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部片的英文片名「The eye of the heart」,Bill Viola在影片中不斷強調,我們要用心體會,而不要被腦袋給主宰,我想這也是他的作品充滿較多感官的、感性的氛圍的原因,無論是將即將死去的母親和剛出生的兒子的影像結合的作品《The passing》,還是從動物眼裡尋找自身投射的《I Do Not Know What It Is I Am Like》,都能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Bill Viola說他在創作一個階段時常常請他老婆(負責行政事務)來幫忙檢視,拯救了許多差點被腦袋破壞的作品,這席談話的基礎理念其實也等於提供了大眾欣賞當代錄像作品的一個指引。
一個樂團的地位多有份量、有多舉足輕重,看他紀錄片邀請了哪些周遭人是做評就知道。這部2010年推出的紀錄片《滾石樂團出走記 Stones in Exile》主要是慶祝1972年的雙CD代表作《頹廢大街Exile on Main Street》在2010年發行特別版而拍攝的。影片一開始便眾星雲集:馬丁史柯西斯、黑眼豆豆、Jack White、班尼西歐德托羅、Sheryl Crow...等人紛紛道出曾聽聞過樂團流亡到南法的傳聞做為開始。
當年由於英國對名人採取高課稅(電影裡說高達97%!),加上搖滾樂團向來過著浪擲千金的生活,繳不出稅金的Stons一行人決定逃亡到南法,在吉他手Keith Richards租的高級別墅裡成員過著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生活,隨興、即興中帶有一點克難的錄音環境,讓他們創作出生涯代表作。整張《頹廢大街Exile on Main Street》融合了藍調、鄉村、福音、靈魂、搖滾...,洋溢著濃厚的出走心情。
看這部片之前好像先做些功課比較不會狀況外?GOOGLE了一下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可以找到N個不同的插畫版本,我才才疏學淺的發現這是一本流傳已久的寓言故事集,是17世紀的法國詩人作家拉封登針對當時敗壞的法國人心風氣所寫的諫言。在戲劇快結束之時,貫穿全劇的女旁白便說明了寓言的力量:演說家想為腐敗的政治局勢喚醒些甚麼,但他無論如何慷慨激昂人民也只關心在窗外打架的小孩,但他改變個說法用故事引導,大家反而好奇故事的後續。
Jack Smith(1932-1989)因為1963年一部《耀眼的傢伙Flaming Creatures》被許多藝界人士尊稱為「地下實驗電影之王」,他以毫無資金、沒有專業演員的全然無中生有的創作方式,創造出奇異瑰麗的世界,影響了一大票60、70年代的前衛藝術工作者,其中包含了曾短暫共事(後來交惡)的安迪沃荷和電影大師費里尼。