攝的,因為導演Terrence Malick覺得這是一天之中最美的兩個時刻),都讓我印象深刻。

其實《永生樹》的劇情本身是很淡的,但是卻很幽微,男主角在失去弟弟之後,重新回溯了童年愉快與不愉快的記憶、溫暖與陰影、慈母與嚴父、對菁英典範的嚮往、對體制的反抗、發現父親形象的不完美、被迫搬家、然後走入更深的迷惘...。整部片像是抽像畫一般,將上帝、信仰、父親、愛、家庭等抽象的原素揉合在一起,充滿了隱喻,充滿了困惑。有趣的是,這部片的 Ending跟《陌路˙天堂》有著同樣飄渺的氣氛。


有機會會想挑戰一下Terrence Malick的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這部跳脫舊有框架又十足導演本色的戰爭片。

或許是我太悲觀,但某部份的我,很喜歡這類探討當人處在絕望逆境、或是信仰被摧毀的痛苦中,該如何抉擇與自處的電影。因為我認為人生就是被一連串(帶有悲劇色彩)的事件牽引著,快樂的事件、幸福的感受通常不會帶給我們價值觀上的遽變與衝擊,然而,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禱告「希望這些事永遠不要發生在我們身上」。

李滄東導演在電影講堂裡所說的很好:「電影裡即使有快樂結局,也不代表人生就會有快樂結局。如果我們在人生當中想要獲得快樂結局的話,這就是電影的功用,它讓人能夠有感觸,能夠試圖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許我追求的不是快樂的結局,也許那是一個比快樂還要複雜的東西,但如果藉由這些電影可以一點點匯聚那些無法言說的感受或力量,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經歷。

2 comments:

Kate Lee said...

李滄東導演可以列入喜歡的韓國導演之一了...

rabbit44 said...

喜歡可是好悲,要跟圤贊郁那種會沸騰的穿插看!或是跟牽牛穿插看!(牽牛躺著也中槍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