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洛斯:「我帶來的不是和平,是一把劍。」
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代表人物裡,讓我最好奇的就是威廉布洛斯,除了一生經歷充滿爭議,他更代表了美國中產階級對合法與禁忌、主流與邊緣、典型美國夢的思辯和衝擊。
不同於勞工階級的凱魯亞克和猶太裔出生的金斯堡身上帶有邊緣人的特質,威廉布洛斯散發出一種精英的氣息。其祖父發明了布洛斯計算機讓整個家族頗具盛名,因此他在哈佛大學畢業後,得以靠著家族的供給過著所謂「追尋學識真理與自我」的隨心所欲生活,並一股腦地栽進了性與毒品的世界,除了是公開的雙性戀,對嘗試各式毒品的冒險精神也幾乎稱的上是一部毒品百科全書。就像《裸體午餐》裡說的一樣,人若脫光衣服,與刀叉下的肉無異,威廉布洛斯宣揚人類應該拋棄肉身以探索感官的極限。
「愛,是甚麼?
這世界上最有效的止痛劑就是愛。」
威廉布洛斯臨終前最後的手稿上,大大的寫著L-O-V-E。
身為第一個在作品中探討同志傾向及毒品文化的禁忌話題作家,威廉布洛斯背負著時代精神領袖以及吸毒殺妻犯罪者的雙重稱號,真實經歷幾乎快比他的小說還要精采。但這部紀錄片圍繞的中心卻很單純:究竟威廉布洛斯是不是一個快樂的人?透過許多與他相關的人士們的訪談,我們看到的竟是一個包裝在標準三件式紳士西裝下的寂寞靈魂。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關於他出世後便鮮少相處的兒子。威廉布洛斯的兒子一生都在追逐父親的幻影,天真的認為自己如果像父親一樣嗑點藥、寫個跟藥物相關的小說,父親的眼裡就會有他,可惜的是他兒子一生未能闖出甚麼名堂,在三十多歲的年紀就因用藥過度去世了。我不認為「親情」在威廉布洛斯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根據紀錄片,他在兒子去世後變得更加沉默,我想無論是得不到的愛、或是被人用過度激烈的方式愛著,對他而言都是同樣的衝擊。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對自己不利的自己。」是這部紀錄片片名的意義,我們每天都循規蹈矩地生活讓自己免於陷入道德淪喪和傷風敗俗的背德墮落之中,然而威廉布洛斯不care這些,他的故事就是自身理論的最佳實踐。
2 comments:
看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寫的速度,想必草稿匣滿到要炸開了吧,加油加油!
...有些我都懶得打開了XD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